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究

100 2022-03-06 18:32 宣传员

1、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究

一、职业学校学生工作情况概述

随着职业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化择业也逐渐成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趋势。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可以依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但是,随着毕业生队伍的不断壮大,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与此同时,职业学校开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二十年来的职业指导活动中,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学生就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做到全程化,把就业指导做成毕业生的“职业介绍”,在学校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职业指导和学生实际脱节的情况。笔者总结原因,发现问题的要害在于,学校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单单追求“就业率”,必然导致职业指导工作偏向急功近利,本文将从职业指导工作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析职业指导工作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职业学校利用网络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一)共享性。互联网有丰富的信息,为开展就业指导提供充足的资源

目前,笔者所在的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人人有空间,就业指导有平台,师生利用互联网网络内容丰富、传播及时、服务个性化的特点,在空间里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相关就业指导内容。例如:了解国家政策和最新就业动态可到“就业政策”、想入伍参军、三支一扶等政府项目就业的可进入“政府项目就业专栏”,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书籍的电子版,如《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拆掉思维的墙》等,开聘了校友创业讲坛视频库。

(二)便捷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空间,在个人空间建立求职自荐栏目,了解用人单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匿名浏览学生空间,全面了解求职者三年的具体情况,核对电子简历的诚信度,避免了用人的盲目性,节约了就业经费。

(三)平等性、互动性

利用互联网空间进行就业指导有利于学生真实反映情况,学生通过空间留言、私信等形式,及时提出疑惑和不解,教师及时进行网上交流。

(四)超时空性

不论学生是在校内,还是在实习中、毕业后、放假中均可随便访问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进行职前、职中、职后的咨询。

(五)多样性

在互联网空间中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把就业指导引向立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效果。

三、运用互联网空间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具体做法

(一)紧贴学生,紧贴就业工作实情,创设就业工作的相应板块

依托世界互联网,建立了“就业创业直通车”特色空间,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学生意见反馈,在特色空间里设立了“职前”、“职中”、“职后”三大板块,具体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室、服务立交桥、创业赛事、创业培训、下载专业、工作通知等互动板块,在平台的创建中尽量体现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留言、私信等方式,来寻找需求的信息,努力实现信息畅通的目的。

(二)与时俱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世界互联网的运用期间,通过开展校内自培和选送教师出去学习的形式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空间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空间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应用,及时、便捷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如在互联网里面快速做成美观的导航,利用私信的方式对校内、校外的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的发布、创业赛事的通知等,除了教师个人的主题特色空间之外,我们从任班主任中选聘一批有工作热情、认真负责、服务意识强的辅导员加入到创新性空间的维护和更新,明确责任,保证咨询的及时性和畅通性。

(三)及时发布招聘信息

依托互联网人人有空间的优势,就业工作部门主动出击,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真实有效的招聘信息、就业创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收集、发布招聘信息,学生可以直接登录了解招聘信息,此外,管理员对好友进行分类,将招聘信息、赛事信息、讲座信息、就业流程等通过群发的方式告知学生。

(四)开展就业指导

本着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托世界互联网进行就业指导,具体表现为:

1.就业指导前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课堂教学平台、私信、留言板主动出击,对在校生进行求职意愿的摸底,虚实结合,形成学生就业意向的电子档案,对部分有就业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心理苦难的学生通过私信、留言板等方式进行备案,予以重点关注。

2.就业指导中期:到学生进入三年级就进入了寻觅工作的时期,有些学生离开校园进入了顶岗实习、就业阶段,这对于就业指导而言处于指导的空窗期,如何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的指引显得尤其重要,就业指导工作者依图索骥,进入学生的空间、“实习新干线”,搜集学生暴露出来的就业疑惑,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3.就业指导的后期: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随着学生毕业离校,工作就结束了,充分发挥互联网人人有空间的优势,发挥空间跟踪调查的功能,进行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质量的回访,了解学生的就业现状,有助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的反馈调研。

四、小结

我国的就业指导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在今天,我们已经达成一种共识:职业指导不仅仅是让学生找到工作而已。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互联网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后跟踪工作将成为现阶段职业学校学生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加强对互联网网络的应用,使之协助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究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l#对于顺利实现高校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要,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人们对于它的认识和关注的程度还不够。在就业指导教师的配备、办公场地和设施,以及开展工作所必须的资金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就业指导工作往往简单的同学生工作挂钩,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内容,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其重视程度相去甚远,就是距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有相当的差距。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同就业指导工作不利有很大关系,口而客观认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沿革及重要性

在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时期,高校作为严格执行国家招生与分配计划的部门,学生就业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也没有就业指导部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①和“包当干部”②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1994年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安排职业的做法”③。从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顺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和职业的机会与可能,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由于在高校教育中缺乏就业指导环节,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社会实际生活的了解,缺乏对职业生涯的合理认识和定位。不掌握求职应聘的技巧,加上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信息收集渠道不畅。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时,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一定影响。冷静分析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除了连年扩招造成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暂时失衡,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亟待转变,人才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渠道不畅的因絮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普通民众在花费大量资金送子女上大学后,自然会十分关心子女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所以接受高等教育后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热情并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实现教育的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回报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成为一所高校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标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不仅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和生源质量,而且从长远看也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成为学校继招生、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又一项极重要的工作。

二、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功能单一,内容狭窄。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作为毕业生毕业前的一项临时性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与系统的安排。尽管有些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师资、教材的缺乏和有限的课时量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缺乏具体的个别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2.方法简单,手段落后。由于就业指导工作没有专职人员,一般高校都将此项工作纳入学生工作管理,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本身严重不足,负担很重。因此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只能采取“灌输”的方法,很难做深、做细。同时由于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志本身就对市场的具体情况理鹅不深、信息不畅、研究不透。因此,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解决就业中的具体问题。"

3.机构不全,经费困难。目前尽管各高校都相继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相关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做具体工作的二级学院没有专职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相应的办公条件不足,没有开展工作所必须的相关经费。因此这项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讲起来重要、在人员经费安排上次要、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的状态。

三 、对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要从保证学校生存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思考就业指导工作,下大力气组织专门的队伍从事这项工作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并且耍走出去,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同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才市场、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增长大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逐步使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2.健全机构,狠抓落实,要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各项建设,促进这项工作向正规化、专业化迈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沟通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在信息采集、就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要建立学校与各二级学院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网络,做到就业指导工作有人想、有人抓、有人干,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要尽快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

3.纳入计划,加强研究。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学科的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逐步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4.加强联系。牵线搭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搭建毕业生与社会需要之问的桥梁,除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以外还应该加强同企业、同社会的联系,要同劳动人事部门、人才市场、企业和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与沟通尽可能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

3、论开展全程化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1.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分年级实施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兼顾学生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从就业的角度看,大学阶段其实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前系统的准备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在于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能力,用职业理论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帮助学生做好从业前的准备,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将德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列入大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开设。

(1)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愿望,渴望通过四年的学习成长为有用之材。他们非常关心自己今后的就业问题,迫切希望了解所学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对学好专业,树立人生理想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这个阶段是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最佳时期。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有:介绍就业指导概论、介绍职业指导的主要理论、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等。大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应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

(2)大学二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二年级是转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此时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定位十分重要,这时的就业指导应在大一就业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和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初步拟出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大二年级的就业指导在授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测试的具体操作,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3)大学三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三年级已全面进入了专业学习阶段,也是最初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此时的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职业发展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和选修有关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开展创业教育,掌握如何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大三的就业指导主要是以咨询和分类指导的形式进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创业意愿选修课程,参加社会实践。

(4)大学四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此时的就业指导应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好第一份工作。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毕业生准备自荐材料,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大四的就业指导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当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方法,以及求职应聘的方法技巧。并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

2.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材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都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而不是面对全部在校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全程化分年级进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目前还未开发出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编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应该是一本比较权威的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设计、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与心理调试、求职择业的程序与方法、就业规则与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该教材内容全面丰富,但把整个内容都放在大学生的毕业阶段进行,显然是不够恰当的,应按年级分段教学。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应增加以下有关内容:如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指导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专业定向,介绍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的操作程序等等,并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和案例补充进教材,并根据分年级指导的要求,分册编写。

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除课堂讲授外,还可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企业家、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并充分利用网络,例如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等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引入名校名师、名企名家为大学生剖析就业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并组织一些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多样化、多形式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指导教育,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从业能力。

3.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师资十分匮乏,尤其是浙江万里学院这类新建高校。故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急需进行职业指导业务的专业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和掌握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指导与咨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专职教师不仅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而且应获得职业指导师的资格证书,为顺利开展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必要的师资保证。

作为高校,如何让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对学生进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从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发展意愿出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设计,帮助他们制定出一个长远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当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尤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关于制度的建立,应用型大学教育模式的确定等重大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

4、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探究

独立学院界于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其按民办高校的标准进行收费,学生入学门槛低,但又依托于母体高校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说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相对于完全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又处于一定的劣势;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又使得其面临的就业形势具有某种复杂性。因此。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探索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是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的今天,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流,成绩优异的考生进入一类重点大学学习,连年扩招增加的学生量慢慢地将由独立学院吸收。独立学院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高考成绩相对较低。以江苏省为例,20xx年,本科一批省控线为560分,本科二批省控线为529分,而本科三批省控线仅为455分;20xx年,本科一批省控线为572分,本科二批省控线为542分,本科三批省控线为480分。通过对近几年来独立学院的招生情况看,独立学院学生和母体高校学生录取分数线卜.的巨大差异,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障碍,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少数学生知识水平不能很好适应现行专业人才(尤其是科专业)高等教育的高求。

(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调查显示,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等指数都较高。独立学院学生普遍从小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有特长,接受新事物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英语口语应用、文体活动、自我展示、社交方面郜有优异的表现

(三)自我中心意识强

由于家庭环境千u所缴的学费较高等原因,独立学院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对知识的获取、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学院现状的要求也比较高。他们十分在乎自己与母体高校学生的待遇差异,如同样专业的独立学院学生会很在乎所开设的课程是否与母体高校一样,使用的教材版本是否一样,教师授课的方法侧重是否一样,师资、宿舍条件是否一样,是否可以和母体高校学生一样拥有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减免学费的资格等等。在他们看来,他们上大学付出了更多的学费,理应得到和母体高校学生同样甚至更好的服务。"

(四)自信心不足

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参与意识强,尤其是在自己的特长方面能够勇于展现自己,在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和潜力。但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对他们的自信心打击较大,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底气不足”的感觉,对自己学校的知名度和毕业文凭的“含金量”以及毕业后的待遇有所怀疑。

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过程的复杂性

(一)用人单位并不认可独立学院毕业生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高考成绩低、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用人单位会因此认为独立学院毕业生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持怀疑态度,这导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望而却步。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目标定位不明确

一些毕业生对就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没有合理的定位,对各种职业和岗位有什么特点和要求心里基本无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茫然无措、举棋不定、人云亦云、浮躁轻率,结果选择的职业和岗位不一定适合自己。

(三)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和上学期间付出的学费较高,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看重经济利益,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偏远地区单位工作。如果他们认为不是自己满意的地区和单位,宁愿在家待业。这种心理上的误区不解决,将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困难。

(四)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过程中自卑心理严重

过分看重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常常对自己文凭的含金量和毕业后的待遇等方面有怀疑,在与“一本”学生竞争过程中的没有信心,这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不积极,不愿意推销自己,就业主动性差。加之严峻的就业形势,挑剔的用人单位和求职过程中的一道道难题和一次次挫折,会使得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参与竞争。

三、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

(一)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创立学院品牌特色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独立学院办学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独立学院要招特色师资、建特色学科、育特色人才;要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综合性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基础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突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多家独立学院提出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都是母体高校建设较为成熟、师资条件和专业实力较强的社会热门专业,在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创立学院的品牌特色,注重学院的宣传工作。独立学院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宣传报道学校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优势,努力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进了解,促进交流,吸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在每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启动之前,就业指导部门应制定一个详细的学院简介、专业介绍和毕业生情况介绍,发给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了解学院和毕业生情况。"

(二)做好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由于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还不能完全认同以及毕业生就业目标定位不明确等诸多原因,使得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多的问题;因此,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十分必要。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用有条理的头脑为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即为自己的人生设置里程碑。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不断分析自己的需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分析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设定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分析自己所处和应该扮演的角色。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有利于学生准确定位,确定正确的就业和成才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并非只针对毕业班学生或属于季节性工作,它应当是贯穿于大学生整个本科学习阶段。首先,学生入学以后,应以入学教育为契机,教育学生做到大一树立学习为就业的思想意识,大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找准就业定位,大三具备基本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到了大四,主要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和教育,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宣讲、求职技巧、心理调试、材料制作等方面进行指导。其次,在学生明确形势、了解就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摸清毕业生的择业状况(主要是择业意向),包括自我学业盘点、自我评价、拟求职的行业、地域、薪金期望确认、当前就业状况以及期望学校提供何种帮助等。最后,分析学生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三)引导学生增强信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囊

要引导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正确分析自身优劣,尽力挖掘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才华,敢于用自己的实力同其他同学竞争;在竞争中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应注意保持自己的热情和大方,表现出自己一定能胜任的自信心和干练作风,让对方认同并接受你。

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鼓励、经济调控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行业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上去。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我们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要破除传统的就业观念,正确认识自我,根据个人的素质、爱好、学识、能力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并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广阔就业环境,积极参与竞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用正确的思维和心态面对就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努力开拓美好未来。

(四)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帮扶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加强创业实践、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应该成为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要有机地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展开。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自主性创业实践活动。学院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友创业网络等办法,建立一大批校外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节、开设大学生创业网站、开展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专题活动,训练学生的创业思维,拓宽创业视野,提高创业设计能力;同时,要制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保护他们创业的积极性和提供创业的良好条件,对毕业生的创业活动发挥指导、规范的作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