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教育产业化论文,浅谈我国棉花产业短期竞争行为的治理分析论文

100 2022-03-07 09:44 宣传员

1、浅谈我国教育产业化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产业化”由此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尽管社会各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但教育产业已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去了。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

总的来说,由于受原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深层次上我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作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关标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500、600美元时,他们的平均教育预算应分别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3.5%、4%。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仅仅依靠国家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4年到1996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中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重从59.85%下降到54.37%,其中农村学校下降到52.63%。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小学从59.85%下降到51.92%;初中从56.44%下降到49.44%;义务教育中财政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不尽合理的一个方面。

还有,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对教育发展不利。我国的基础教育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在财政支付方面实际上由县、乡政府负担。但国家并没有实际的财税政策支持,以增加县、乡政府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如199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04%,非常之低。县、乡政府往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投入,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还到处被挪用挤占,所以真正投入到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的费用少之又少。

二、实施教育产业化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教育产业化的条件。而且一些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现实的社会运行之中了。

1、实际上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就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尽管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但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因此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

2、从需求方来看,社会和家庭居民有强烈的教育消费需求愿望,教育产业化呼之欲出。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到2020年将达到16亿,这就决定了教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和拓展空间。而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从居民的消费比例看,教育消费的年均增长速度是20%。中国青年报社几年前做过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表明:85.6%的家庭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国目前高等教育18-25岁青年毛入学率不足10%,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也导致基础教育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家庭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方百计为子女选择一所好学校以争取高考的胜利。另外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按每人每年1.2万美元的低限计算,至少每年在教育上以3亿美元的增率在流出。教育的巨大需求为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教育产业化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不足增加教育供给的途径之一。按同龄青少年毛入学率计,研究生教育我国仅为0.4%,本科生为4%,专科教育为7%,高中段教育为34%,初中段为85%,小学净入学率为99%。2020年要达到本科生10%,专科生20%,高中段65—70%,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没有通过教育产业化增加教育供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模式单一、办学体制僵化、教育机构冗员严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状况。在这些公办教育机构中沉淀着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若通过教育产业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整合这部分沉淀着的教育资源存量,其增加教育市场供给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其次,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教育异军突起,至1999年底,全国有民办幼儿园24643所,民办小学1806所,民办普通中学1702所,民办职业中学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1036所,民办高等学校20所,分别占相应学校比例的13.2%、0.28%、2.1%、6.9%、12.6%和1.9%,已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较为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另外各类培训机构21309所,年培训量达600万人次。大大地满足了社会的受教育需求。

三、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尽管从理论上说教育产业化有充分的依据,教育产业化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实中某些条件离教育产业化相距甚远,如果操之过急,可能欲速不达。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1、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市场化,即是在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化。既然政府的作用是为了克服市场的缺陷,那么教育产业化在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保证教育自身目的的全面实现。政府要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制度,并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监控机制,包括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只有当政府具备很大的监控能力以后,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的宏观协调作用才能真正到位。

现阶段教育产业化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里的公平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即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只要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和教育条件改善,我们都可以视为公平程度的提高。如果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公平,即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视为不公平增加,那么,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产业化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但是,追根究底,这种不公平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致。要做到完全的、高水平的公平,那只能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政府有能力为任何一个人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完全平等的优良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实的选择。

2、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自身属性与特点,对各类教育进行组织与管理。

首先,就初等普通教育而言,虽然初等教育的投资可以由社会、私人承担,并由市场来决定其发展;但考虑到初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国民教育,其发展往往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素质的普遍提高,并制约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初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比较平等的接受初等教育,以保证整个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与管理,原则上讲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实行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加强政府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初等教育这一国民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而不能由私人和市场来自发地决定。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发挥社会和个人对初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以便扩大社会对整个教育投资的来源。

另外,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和初等教育实行义务制普及的特征,对初等教育的投资,应在充分重视和发挥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初等教育进行投资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中央、省级政府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与管理,以便能通过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教育的投资资助和协调,较好地实现各地区初等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加快我国初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进度。

其次,就中高等专业教育而言,由于这一层次的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是直接面向社会并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服务的,那么在市场经济千变万化、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复杂而多变的情况下,对中高等专业教育投资的组织与管理,原则上不应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而应实行决策相对分散、学校拥有较大投资自主权、并能充分发挥市场对中高等专业教育投资进行积极引导和灵活调节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由于对中高等专业教育的投资是一种能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经济收益回报的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收益一般主要为受教育者个人所得,那么对这种教育的投资,若从利益与责任对等的角度看,应主要由受教育者个人承担,即应充分发挥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当然,中高等教育同样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即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功能与价值,同时社会和国家也往往需要中高等专业教育为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特殊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为了保证教育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功能与价值的发挥,保证各类专门人才的正常培养,政府也应对中高等专业教育承担起一定的投资的责任和义务,如中央政府应承担和管理那些能代表一国教育、科技和文化水平的重点院校的投资等。所以,在对中高等专业教育体制中,既要发挥个人、企业单位和社会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其发展尽可能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同时也应发挥政府对中高等专业教育投资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2、浅谈我国棉花产业短期竞争行为的治理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棉花产业 短期竞争行为 博弈论 治理

论文提要:近期,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棉花产业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企业的短期竞争行为频繁发生。本文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了企业短期竞争行为的发生机理,进而指出了与棉花直接相关的棉花种植、收购、加工企业所组成的棉花产业的短期竞争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以减少棉花产业的短期竞争行为。

一、引言

我国棉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然而,进入2008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棉花产业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目前,我国在棉花收购过程中频繁交替出现惜购、惜售现象。在棉花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加大收购数量,凭经验定等级,与棉农协商收购,存在混等混级以及收购含水量超标籽棉的现象。对于竞争激烈的棉花产业,大量棉花加工企业甚至“龙头”企业身处极其恶劣的环境,不得不降低质量要求,提高价格,甚至以给客户回扣乃至欺诈等手段以求一时之利。这种短期竞争行为有可能给行为的“始作俑者”带来暂时的好处,但由此产生的后果则使绝大部分企业经营陷入更加艰难的窘境。倒闭、停产、半停产的纺织企业数量增加;棉花加工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审慎收购;棉农在种植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籽棉价格不如预期,处在亏损之中。持续下滑的棉市给各相关企业和棉农造成较大的打击。我国棉花产业外部环境的恶化以及产业内的不确定因素的持续增加,其形势相当严峻。由此,棉花产业的短期竞争行为也频繁发生,这又进一步危害了产业的良性发展。棉花企业的短期竞争行为放大了棉价波动的幅度,危害了棉花的生产和消费的稳定,不利于实现最佳经济规模和产业的长期均衡发展。为此,本文针对与棉花直接相关的棉花种植、收购、加工企业所组成的棉花产业的短期竞争行为发生的机理及其主要原因进行简要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减少棉花产业的短期竞争行为。

二、我国棉花产业短期竞争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短期竞争行为的发生机理

所谓短期竞争行为是指组织(特别是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市场力量优势所采取的短期的、趋利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短期内可能给优势方带来暂时的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则损害了交易双方的长远利益。

企业短期竞争行为的发生机理可以用博弈论加以分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博弈方构成的博弈过程中,各博弈方都是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选择策略。这里所谓个体理性是指个体的行为始终都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为惟一目标,除非为了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否则不会考虑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利益这一决策原则。因而,在个体理性指导下,得到的博弈均衡经常是博弈各方效用并非最优的策略组合,即博弈往往产生非合作的结果。这就是囚徒困境,它反映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在一次性博弈的囚徒困境中,博弈方都存在较大的机会主义倾向。然而,当博弈次数由一次变成无限次时,参与者可以采用“以牙还牙”策略,惩罚短期竞争行为者。在某一方有一次选择不合作行为策略时,其他各方以后也将永远选择不合作策略,使前者永远受到惩罚,从而使前者被迫选择合作策略,那么,也就避免了企业短期竞争行为的发生。

无论是一次性博弈的囚徒困境,还是无限重复的动态博弈,博弈双方都是在完全信息的状态下进行。但是,现实市场广泛存在的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进行市场交易前,交易双方的信息通常是不对等的,信息占优的一方倾向于获取更多利益,而信息劣势一方则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结果就会形成“柠檬市场”。“柠檬市场”导致高质量商品遭受淘汰,优秀的企业处境困难,良性的竞合关系难以维系;而次品逐渐占领市场,劣等的企业却得以发展,损人利己的短期竞争行为频频发生。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此外,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企业也会通过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就是道德风险。

(二)我国棉花产业短期竞争行为的主要原因分析

1.棉花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根据海通期货(2008年3月)的研究报告,我国拥有资质的加工收购企业不到9000家,实际参与收购的企业大约18000多家,加工能力已达3000万吨,超过我国棉花产量的三倍。在我国棉花产业加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同时,棉花加工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不足万吨,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市场集中度低。这是由于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棉花生产的产业政策,在强调拓宽棉花经营渠道的同时,降低了棉花收购企业的进入壁垒,使得涉棉企业数量迅速扩张。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不仅导致产业陷入过度竞争的窘境,而且还增加了企业采取短期竞争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过多的企业数量使优势企业能够通过不断更换交易对象,以多次获取短期竞争行为带来的好处成为可能。此外,当短期竞争行为带来的好处大于退出市场的成本时,小企业就具有较大的采取短期竞争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因此,我国棉花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是短期竞争行为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棉花组织间信息不能共享,缺乏信任与合作。棉花产业合作博弈的实现有赖于组织成员在采取行动之前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正如迈尔森的论述:博弈中的参与者能有效合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它们可以利用局前通信。把他们的期待协调到一个对某些或全部人都有较好福利性质的焦点均衡。在传统的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中,交易双方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的机会主义倾向,交易双方都希望掌握信息优势。然而,这种个体的理性选择导致了产业整体效益的下降,出现了典型的“囚徒困境”。例如,在我国棉花主产区的新疆,植棉企业和农户不断投资引进棉花新品种以提高生产收益。在新疆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棉花品种数量多达35种,而且品种变更速度很快,结果导致棉花纯度下降,降低了棉花质量的一致性和符合性,限制了产业绩效的提高。棉花企业各自为战,信息不能共享,缺乏信任与合作,导致企业竞争行为的短期化,这严重影响了产业组织间的协调运作。 3.产业政策指导不力、调控失度。我国棉花产业政策指导不力、调控失度是造成棉花产业结构失调、重复建设和大量的短期竞争行为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1)产业政策未能涵盖产业整体,只重视个别环节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培育,而忽视了产业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衔接,阻碍了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产业进入壁垒方面,产业政策未设置明确的进入门槛,造成棉花加工企业重复建设,加工能力严重过剩。(2)产业政策缺乏预见力,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生产,甚至误导企业的决策。例如,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巨大市场未能做出正确引导。(3)产业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例如,在对进口棉的管理上产业政策没有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在不合适的时机向用棉企业增加外棉配额数量,造成了国内新棉上市销售困难,给国内棉农带来巨大损失。

由于我国产业政策指导不力、调控失度,导致企业对未来缺乏稳定预期。根据伯川德竞争模型,企业进行短期竞争行为的条件为ⅱ/n(1—〥)<ⅱ,即〥<(n—1)/n。ii为所有企业合作得到的最大总利润,n为行业中的企业数量,〥为企业下一期收益对当期收益的贴现率。由于缺乏稳定预期,企业对未来收益的贴现因子预期较小,企业竞争行为的短期化也就不可避免。

三、棉花产业短期竞争行为的治理分析

通过上述对中国棉花产业短期竞争行为主要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治理短期竞争行为不仅需要将企业间的博弈扩展为无限次重复博弈,抑制博弈各方的机会主义倾向,还要尽可能减少交易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加强市场行为的监管。

(一)提高进入壁垒,减少企业数量

建立无限重复博弈结构是棉花产业组织实现由非合作博弈转向合作博弈的必要条件。重复博弈中的“无名氏定理”说明,在企业间的多次博弈过程中可能实现合作解。只要博弈次数足够大并非一定无限次,就可以形成合作博弈。当市场中可交易的对象数量有限,也就是说存在重复交易,我国棉花企业未来不合作的威胁就成为可置信威胁。因此,我国棉花产业需要提高涉棉企业的进人壁垒,以减少现有企业的数量,从而减少企业的短期竞争行为,建立和保持棉花产业组织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完善我国棉花产业的信息交流机制

棉花产业各组织间高效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不仅让组织成员更多地了解对方,而且会让更多的第三方起“监督”合作过程的作用,从而增强成员间的信任,稳定组织成员的合作关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棉花产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组织成员通过彼此有利的行为或策略组合达成有约束力的承诺提供了可能性。建立和完善我国棉花产业的信息交流机制,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棉农合作组织的建设和指导,还需建立和完善棉花交易与信息平台,利用网络注册实名制等实现实时信息发布,并开展现货与远期交易。通过期货市场汇集各类信息有助于解决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形成棉花的公允价格,以此来指导棉花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三)建立企业家个人与企业法人共同的“声誉”激励机制

在交易者存在有限理性和交易具有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交易双方都期望建立完备的交易契约。要在交易契约中穷尽所有的偶发事件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可能。其代价也十分高昂。因此,棉花产业的合作博弈不应也不可能通过设计完备的契约来实现,而应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实现。好的声誉增加了个人和法人未来的收益,而坏的声誉则增加未来的成本。这种“声誉”激励机制增加了企业短期竞争行为的机会成本。因此,建立企业家个人与法人共同的“声誉”激励机制可有效减少棉花产业中的短期竞争行为。

(四)加强政府监管,稳定棉花产业政策

为了保障棉花产业组织的合法利益,稳定产业的未来预期,政府应加强对棉花产业的监控力度,维护棉花市场的稳定。首先,加快制定和实施保障棉花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提高棉花产业各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依法履约意识,培育组织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嵌入关系。最后,保持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为此,可以借鉴美国棉花产业政策通过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形式出现,以此来提高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这有助于企业明确未来的收益,从而减少短期竞争行为的发生。

3、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前景诱人

应对能源危机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据国际机构最新估算,世界上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枯竭期仅为50年.中国是世界上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此对生物能源及新材料的研究尤为重要.

作 者:

柯路

作者单位:

刊 名:

技术与市场

英文刊名:

technology and market

年,卷(期):

2009 16(4)

分类号:

关键词:

4、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对高校管理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产业化 效益 高校管理

摘要: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本质就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即把高等教育推向市场,要求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制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是大势所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高校必然会面临世界一流高校的强大冲击。这样的严峻的挑战其实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如何变压力为动力,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概述

所谓高等教育产业化就是指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等教育自我发展为目标,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内在的投入与产出机制,理顺教育投资者、经办者和受益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立高等教育的新体系。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本质就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也就是把高等教育推向市场,要求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制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

当今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所需资源完全由政府以计划手段进行配置,结果一方面造成了国家财力紧张,另一方面有限的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需要让市场手段在教育领域发挥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所以教育产业化的实质与核心就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即改变教育资源完全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局面,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使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用市场方式配置,从而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教育,增加教育供给总量和质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同于高等教育商业化。有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后,学生就会成为市场供需关系中的一种商品,所以学校通过大幅提高学费来增加教育教学环节的投入,实现学生这一特殊商品使用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完全忽视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错误观点。实际上,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发挥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走教育、科研、企业一体化道路。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彼此推进,双向互动,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所以,应该牢固树立高等教育产业化不等同于高等教育商业化的理念。

二、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对学校内部管理的影响

1.学校职能进一步扩大

高等学校诞生之时是以学术为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职能也不断扩大。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企业部门,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播、知识积累、知识创新与培养人才,还必须开展社会服务,把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和社会创造效益,增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使高等学校成为融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科技开发、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高等学校。

2.学生权力对高校内部管理的影响增大

在传统的大学里,学校以自身的价值观进行知识的传播、实施教育,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学生缴费上学,教育则成为一种投资和消费。学生作为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就会以投资者的眼光审视教育、以消费者的权利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消费条件。现实社会告诉我们,任何不关心消费者利益和权力的产品和部门,任何没有收益或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收益率的产业部门都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规律。因此,与过去相比,学生及其家长的权力将在现代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3.学校办学自主性增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由单一渠道的政府拨款,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控制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领导任命、定编定员、机构设置等直接参与学校的内部管理。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教育是产业,并且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管理是通过提供经费、组织评价、制订法规、法令和教育政策等手段规范高等学校的行为,调控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层次,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这时,当学校办学质量高,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时,国家就会增加投资,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壮大;若办学质量不高,学校社会声誉不好,就可能失去各方支持而倒闭。

三、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对高校间竞争的影响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必然引发我国高等学校间竞争更为激烈,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国内必然形成投资体制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多样化与多元化办学体制中,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学校为了拓展投资渠道,争取社会团体、个人和政府的支持,必然存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之间和同一层次、同一形式不同学校之间的竞争;第二,西方国家已将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企业运作,并通过提供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机会吸引外国留学生,积极抢占全球高等教育市场。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美国现有境外学生481280人,学生主要来自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境外学生每年给美国带来72亿美元的收入,同时美国商务部把教育服务列为服务贸易领域的第五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约有30万出国留学生,随着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的增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高等学校必然参与世界竞争。

四、适应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1.发展目标的需求性意识

教育产业是为满足人们发展需求而设的,观察“发展需求”比观察“现实需求”在把握上难度更大,需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的变数有更加深刻的洞察能力和思辨能力。此外,教育发展目标设定的对象是人才,对人才市场的延时性需求状况,包括人才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素质能力结构,要结合学校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各种外部环境,做出短期、中期甚至较长时间的预测,从而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作为产业,要能生存与发展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了发展目标的合需求性意识,使自身的发展目标尽可能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

2.参与竞争的品牌意识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市场化。市场化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在国内外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特色和品牌。要创造一所学校的人才品牌,比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创造品牌有更大的难度。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学校要培养出若干名人和大师,决不是三年五年或十年八年的事,要有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一方面包含培养拔尖人才,以至出名人和大师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也是更现实更主要的方向,就是特色专业或学科的品牌,不同层次人才的品牌。如果一所高校,在社会上形成这样的群体印象:要读本科,最好是到某某学校;要读某某专业,最好是到某某学校去;要招聘外语口语能力强的人才,最好是找某某学校。那就说明这所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学校现在的基础和地位,决定了未来生源总体基础素质的层面,也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力度。在打造品牌上,决不能盲目攀比,只能立足现有的基础,精心选择自己的品牌方向和品牌项目,在创造品牌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

3.投人产出的效益意识

高等教育产业化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办学的效益问题或者说是办学效益内涵的界定问题。从世界著名大学的发展事例看,注重效益恰恰是成功的典范:哈佛大学创建之初,仅有一个小院子、一间房子、一个教师、12个学生,发展到今天它的总资产已达87亿美元,每年的经费是13亿美元,而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并无政府的无偿资助。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哈佛没有产业的思想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则无法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大学,不可能将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和高资产囊括于一身。1994年澳大利亚通过教育输出共引进外汇20亿澳元,成为第九大外汇来源,而外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110多亿美元的收入。培养外国留学生已成为美国第四大获得国外资金的产业。教育服务、教育产业、教育贸易,已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教育贸易成了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说明,注重投入产出的效益是当今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4.远期发展的风险意识

产业发展的优胜劣汰规律是残酷无情的。一家企业一旦其产品失去了市场,或者资不抵债,无法筹措最低线的流动资金,破产倒闭的命运就会随之而来。高等学校既然已是产业性机构,也必然面对这种残酷无情的发展趋势。而且,作为教育产业的特殊性,还有一种可怕的可能:一旦某高校的社会声誉下降到学生和家长都不愿意报考该校的时候,其作为学校的存在也就走到了尽头。我国高校发展至今基本处于国家计划体制的惯性时期,一些到了危机边缘的学校,还多少受到政府的扶植。加上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总体上还处于求大于供的局面,被淘汰的危机感尚不紧迫,但通过近几年的教育的大发展,万名学生、千亩校园的大学大量涌现,国内高等教育的容量明显扩大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教育投资能力正迅速提升。在wto条件下,出国留学,或到国内私立大学、外国在中国办学就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我国高校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正在明显加剧。在美国的数千所高校中,每年都有一批被淘汰的学校,由此可以预见,我国高校被淘汰的现象,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发生。因此,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各类院校必须强化风险意识。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与世界接轨是大势所趋,中国的高校必然会面临世界一流高校的强大冲击。这样的严峻的挑战其实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如何变压力为动力,仍然是一个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目前,我们首先必须要在心理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树立发展目标的需求性意识、参与竞争的品牌意识、投人产出的效益意识和远期发展的风险意识。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先端正态度,才能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勃言,梁志勇.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现实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

[2]陈坤华.高等教育产业化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0,(3).

[3]张楚廷.产业化,我们如何面对[j].现代大学教育,2002,(1).

[4]孔丽苏.浅析我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j].高教高职研究,2008,(34).

[5]周憬.关于教育市场化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