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

100 2022-01-23 03:36 宣传员

1、鸬鹚

鸬鹚

鸬鹚(鸬鹚)

鸬鹚,也叫水老鸦、鱼鹰。是鹈形目鸬鹚科的1属,有30种。鸟类。身体比鸭狭长,体羽为金属黑色,善潜水捕鱼,飞行时直线前进。中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全球。该鸟可驯养捕鱼,我国古代就已驯养利用,为常见的笼养和散养鸟类。野生鸬鹚分布于全国各地,繁殖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湖及新疆西部等地。

目录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亚种分化

收缩展开

外形特征

该鸟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体长为1.1~1.2米。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 白点。生殖期中,胁下有大形白斑,头及颈密生白丝状羽。后头部有一不很明显的羽冠。幼鸟的下体黑色,杂以白羽。眼淡绿色,嘴端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而裸区及喉暗红色,脚黑色。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

生活习性

鸬鹚善于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野生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树上,或沼泽低地的矮树上营巢。性不甚畏人。常在海边、湖滨、淡水中间活动。栖止时,在石头或树桩上久立不动。飞行力很强。除迁徙时期外,一般不离开水域。主要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在捕猎的时候,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 鸬鹚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鸬鹚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猎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锐的听觉才能百发百中。 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

分布范围

鸬鹚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水乡,湖南、湖北、江西、洞庭湖、鄱阳湖等地,这里水草丰茂,鱼类繁多,最适合鸬鹚繁衍生息。 常见的是江河中的普通鸬鹚,鸬鹚的种类也很丰富。它们虽然都属于鸬鹚,但是相貌和习性各有特色。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加拉帕哥斯鸬鹚和广泛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大鸬鹚都是十分有特色的品种。

亚种分化

鸬鹚(又称普通鸬鹚)、斑头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东南沿海各省常见。鸬鹚广泛分布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的江河湖海中。比较常见的是江河中的普通鸬鹚。 鸬鹚的种类丰富。它们属于鸬鹚,但是相貌和习性各有特色。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加拉帕哥斯鸬鹚和广泛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大鸬鹚两个最大的品种。

2、鸬鹚(第二课时)

鸬鹚(第二课时)

 鸬鹚(第二课时)</p><p>设计理念<br>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渔人、鸬鹚、湖面的描写来反映渔民生活和渔民村优美的水乡景色。让学生通过诵读抓住重点词语(如“一抹”)来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感受到水乡的优美和渔人捕鱼的乐趣。<br>教学目标<br>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乐趣,体会渔人和鸬鹚之间的默契。<br>2、能抓住“一抹”、“恢复”等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br>3、能用“恢复”、“像……似的……”造句。<br>教学重点<br>能抓住“一抹”这个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的意思。<br>教学难点<br>体会渔人和鸬鹚默契。<br>教学准备<br>轻音乐的磁带。配套幻灯片等<br>教学过程<br>一 复习导入<br>(放松心情,谈话引入,学习“恢复”一词)<br>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鸬鹚(出示幻灯片),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br>2、借助重点词语(配乐)齐背第一自然段。<br>3、你学了这一段后你对这个景色有什么感受?<br>4、提问:我们知道鸬鹚在等待命令,那它到底在等待一个什么命令呢?<br>(已知引向新知,既是旧知的复习,又是新知的点拨和启迪。)<br>二 深入阅读,品析词句<br>(一)阅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根据“一抹”自由体会<br>a、理解“一抹”的意思<br>1、请学生根据刚才的问题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词语来。(一抹)<br>2、“一抹”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br>3、学生模仿抹的动作,思考:(1)你觉得渔人的动作怎样?(快、轻、熟练)<br>b、体会为什么用“一抹”<br>1、竹篙用“抹”外,还可以用什么动词?(挥、扫、敲、拍等)<br>2、提问:课文为什么用“抹”,而不用其他词语,你觉得一抹好在哪里?(小组合作研究一下)<br>3、反馈板书。(可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正确的给予板书。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敢于大胆理解和表达。)<br>4、大家都理解的都不错。 谁能把这一抹中蕴含的情和意读出来?(个别读——齐读)<br>c、研究“一抹”后的变化<br>1、提问:渔人这轻轻一抹到底能抹出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你在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小组合作研究)<br>2、反馈板书。(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自由的畅谈,理由正确的给予板书。)<br>3、合上书本,请同学们研究想象:渔人这一抹还能抹出什么?<br>4、学生再次反馈,教师板书。<br>5、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读出渔人捕鱼时的忙碌和喜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br>(二)阅读第三段(第5-7自然段),体会忙碌后的平静<br>1、鸬鹚经过一阵忙碌之后,得到了什么?<br>2、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圈出描写渔人和鸬鹚动作的词语。学生从中选些个词语说说可以看出什么?<br>3、捕完鱼,鸬鹚饱餐一顿后,渔人划着小船回去后湖面又——(学生答)渐渐恢复了平静。<br>2、为什么要用上“恢复”这个词?(可找出文中几个句子说明)<br>3、划着船回去的时候,渔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你认为鸬鹚会怎么想?(指名说,给予鼓励)<br>4、请大家带着渔人和鸬鹚的喜悦归来的心情品读第5—7自然段。(齐读)<br>三、课堂小结<br>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抓住了“一抹”一词,一起学习了课文,也分享了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读懂了湖面的静和动不同美的情趣。<br>2、齐读全文,体验情感。

3、鸬鹚和鱼的法国故事

有一只鸬鹚从渔塘、水库和池沼里取食,

日子美美地过得不错。

但是岁月不饶他,

他的血凉了,他的翅膀重了,

要取食就成了一件难事;因为鸬鹚只能自食其力,

靠不了钓钩和鱼网,

一旦眼睛看不透水面,

他便发现日子不再好过。

饥饿使他想出了办法助了他一臂:他瞥见一只■蛄在渔塘边上嬉戏。“亲爱的,”他说,

“快去告诉你所有的朋友,

一个重要消息会使他们都发抖:

渔塘老板这个星期要开始捕鱼。”

它立刻爬下水去警告那些游鱼。

一阵惊慌失措鱼尾划得池水哗哗地响,

不久鸬鹚就接见了一群代表。

“鸬鹚大人,”他们说,“你怎么知道?真的是这样吗?你有明确的证据?我们应该怎么办,天哪?”

“逃吧”,他回答。“怎么逃?”

“我有办法。我把你们送进我的住所,

大自然亲手挖成的小湖,

人类的狡诈难以到达,

它能让你们大家安全藏身。

它是大地上最隐秘的处所,

除了我和上帝,谁也不知道路。”

游鱼相信了他的话,

这道貌岸然的鸟就把挣扎着的他们一条条衔在嘴里,

带上人迹罕见的山峰,

那里有一个水清见底的小湖,

这些轻信的傻瓜就被扔了进去。

然后他慢慢地消灭他们趁着他随时的方便和高兴。

清醒已经太晚了,

来不及懂得对那些以他人的死为生的人不该绝对信任。

然而他们的命运不会太好——人类迟早也会吃掉他们。

这个肚子和那个肚子都一样。

我发誓,如果我必需被吃掉,

不论是狼是人,是现在还是下周,

对我都无妨。

4、《鸬鹚》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1自然段。

2 能说出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事物,并说出描写这些事物的重点词句。

3.学会课文中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像……似的”、“恢复”各写一句话。

4 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说出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事物,“悠悠、柔光、炊烟”等词语的理解。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初步理解含有生字的词语的意思。

2.能按提纲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看图认识鸬鹚。

鸬鹚是一种水鸟,善于捕鱼。它的喉下的皮肤能扩大成囊状,把捕得的鱼放在囊内。课文就是写鸬鹚捕鱼的经过。

2.听课文录音,听准生字的读音,划出新词。

3.学生自学生字,检查正音,正确书写。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垠,yín炊chuī,柔。rón

注童以下字的书写:

喉——右边不要多一竖。

囊——书写笔顺,共22面。

4,学习生字词。

夕阳:将要落山的太阳。

一望无垠:一跟望不到边。堰:边界;边际。

船舷:船两侧的边。

抹:轻轻地擦。

柔光:柔和的光线。课文指夕阳在湖面上的反光。“柔”的反义词是“刚”。

喉:咽喉,喉咙。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袅袅地:动作直观。

拣:动作直观。

抛:动作直观。

痕:痕迹。波痕,指波浪的痕迹。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5 自由读课文,按提纲把课文分成3部分:(1)鸬鹚等待渔人捕鱼的命令;<2)渔人指挥鸬鹚捕鱼;(3)渔人给鸬鹚喂鱼后,划着小船回去了。指导学生用“//”在书上做记号。

6.齐读课文。

7.作业:(作业本)第1、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找出第1自然段的重点词句,能复述第1自然段。

2.感情朗读第l、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2.学习第1自然段。

(1)用“——”划出这一段写了哪些事物。

(2)用”——”划出描写这些事物的重点词句。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并板书。

(1)着重解释几个比较难的生词。“一望无垠”形容一大片的稻田;“悠悠”写出了渔人悠闲舒适的神情。

(2)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填表。

事物描写事物的重点词句

夕阳湖面岸边稻田渔人鸬鹚照在小湖上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有垂柳一望无垠船尾悠然像士兵等待命令

4.学生再读课文,看板书和挂图试背课文第1自然段。

5.学习第2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作简略点拨。

(1)读准这一自然段中的几个动词。

(2)说一说“一抹”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一“抹”?

(“一抹”是说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轻轻一擦。说明渔人的动作十分轻巧,而鸬鹚则训练有素,“一抹”便成了命令鸬鹊下水捕鱼的信号。)

{3)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事物?与第1自然段相比.都有什么变化?(先让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板书。)

事物第1自然段——静第2自然段——动

渔人坐在船尾吸着烟站起来一抹

鸬鹊站在船舷等待命令钻进水里

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荡起波纹

6.作业。

(1)朗读第1、2自然段,利用板书背诵第1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第4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背诵第1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渔民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1.读生字卡片,完成(作业本)第2题。

2.默读3、4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逐题讨论。

(1)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写鸬鹚和渔人怎样捕鱼。)

(2)从什么地方看出渔人捕鱼动作十分热练? (一把抓住,挤出,甩进。)

(3)从什么地方看出鸬鹚训练有素?(鸬鹚不断地跳上船。)

3 学习课文第5至?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5自然段写渔人给鸬鹚喂食前,为什么要写“炊烟”?(说明时间已近傍晚,渔人该收工了。)

②“波痕”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要用“波痕”这个词语?(渔船渐渐地远去,在湖面上激起的波纹越来越小,只剩下一些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用“波痕”。)

①找出全篇课文中四次写到期面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最后一句话要用“恢复”这个词语。

课文中的四句话是:

绿油油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湖面上苗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

湖面上留下一条波痕。

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从中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由于鸬鹚捕鱼,使湖面不平静,捕鱼结束后,湖面又变得平静,所以用“恢复”一词。

4.把3至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完成(作业本)第5题。

5.朗读全文,试背第1自然段。

6.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2至4自然段。

7.作业:完成(作业本)第4、6题。当堂反馈,纠正错误。选做第7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