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太祖母

100 2019-12-02 10:39 蝶恋花.杏花雨
怀念太祖母
(甘肃省康乐县马晓春)
转眼间,太祖母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她老人家慈爱的音容相貌、穆斯林老妇包头的装饰和封建社会遗留的小脚,至今还是那么的依稀可辨。
我是个喜欢怀旧的人,尤其是对自己最亲、最疼的人。一想起太祖母,更多的话语就是感激。每当梦里有太祖母和奶奶的影子时,总不想醒来,不想失去这种不能忘记的幸福。
去年国庆期间,给太祖母念过“亥清”后,我与父亲、叔叔去了太祖母的老家宁夏海原县,一则给太祖父上坟“念许热”,二则搜寻太祖母的点点滴滴。在海原老城,我们见到了已年近百岁的太祖父的伙伴,找到了太祖父的亲邻后裔,看到了今为县政府的原老宅,来到了在海原大地震遗址旁的太祖父坟地,这一切为写篇太祖母的故事打下了腹稿。
我出生后,作为第一个男孩重孙,太祖母和奶奶将我带到身边视若珠宝,吃喝拉撒、缝缝补补、头痛发热,倾尽了母爱,操碎了身心,使我享尽了疼爱。如今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太祖母总是将亲友带来的好吃的(饼干之类)偷偷留给我吃,有时拿出来时都已坏掉了。她们给我缝制了小红军服、帽子别上红五星,就连书包也绣上了五星,惹得小伙伴们羡慕不已,邻居称我为“小红军”。在太祖母慈的呵护疼爱下,我度过了快乐难忘的幼年时光。
据海原县太祖父的伙伴如今的老太爷回忆和父亲讲,太祖母原为汉族,娘家在康乐县康丰乡辛家集。裹着小脚的太祖母十六岁那年,与宁夏海原县的货郎太祖父相遇,一见钟情,许下终身,私奔到了海原县城,皈依了伊斯兰教。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们过得虽然清贫,但十分恩爱,教门虔诚。有一次,太祖父和太祖母去海原县城外的山底下挖土时,无意中挖到了硬东西,太祖父用手刨开看后又埋好,赶紧带太祖母回家。凌晨时分,太祖父悄悄下炕,前往白天挖土的地点,刨出一个罐子带回家。偷偷一看,是一罐子银元。从此,太祖父用这些银元购置了房产铺面,开起了布匹店铺,生意越做越大,太祖母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雇佣娘家康乐县辛家集、马集村的亲邻到布匹店铺当伙计,雇佣了管家、佣人。辛家集的舅太爷??太祖母的哥哥知道后,责怪妹妹的奢侈。
后来,奶奶出生了,太祖父、太祖母欣喜万分,视若掌上明珠,请阿訇取名“麦燕”。太祖母将嗷嗷待脯的奶奶,包裹在了当时别人不敢奢望的虎皮大衣,造成了奶奶的失聪。奶奶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后,太祖父、太祖母便将手脚勤快、憨厚老实的马集村伙计我的爷爷招为上门女婿,不久又生下了我的父亲。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太祖父病逝后,无依无靠的太祖母与太祖父亲友将太祖父葬在了海原大地震遗址旁的坟地中,请阿訇念过七个期的亥清。之后,变卖家产跟爷爷投亲至他的家乡??康乐县胭脂镇马集村。据说,当时带走的货物有一汽车之多。为防止国民党军队的盘查和土匪的抢劫,这车货物绕道西安后拉回了康乐。
当太祖母及货车到马集村时,爷爷的亲友欢呼跃雀,热烈欢迎,排队请太祖母一家去做客。看到爷爷的长辈兄弟时常揭不开锅的现状后,太祖母便将带来的货物分给大家。还将一点财产寄存到了辛家集娘家,这点财产后来再无下文。不久,爷爷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从偷卖东西到明目张胆变卖,这自然引起太祖母和奶奶的责怪,于是矛盾不断升级,很快将家产败光。看到家徒四壁的情景,爷爷毅然抛下太祖母、奶奶和尚不懂事的父亲、叔叔,去甘南州合作市另立新家。爷爷出走,他的家人归罪于太祖母和奶奶,狠心的将祖孙四人赶出家门。无助的太祖母带着奶奶,去找时任县委副书记的舅爷,争得一处常年漏雨的生产队饲养棚落脚。后来,又被生产队队长赶来出来。
为争个可固定生存的宅基地,太祖母遭受了亲戚们的白眼,听够了村里人的恶言,受够了风餐露宿,什么尊严啊、脸面啊,早已荡然无存。上苍怜惜苦难人,最终在县上工作队的过问干预下,盖起了简单的土坯房。时至今日,老宅留给我影响最深的便是一棵桑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杏树,除了一个大面柜、一对木头箱子、一个炕桌,再无其它东西。父亲为使叔叔上学,抛下学业务工,做起了油坊“套包”。而叔叔确也争气,中学毕业成为一名林场工人。太祖母和奶奶在时常揭不开锅的情况下,“求爷爷告奶奶”借钱相继为父亲、叔叔完了婚。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一家人生活在不易的年代: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他们饱尝饥寒;又来十年文革,他们务农谋生。随着我们兄妹的出生,家庭渐有起色时,太祖母却撒手而去。
淋着绵绵秋雨,看着坟头茂草,我又来给太祖母和奶奶“念许热”,做心灵的对话,眼前浮现出太祖母的笑容和小脚,以及她从康乐到海原、从海原到康乐,从富裕到贫寒、从欢乐到苦难,从少女到贵妇、从贫妇到老太的镜头……
原载《今日华文月刊》,2017第1期《甘肃穆斯林》,中国散文网,清风笺文学网,四川文化网,虞姬文学网,文学选粹,莫然文学,程丽娥文学俱乐部,夏瑜斐的小木屋文学微刊,墨香染尘文学微刊
怀念我的奶奶
在生命的旅途中,最难忘记的,便是我那慈祥善良的奶奶了。至今,还常常梦见、惊醒……
我的奶奶活着该有七十多岁了,可惜十多年前她就撒手而去。当时,听到她病危的消息时,我却没感到非常悲哀,以为还是平时的食道病(后恶化为食道癌)犯了。当我和叔叔从临夏赶回家时,看到奶奶躺在炕上,一口气在喉咙里一上一下时,一下子惊呆了。她吃力地睁开眼,慢慢抬起手,示意我坐下。听说几分钟前她还念叨我和叔叔,可能是在等着见我最后一面吧,她用一口气支撑着。果然,见到我和叔叔之后,她就溘然长逝了。全家人哭喊着,我也在这悲怆声中惊醒,突然间意识到:我再也没有奶奶了,再也得不到奶奶的关爱了,真后悔没有早点撇开工作回家陪陪她,为了那永远干不完的工作,她生着病我也只是回来看一眼就走,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我的奶奶虽然后天性失聪,但她是一个非常坚毅善良的人,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妇女。平凡,卑微,岁月的尘沙早已斑驳了她们的生命轨迹,以至于几乎没人去在意她们的出生年份。
从小就爱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奶奶生在宁夏海原县一个富裕人家,家中有布店等产业,是当地首富。奶奶是家中惟一的女儿,因此,颇受宠爱,以致于太爷将嗷嗷待哺的奶奶包在虎皮大衣中,造成奶奶的失聪。后来,游手好闲的爷爷倒插门娶了奶奶。太爷留给太太(奶奶的母亲)和奶奶的家产据说十分可观,有银元等若干。可惜这些家产的下场却实在叫人哭笑不得:太爷去世后,爷爷带着太太、奶奶、父亲和所有家产,投亲迁至康乐县胭脂镇马集村。挥金如土的爷爷很快就败光家产,然后,抛下孤苦伶仃的太太、奶奶、父亲和叔叔,去甘南合作另立新家。这在父亲和叔叔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痛。无助的太太带着奶奶,去找时任县委副书记的舅爷,争得一处常年漏雨的生产队饲养棚落脚。
奶奶认得很多字,当我上学练字时,她还喜欢站在旁边认字??她指着一个字问:这是不是某字?我说是,然后又挑几个简单的字让她辨认,她大多能认出来。闲暇时,她总是给左邻右舍的孩子教字。以致于后来,她还教三、四岁的女儿认字。
世事就是如此,对于不服输的人,困难、艰辛、生活中的悲剧,总是安排好了似地在不断等着她,仿佛一次次地在考验。可是,直到逝世,这个从来都被考验合格的人,也没得到一丁点奖赏。
爷爷抛下奶奶那年,他们最大的孩子、我的父亲12岁,最小的孩子、我的叔叔才几岁。一家老小的生活一下子落在了太太、奶奶孤苦伶仃的娘俩肩上,日子如何可想而知。
多年后,奶奶向我比划着讲述那段往事时,总是打着“苦”的手势在感叹。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太太和奶奶所能做的只有拼命种地,东家借粮、西家借吃。我想,晚年奶奶食道得疼厉害,与那时候吃粗粮、啃树皮,有很大关系。
不幸已经约好了,它们排好队鱼贯而来折磨我奶奶。我的奶奶虽然穷,日子过得艰难,但她也知道上学的好处。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二儿子身上,尽力让他上学。父亲为使叔叔上学,抛下学业务工,成为顶梁柱。而这个孩子确也争气,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考上中学的人。从一名工人成长为干部,担任过林场场长、州科协副主席、县政协副主席。
奶奶的小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姑,常年带着幼小的我放牛、割草,做家务,最终嫁给邻村老实巴交的姑父,家中至今一贫如洗。姑姑的家境,成为奶奶逝世前割舍不下的牵挂。
为二儿子娶媳妇,把小女儿嫁出门。然后是照顾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三个儿女的十个孙子辈一个不落。这就是我奶奶的劳碌命。可是,吃了一辈子辛苦的奶奶,到底享了多少儿孙福呢?唉!
俗话说:“爷爷奶奶的大孙子,父亲母亲的小儿子”,在孙子辈中,奶奶无疑最疼爱我,可能由于是大孙子的缘故。打从记事起,我便与奶奶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姐姐弟弟们当然也不跟我争。记得有一次,奶奶将亲戚带来的罐头分于我和弟弟妹妹们吃,奶奶让其他几个孩子分吃一块,而我一人独吃剩下的一瓶。这事让姐姐弟弟们笑了我很多年,现在偶尔亲戚聚会时,还会说起。然而,他们并不因此和奶奶有隔膜,相反每个人都很爱奶奶,因为她对他们每人都很好;对我,只是更好而已。
在吃方面,奶奶给了我很多记忆,总的来说,就是奶奶把她自认为好的食品(那时,刚工作的叔叔偶尔带来罐头、糕点之类)都锁起来,几乎留给了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她的经典形象是:我在和孩子们玩时(包括和弟弟妹妹们),她背着手走过来,到我身边站定,我悄悄地把手伸到她背后,拿走她手心的东西。
在心灵深处,奶奶带给我很多的自责,上小学二年级的夏天,奶奶拿着一根冰棍,在教室外敲打玻璃,让我出来吃冰棍。这竟然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我愤怒地瞪了她一眼,示意她赶快回家。可她却躲在一旁,默默地等着我下课后,将冰棍塞给我,然后,灰溜溜地走了。这件事,至今想起来我的心仍在滴血,懊悔当初的年幼无知和任性。
到了奶奶晚年,我成了小伙子,当兵回来参加工作、成家生子。她把好吃的留着等我,有时候拿给我时,东西都坏了。每到周末,她总是在村头张望,念叨我怎么还不回家?回家后,她给我端上色味俱全、香气扑鼻的炒面片。
除了吃,奶奶给予我的悉心照料,让我现在回忆起来也无限温暖。打从记事起,我晚上就一直跟着奶奶睡,直到我结婚的前一天。幼时,母亲要带我去外婆家,我却坚决不肯,气得她打了我一顿。我躺在炕上一边哭,一边说:“我要太太,我要奶奶!”喋喋不休,不屈不挠,闹了很久。奶奶知道后,还和母亲大吵大闹,把我抱了回去。
写到这里,我得向父母亲表示歉意。因为,我的情感天平,一直都倾向我的奶奶,在她们婆媳发生龃龉时,我也从来是偏向奶奶。一位母亲,最爱她的儿子;但她的儿子,却直到奶奶去世之后,才最爱她。某种程度上,这是对一位母亲最大的残忍和不公。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奶奶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是一个情结,是一场童年的梦幻,是一起神话,是一段谜。她也许只是像所有慈祥的祖母对待爱孙那样待我,但是老天注定那些点点滴滴恰巧都落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教会我最美好的情怀:勤奋、持家、善良。
不知不觉中,奶奶就衰老了。她渐渐不再下地干活了,只是守护着叔叔的老宅。村人都说奶奶享福了,只有我知道奶奶生活得并不如意。
我说过,她是一个自重、要强的人,这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就是直到去世之前,她始终坚持单独开伙、独自过日子。她比划着说,这样自由,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可,是除了自己不愿多烦扰儿孙,她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这几乎注定了她的拮据。
到了晚年,奶奶的零用钱主要由父亲、叔叔支付。曾在一次不经意间,我得知奶奶甚至还从自己可怜的零用钱中,省出一部分接济姑姑。这自然引起婶娘的不满,于是,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时常发生矛盾。
这些矛盾在奶奶生命的最后几年,表现得尤为突出。那几年,奶奶饭量突然减少,时常呻吟心口痛。于是我和父亲、叔叔带着她去了省城兰州诊断,确诊为食道癌。这晴天霹雳的诊断结果,使全家悲痛欲绝。当奶奶硬撑着,笑容满面地走下车时,许多人以为诊断错了。刚上炕,她就一下子瘫倒了……
在奶奶看守老宅的那几年,她独自睡觉,自己做饭,孤独无比。那时我真的很希望奶奶能和我一起到县城生活,可奶奶就是舍不得离开老宅。我真想向所有人宣布:奶奶以后由我来养。奶奶由此也不用再受一点点委屈、遭一点点罪了:不就是没有人做饭吗?我做;不就是没人看家吗?雇人看……可惜,奶奶没让我实现哪怕一个心愿,就去了。
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完成奶奶最大的心愿:到她的老家宁夏海原县去看看。总以工作忙,旅途劳累为由,一次次让奶奶的希望化为泡影。现在回想起来,毅然内疚不已。
奶奶去世后十多年中,我时常梦见她。有时候一个人独自无事发呆时,也会想起她,想着想着就能流泪。
真的,对于我的眼泪来说,奶奶就是一道闸门,哪个念头对其轻轻一碰,泪水就能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后来,每当我一想到奶奶就会流泪时,常有种疑惑:是不是在那天落下了后遗症?说来有点不好意思,这种“后遗症”在我初恋时还曾派过用场。女朋友说:我不信你能立即流出眼泪来。我酝酿十几秒钟??这十几秒用来想奶奶,眼泪就夺眶而出……
梦见奶奶,最惯常的情形是,梦中奶奶还活着,只是已经生了病。于是我为她备药,找偏方,希望她的病出现奇迹。在她去后,一次我不知从那听到的,说是用支架手术可让食道癌患者多活几年。于是,后来我就老是想,当时让奶奶做了支架手术,该有多好啊。
那样的梦,常常做着做着,我就能知道是在做梦,虽然还没有醒来。于是,在梦里我会告诉自己,继续做下去,别醒来,这是个好梦……
可好梦当然容易醒。每次梦醒之后,我基本都会想,奶奶去世这么久了,我是不是该写篇文章纪念她了?从她去世那一年,至今整整十多年了,为她写点什么的念头一直困扰着我。
在这篇打了十年腹稿的文章里,我最怕写到的就是,对于奶奶的最终因病去世,我一直心怀愧疚,我觉得那其中有我的原因。而这一段,我该怎么写?
如果我将奶奶带到县城家中,如果我早点带她诊断,如果我坚持做了支架手术……这么多如果之所以只是如果,都是我的错!
前些天,我回老家独自一人去了趟奶奶的坟。在她的坟前,我一边念着“许热”祈求伟大的安拉赐予她乐园,一边心中默语:奶奶,孙子来看您了。十多年了,孙子未能像当初期许的那样出人头地,生活平淡,碌碌无为;但在每个庸常的日子里,我都十分想念您!
原载《炊烟飘过的记忆》,2017第2期《白银文学》杂志,《开拓》杂志,中国散文网,短文学网,写散文网,清风笺文学网,人人文学网,四川文化网,虞姬文学网,豫北文学,散文在线,微文化联盟,墨香染尘文学微刊;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第二届“未来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十七届“虞姬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奶奶的浆水面
在我的一生中,最怀念的,便是我那教门虔诚、疼我爱我的奶奶了;最想吃的,便是奶奶做的色味俱全、美味诱人的浆水面了。
先天性失聪的奶奶,十多年前已离我而去,可她的音容笑貌、礼拜身影和她做的浆水面仍历历在目、回味无穷。奶奶做的浆水面,在我吃过的浆水面里顶好吃;它既诱人,又解馋,五颜六色的咸菜,柔软细长的面条,清凉爽口的浆水,香过我整个童年、少年和青年;在今天想来,越发珍贵,在回忆里都不忍去翻动,去找到这页,关于浆水面的记忆和怀念。其实原本是觉得马马虎虎的,现在珍贵起来,全因奶奶的离去。
从小我就和奶奶生活,吃她做的饭长大,很多时候,如果一定要找个词的话,那我觉得奶奶除了对爱孙的疼爱外,给予我更多的则是浓浓的母爱。虽然先天性失聪,但她时刻不忘一日五番的礼拜。她特别讲究吃食,烙馍馍、揪面片、腌咸菜,样样做的亲戚赞不绝口、家人直流口水,特别是白里透绿的浆水面,放上七碗碗八碟碟的咸菜,那真是人间美味啊。
每当放学回来,远远的看见家里的炊烟,像白蟒一样的麦草的烟,或弯曲或直上,悠闲地钻到灰蒙蒙的天云里去;一刹那间,肚子就饿了。最后那段路总是跑着回来的,到家里直接扎进厨房里去??里面通常都是一片烟气笼罩着,还没瞧分明奶奶的身影,就开始比划嚷嚷:奶奶我饿了!我饿了!奶奶却示意我去做作业!但我却不愿离开,喜欢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她做:把面粉加水揉揣成团,再拿起擀面杖,在面团上撒些面粉,放到案板上,嘎吱嘎吱的擀起来,面团被擀制成一大张面皮,奶奶再慢悠悠地把面皮叠起来切,切得如丝如线,匀称极了。再用清油将葱末炒成葱花,用葱花炝浆水。面条终于熟了,奶奶捞出面条,调上浆水,端上用韭菜、青菜、辣椒、杏仁等做的咸菜,叫我在浆水面中放上咸菜吃。
我不是美食家,无法从色香味各方面评判一碗面的好坏,而在遥远的记忆里的那碗奶奶的浆水面,只剩下一个香字!端着饭碗吃着浆水面,听奶奶比划唠叨村里的新鲜事,我吃的忘乎所以,一顿能吃两大碗…..
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后,我坚持每周六骑上自行车准时回家,此时,奶奶早已等候在村头,进门后为我端上一碗早已做好的浆水面!
我吃过很多种做法的浆水面,但没有一种与奶奶做的相比,奶奶的浆水面是用心用爱做的,倾注了对孙儿浓浓的疼爱和付出。
梦中,时常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奶奶,吃到她诱人的浆水面。醒来后,方知一场空,望着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再无睡意、彻夜失眠。
走过很远的路,出过很远的门,吃过很多的亏,经历过很多的事,从有了记忆的童年到天真无邪的少年,再到军营锤炼的青年和事业顶峰的今天,奶奶和她的浆水面无时不刻地沐浴我、温暖我、激励我。
原载《甘肃穆斯林》杂志,中国散文网,写散文网,清风笺文学网,四川文化网,虞姬文学网,少年风华,河州文艺,今日渑池文学微刊
下一篇:永远的军旅梦
上一篇:怀念我的奶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