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课件教案,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课件教案

100 2022-04-10 13:12 宣传员

1、新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课件教案

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 握 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探索分析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 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逻辑思维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 感、态 度价 值 观 思想意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巩固小结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第3页“自我测评”。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3、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记 住 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综合理解探索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识图填图 新学案91页第三题:沙俄割占我国领土及其条约名称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思想意识 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 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1)——[4];(2)——[1];(3)——[2];(4)——[3]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1、指导学生根据 [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2、布置作业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x疆》。

2、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课件教案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课件教案,仅供大家查阅。

第一章勾股定理

§1.1探索勾股定理(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章前的图文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书中的p2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从图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5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题目中并为交待c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习p7§1.11

六、作业

课本p7§1.12、3、4

§1.1探索勾股定理(二)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掌握勾股定理和他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运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七、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究竟是几个实例,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还需加以论证,下面就是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下边请大家画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把它剪下来,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能否得到一个含有以斜边c为边长的正方形,并与同学交流。在同学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展示投影1(书中p7图1—7)接着提问: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什么?

(同学们回答有这几种可能:(1)(2))

在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之后,教师把这两种表示大正方形面积的式子用等号连接起来。

=请同学们对上面的式子进行化简,得到:即=

这就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勾股定理存在。请同学们去用别的拼图方法说明勾股定理。

八、讲例

1.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机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多米处,过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右图,图中△abc的米,ab=5000米,欲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的时间里的飞行路程,即图中的cb的长,由于直角△abc的斜边ab=5000米,ac=4000米,这样的cb就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得出。这里一定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解:由勾股定理得

即bc=3千米飞机20秒飞行3千米,那么它1小时飞行的距离为:

答:飞机每个小时飞行540千米。

九、议一议

展示投影2(书中的图1—9)

观察上图,应用数格子的方法判断图中的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

同学在议论交流形成共识之后,老师总结。

勾股定理存在于直角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就不能使用勾股定理。

十、作业

1、1、课文p11§1.21、2

2、选用作业。

§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2.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

3.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发展数感,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教学难点

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课前准备

标有单位长度的细绳、三角板、量角器、题篇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请学生复述勾股定理;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已知△abc的两边ab=5,ac=12,则bc=13对吗?

创设问题情景:由课前准备好的一组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演示教材第9页古埃及造直角的方法.

这样做得到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

提出课题: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讲授新课:

⒈如何来判断?(用直角三角板检验)

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多少?(一份视为1)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就是说,如果三角形的三边为,,,请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以这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当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较大边的平方时)

⒉继续尝试: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5,12,13;6,8,10;8,15,17.

(1)这三组数都满足a2+b2=c2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

⒊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⒋例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左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随堂练习:

⒈下列几组数能否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说说你的理由.

⑴9,12,15;⑵15,36,39;

⑶12,35,36;⑷12,18,22.

⒉已知∆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______是角.

⒊四边形abcd中已知ab=3,bc=4,cd=12,da=13,且∠abc=900,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⒋习题1.3

课堂小结:

⒈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

§1.3.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要求:1.学会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体现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什么作用吗?

例如: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多长的梯子?

根据题意,(如图)ac是建筑物,则ac=12米,bc=5米,ab是梯子的长度.所以在rt△abc中,ab2=ac2+bc2=122+52=132;ab=13米.

所以至少需13米长的梯子.

2、讲授新课:①、蚂蚁怎么走最近

出示问题: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行柱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1)同学们可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的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小组讨论)

(2)如图,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3)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公布结果)

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长方形.好了,现在咱们就用剪刀沿母线aa′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下图).

我们不难发现,刚才几位同学的走法:

(1)a→a′→b;(2)a→b′→b;

(3)a→d→b;(4)a—→b.

哪条路线是最短呢?你画对了吗?

第(4)条路线最短.因为“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做一做:教材14页。李叔叔随身只带卷尺检测ad,bc是否与底边ab垂直,也就是要检测∠dab=90°,∠cba=90°.连结bd或ac,也就是要检测△dab和△c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很显然,这是一个需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③、随堂练习

出示投影片

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2.如图,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这根铁棒应有多长?

1.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a是甲、乙的出发点,10∶00时甲到达b点,则ab=2×6=12(千米);乙到达c点,则ac=1×5=5(千米).

在rt△abc中,bc2=ac2+ab2=52+122=169=132,所以bc=13千米.即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

2.分析:从题意可知,没有告诉铁棒是如何插入油桶中,因而铁棒的长是一个取值范围而不是固定的长度,所以铁棒最长时,是插入至底部的a点处,铁棒最短时是垂直于底面时.

解:设伸入油桶中的长度为x米,则应求最长时和最短时的值.

(1)x2=1.52+22,x2=6.25,x=2.5

所以最长是2.5+0.5=3(米).

(2)x=1.5,最短是1.5+0.5=2(米).

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米之间(包含2米、3米).

3.试一试(课本p15)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为多少?

我们可以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如图,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为(x+1)尺,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x+1)2=x2+52,x2+2x+1=x2+25

解得x=12

则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长13尺.

④、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利用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实际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它们转化成数学模型.

⑤、课后作业

课本p25、习题1.52

3、新版初二上册历史课件教案

导语: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以下是整理的新版初二上册历史课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教材地位 本套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特点。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的一些情况,这种叙述体现了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特点。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所以本课还具有承上启下的总结性地位,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但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强,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些特点我作了如下设计: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时目标和历史教学的任务,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好历史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变礼仪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又要认识到这些变化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社会进步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依据: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性产物,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大众传播媒体的变化主要是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与物质文明相辅相成,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教学难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缓慢与不平衡的原因。 依据:初二学生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缓慢与不平衡的原因难以理解。 五、教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依据: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启发点拨法,可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学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其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来学习历史,培养其发现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我将本课设计为“为拍摄电影做准备工作”的活动课,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设计: 1、导入新课(3分钟):以“电影”为话题,直接导入新课。 导语为:“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我进一步提问:“你知道为拍出一部高质量的影片,需要哪些人的努力工作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会想到导演、演员、编剧、灯光师、化妆师、制片人等等。这样学生的精力立即集中到了课堂上。我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设想:“我们班准备拍摄一部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今天,就由同学们来担当导演和剧组人员。全班分成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四组来为本片的拍摄作一些准备工作。” 依据:讲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 2、我的课堂我作主(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讨论、比较然后归纳出中国近代以前和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情况。 依据: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来学习历史。 3、你讲我讲大家讲(15分钟):学生讨论归纳后再由每组派两名学生就中国近代以前和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情况进行说明,其余学生作纠正和补充,教师适时展示多媒体图片。这样,通过师生互动,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一一指出。如下: 第一组:交通工具 近代之前有:马车、木船、轿子等。近代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 在此,我请所有学生思考并回答新式交通工具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在动力方面的区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新式交通工具主要以蒸汽机、电力为动力,而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主要靠畜力、水力、风力、人力等自然力。 第二组:通讯工具 近代之前:击鼓传声、烽火台、信号旗、信鸽、灯塔等。近代有:电报、电话、邮政。 第三组:文化生活 近代之前有:画像、舞台剧、皮影戏等。近代有:照相、电影、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 在此,我以《申报》为例,请学生讲近代报刊起到的作用;在介绍近代书籍出版业时,我展示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图片,因为这是学生必备的工具书。这样,通过《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的介绍以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四组:社会习俗 辛亥革命之前:男人留辫子、长袍马褂、跪拜礼、女子缠足等。 辛亥革命之后: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变礼仪等。 依据:本环节的设计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历史纵向比较的学习方法;多媒体展示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学生的分析回答、教师的启发点拨和多媒体展示,以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 4、我分析,我思考(6分钟): 为了使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变化缓慢与不平衡的原因),我通过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思考、教师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我节选了老舍先生《茶馆》的一段文字: ——宋恩子:“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崔久峰:“做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 通过简短的两句话及课本内容,学生很快就归纳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变化是有限的,很多变化只是出现在大城市中,广大农村变化没有这么大。传统的习惯势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 最后,教师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缓慢与不平衡的原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 依据:本环节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5、忆一忆,练一练(5分钟):学生填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依据:掌握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初二上册历史课件教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 握 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探索分析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 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逻辑思维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 感、态 度价 值 观 思想意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巩固小结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第3页“自我测评”。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3、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记 住 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综合理解探索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识图填图 新学案91页第三题:沙俄割占我国领土及其条约名称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思想意识 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 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1)——[4];(2)——[1];(3)——[2];(4)——[3]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1、指导学生根据 [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2、布置作业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x疆》。 第3课 收复x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阿古柏侵占x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x疆的事迹 掌 握 x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综合理解 x疆伊犁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 联系归纳 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x疆平叛和1884年x疆行省的设置,证明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 识图填图 根据新学案第11页认识伊犁、喀什噶尔的地理位置等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要坚决捍卫她 思想意识 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教学重点 左宗棠收复x疆教学难点 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阿古柏侵占x疆学生阅读11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x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英、俄)其中哪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伊犁?(俄)设疑过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x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左宗棠收复x疆学生阅读12——14页本目课文、“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1、请学生扮演“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主张及其理由。2、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收复x疆?(允许自由发挥)3、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没有直接与俄国交战,而是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 1、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正确。首先,他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其次,伊犁是x疆的大门,如果不收回来,整个x疆就无安全可言。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保住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是明智之举,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再次,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作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总之,在收复x疆这个问题上,左宗棠能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解决问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联系左宗棠和戚继光等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什么样的两面性?(对外反侵略,值得赞扬;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必须批判。)3、根据第11页“动脑筋”:为什么说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对突厥实行有效管辖、乾隆年间平定x疆少数民族反动首领的叛乱、清政府在1884年设置x疆行省等。)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3页“练一练”:在x疆设立行省的年代是d(1884年)。2、指导学生完成第11——12页的[自我测评•选择题]: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a(x疆战略地位重要)。3、指导学生完成“单项选择”9、10题,“人物春秋”列举左宗棠收复x疆的事迹并对他作出评价。(对于较弱的浩罕国果断动武,直接收复失地;对于较强的俄国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收回价值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伊犁。在这方面,他的历史功绩值得赞颂。但是,他对于太平天国的镇压,又具有反人民的一面。)4、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醒预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基 础知 识 了 解 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掌 握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能 力训 练过 程方 法 口 头表 达 让学生介绍邓世昌、徐骧、刘永福等人在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斗争中的事迹,提高复述能力 比较分析综合说明 从《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历史趋势 讨 论探 索 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教训情 感、态 度、价值 观 爱 国情 感 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 思 想意 识 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教学难点 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列举左宗棠收复x疆的事迹并对他作出评价。(尽管他对于太平天国的镇压,具有反人民的一面。在收复x疆方面,他的历史功绩却值得赞颂:他对于较弱的阿古柏果断动武,直接收复失地;对于较强的俄国则尽量避免直接交战,通过外交谈判,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收回价值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伊犁。)2.起初在收复x疆问题上,同左宗棠意见对立的代表人物是谁?(李鸿章)教师讲授:李鸿章重“海防”轻“塞防”的主要企图是为了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但是在列强疯狂侵略中国的形势下,李鸿章越是保守越是挨打,最终把“老本”都输光了。请同学们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看看李鸿章怎么把“老本”输光?中国又遭到哪些重创?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又涌现出哪些与李鸿章态度不同的英雄人物?(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黄海大战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征服朝鲜、入侵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2、请2——3位学生同时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由大家评判优劣。(教师作“画外音旁白”,学生配合表演适当的动作或对话)师: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袭击,邓世昌动员致远舰官兵保卫旗舰。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冲锋情景)……师:致远舰中弹过多,舰身严重倾斜,弹药也用光了,邓世昌动员将士决死一战。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撞向“吉野”的情景)……师:致远舰被敌人用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与军舰同沉大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生:(表演不接的动作,也可自拟语言表白殉国决心)……师:邓世昌的爱犬死死衔住了他的衣服不放,邓世昌怎么做?生:(狠了狠心,表演用手将义犬按入水中的样子,接着沉入碧波……) 《马关条约》1、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辽东半岛、旅顺、威海卫等)2、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3、 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双方的代表分别是谁?(《马关条约》,1895年,[中]李鸿章和[日]伊藤博文。)4、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指导学生制表填表)项目 内容 分析 影响《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加重中国的贫弱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5、台湾人民怎样谴责卖国的清政府?(有人写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揭露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卖国嘴脸。)6、台湾人民又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徐骧领导台湾义军同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后因奸细出卖,台湾终于全部沦陷。但是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