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文章为什么没人看?是因为缺少故事的代入感

100 2019-12-10 13:49 宣传员

 写作群里大家探讨最多的话题是:怎么越写浏览量越低,还不如刚开始,就像被困到了一个局里。真不知道是应该继续,还是应该放弃?虽然明白写作可以让自己快速成长,但那希望,就像微弱的烛光,稍不留意就会被一阵风吹灭。

很多大牛,动不动一篇文章,浏览量超过十万。为何大部分人写作者的文章,难以勾起读者的兴趣?除了主观原因,练习的次数不够,逻辑不够清晰,文章的标题不新颖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文章缺乏代入感。

就像写作是自话自说,一吐为快。而读者由于时间关系,一般也都会走马观花,一瞥而过。写作者和读者完全是两张皮,文章调动不起读者的兴趣,自然就难以产生共鸣。而写作者也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搞懂读者的需求。究竟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增加阅读快感?为什么高明的写作者,可以带着读者一起“嗨”?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有个很贴切的类比。写作者就像是投球手,文章就像是球,而读者就像是捕球手。投球手不仅仅是把球发出去,而是要让捕球手顺利接住才行,投球手的目的才算达到。写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也是如此。

作为写作者,为什么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深思熟虑去完成一篇文章,为什么读者就“接不住”,甚至不愿意接呢?最近不断反思这个问题,是观点不新颖?是逻辑不够严密?是论据不够充分?还是文章过于口语化?

这段时间,林清玄的散文读的比较多,有时也会和自己写的东西对照,想找出自己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林清玄的文章,香火气息比较浓郁,每一篇都离不开生活。几乎都是自己的衣食住行,细枝末叶的事情。但读起来却无比的清爽,朗朗上口,经久弥新。

文字质朴平淡,文章由浅入深,总能通过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故事,让一个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或高大或卑劣,或宽容或狭隘,或果敢或纠结,或仁慈或自私。一篇文章,自始至终都在叙事,最后说明一个道理,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整篇文章都为最后那个道理做准备,做铺垫。读他的文章,会一头扎进去,一口气从头读到结尾。而自己写的文章点击量如此低,越写越没有底气,是因为林清玄的文章,每一篇都有极好的代入感。他不像是写散文,而像是讲故事。

反观我们自己写的文章,一开始,便是一副高高在上说教的口吻。像一个思想家,又像是一个学者,像一位老师,又像是一位家长。整篇文章都是居高临下,瞬间读者成为幼稚孩子,被各种德道绑架,被各种规则鞭打。

如果站在“客户思维”的角度,客户花了时间,是想从文章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好玩,有趣,有意义,有价值,使自己能得到启发,或者改变当下部分生活。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读者不管你花了多少心思和时间,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是看那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东西?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会让维多利亚时代的所有人都为之着迷。就连英国女王也不例外。女王曾经下过一道令,说凡是有刘易斯.卡罗尔写的新书,全要立刻买来呈上,她要先睹为快。为什么有人写东西会大受欢迎?因为他们把每一篇文章当故事来写。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故事?这要从人类的进化说起,在远古的时候,人们都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传递信息,或者把很多人组织起来,对抗自然或者那些比自己强大的猎物。因为人们相信有神,又无法预测外部力量。所以讲故事写入我们的基因,人们已适应讲故事的方式。

通过故事如何代入,在文章中穿插故事有哪些好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