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干部要把好“政治四关”

100 2019-12-10 13:59 陶怡沐枫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这就需要把“讲政治”作为一把标尺,对干部的评价要客观,切实把好“政治四关”,用“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来评价干部政治意识,从而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一要把好“政治头脑”忠诚关。从列强践踏下站起来,再到强起来,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风险与矛盾日益叠加、互相激荡,党和国家事业面临更多杂音的鼓噪喧嚣、更为隐蔽的恐怖活动,美国斯诺登事件的影响还未完全湮灭。“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新时期风险与挑战,忠诚是灵魂、是基石,更是底线。评价干部是否合格,首先就是要看干部是否做到在政治信仰上不打折扣,不盲从、不浮躁、不动摇,做到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远见,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四个意识”中淬炼信仰,在“四个自信”中挺起脊梁,涵养过硬的思想定力、战略定力、信仰定力,经得住威逼利诱、大风大浪考验,才能驽力同心带领人民干事创业,成为汇聚发展能量的“关键少数”。
   二要把好“政治肩膀”担当关。担当是责任,是精神,也是能力,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阻力增加、难度变大,尤其考验党员干部破除沉疴痼疾,冲破利益梗阻的担当意识。正所谓“为官避事生平耻”,检验干部是否敢于担当,就是要看是不是敢啃最硬骨头、敢挑最重担子,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时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时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排雷、善除荆棘,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排头兵、航舵手。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细化激励干事、包容失误、鼓励担当的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特别是对个性鲜明、有魄力、能干事,但也容易得罪人的干部,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激活党员干部新老细胞,加快干部新陈代谢过程,帮助党员干部在闯关涉险时有底气而心无旁骛、有勇气而义无反顾。
   三要把好“政治脚力”实干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的发展光靠说是行不通的,关键在做,“行胜于言”。实践出真知,实践提能力,选育好干部就是要把好“政治脚力”实干关,把在实践舞台上跳好舞、挥好棒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干部,贵就贵在“实干”,就要“在其位谋其政”,否则,就会沦为“政坛摆设”“公堂木偶”。干部要杜绝“走过场”心态和“做样子”想法,不能像“葫芦”一样下了水却飘在面上,蜻蜓点水就“华丽转身”。而是应像鹧鸪一样沉到水底抓鱼,全身心融入、全精力付出,真正沉到基层一线“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自觉承担起急、难、险、重任务,要充分发挥“见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干劲和干事创业“巧作舟”的创新,在处突解难中“增益其所不能”。既不“不作为”,也不“乱作为”,而是能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一步一个脚印,一年接着一年干,“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以实打实的政治脚力丈量干群之间的距离,用务实定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四要把好“政治眼力”全局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个干部要把调查看作吃饭一样经常、重要,一天不串门,就像一天没有吃饭。”党员干部必须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实干精神,练好走基层的脚力。要扑下身子走基层,防止和克服“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拿着材料判、听着汇报断”的劣习,真正沉到基层,到第一线发现隐性问题,掌握真实情况。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知音好友,坦诚相见,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坐在办公室想想都是困难,到基层看看全是办法”。对基层的情况要细致、深入、全面地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准问题、找深原因、找对思路,努力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对症下药,破解难题。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说道:“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语气坚定,铿锵有力,凝聚着执政为民的政治信念,熔铸了人民民主的政治伦理,也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居安思危的历史自觉。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必有新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选育好干部,选育好干部要把好“政治四关”,做好干部政治体检,能动地考量干部的优缺点,让干部的干事激情充分迸发,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队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根基、砌好梁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