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农业保险的论文(急求一篇“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论文)

100 2022-08-10 14:06 论文大全

1.急求一篇关于“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论文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 我国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慢,过程跌宕起伏。

从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至今,开办农业保险且形成一定规模的仅有中国人保和中华联合财险两家。保费前10年增长迅速,后10年收入骤降,大致呈现倒“U”型曲线。

总结起来,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恢复试办期(1982年~1990年) 1982年,本着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国家和农民分忧的指导思想,人保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开办多项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

农业保险按照“恢复平衡、略有节余、以备大灾之年”的经营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整个80年代,我国农业保险取得很大发展。

试办几十个农业保险险种。1988年保费收入达到3.5亿元人民币。

(二)高峰期(1990年~1994年) 人保公司从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至1994年,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财政兜底,因此对农业保险成本和盈利考虑较少,根据各地需要开办了不少农业险种。到1993年,农业保险险种总数近百个,保费收入达8.3亿元,农业保险发展达历史最高峰。

然而,与巨额保费相伴的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当年农业保险赔付率为116%,亏损率为56%。不过与1986年高达136%的赔付率相比,还不算最高的年份。

(三)持续萎缩期(1994年~2003年) 1994年以后,中央财政要求人保公司全面向商业保险公司并轨,并对人保公司实行以上缴利税为主要目标的新的财务核算体制,一切与经济效益挂钩。此时人保公司开始考虑调整农业保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赔付率随即下降;但与此同时,农业保险规模和保费收入也逐年下降,太平洋、平安及后起的各家保险公司都没有办理农业保险。

1982年~2002年底,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83亿元,赔款支出70.4亿元,平均赔付率近85%,再加上经营管理费用,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国家从1996年起开始免征农业保险的营业税,但与巨大的风险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这一期间,经营农业保险的只有中国人保和中华联合财险两家,险种由最多时的近百个下降至不足30个。人保自改制后农业保险业务已逐步停办,中华联合财险则勉强维持。

2003年全国农险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0.04%,占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0.5%,占总保费收入的0.12%,农业保险深度低于0.05%,农业保险的密度不足1元。 (四)改革期(2004年至今) 2003年6月,法国安盟保险公司获准在成都组建财险分公司,这是首家进人中国的外资农业保险公司。

2004年3月国内第1家专业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成立。与国内原有农业保险业务运作的重大差异是,安信保险将采取“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经营。

公司除经营传统的种、养殖业保险,还经营涉农财险和责任险、农村居民短期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等,实行“以险养险”,一旦遇到巨灾,公司通过再保险仍无法承担时,政府通过特殊救灾政策给予扶持。此后,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黑龙江垦区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相继成立。

这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新一轮农业保险经营体制改革业已启动。 2004年,保监会共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公司自办、为政府代办和与政府联办农险业务。

大多数试点都有不同形式的政府支持背景,但很不完善。2004年农险保费收入3.77亿元,比2003年减少18.86%。

应当肯定的是:农业保险发展的23年间,为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对农民进行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启蒙教育,在农业保险的经营组织形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毋庸置疑的是:农业保险业务的持续萎缩与当前国家农业政策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背道而驰,处境堪忧。

一边是农民急需保险保障,另一边是保险公司不愿提供,农业保险发展极不充分,已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对保险的需求,与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极不相称。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困难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0%,农业总产值占GDP的20%左右,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农业保险的加速萎缩,突现了农业风险管理水平与日益严重的农业风险损失之间尖锐的矛盾,与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造成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有效需求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与支付能力逐步提高,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打击也愈严重。

尽管不少农民有投保愿望,但总体看来有效需求不足。 首先,农民经济收入普遍偏低,而一些地方农作物险种费率高达9%~10%,对目前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说确实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保费偏高和缴费困难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大部分农民投保意识不强,较少具有现代风险管理观念。

对面临的风险存在侥幸心理,甚至还有人将保费与乱收费、乱摊派相联系,认为买保险会加重经济负担。 再次,农业保险险种单一。

保险公司。

如何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如何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论文

2.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应该加强立法;创新经营体制,成立政策性综合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农业保险基金现代筹措和管理制度;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加入WTO绿箱政策推广农业保险;设定农业法定险种。 一、我国农业保险运营主要问题分析 (一)自我保障功能缺乏。

农业保险发展的滞后,与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有关,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农业保险自身缺乏保障。高风险、高赔付率,让开展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无利可图,形同鸡肋,即使保险公司使出浑身解数,仍然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

而身份不明、规则缺失、支持措施不足等因素决定了农业保险陷于困境。首先,农业险与商业险在经营目标上的冲突。

农业险保户的投交保费能力低,如果按照商业化运作,同时承受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险,就当以高保费弥补分散其存在的风险,但我国农业险费率是国家统_的,属于低保费险种,缺乏灵活的可操控性,保费高了保户承受不起,低了保险公司后续经营无力维持。 其次,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由于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均未对农业保险予以明确规定,导致农业保险身份不明确,由此导致规则的缺失,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目前,农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保户缴纳的保险费,而按农业损失率制定的农业保险费率相对于保户的农业收入而言是很高的。 建设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应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基础上,区分政策层次力度,突出政策重点,兼顾公平与效率,建立政策支持引导下的多层次业务种类与多种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型农业保险模式,并从政策保障调节机制、经营组织与管理制度以及再保险、风险准备基金等方面加快基本制度创新改革。

农业,发展,论文

3.怎样拓展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

拓展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一)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重点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 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

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 保险等业务(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稳步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猪和蔬菜价格保险试点,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开 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试点。

创新研发天气指数、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 险种(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分 别负责)。 (三) 完善保费补贴政策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 产粮大县的县级保费补贴(财政部、保监会、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四) 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财政部、保监会、农业部等按职责分 工分别负责)。 (五) 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4.农业可保险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

很有前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兴的保险产品,如果你做过保险你就会发现保险新险种相对来说会很好卖!!!!

第二:农村市场巨大,九亿农民,市场相当大!!!!

第三:最近几年气候反常等因素导致需要相应的保险险种来为传统的第一大产业----农业作保障,是时代的产物!!!!

第四:国家重视农业发展,相应会有政策性倾向,包括农业保险!!!

第五:如果从保险的角度看的话,农业险属于自然风险的范畴,一般自然风险有一定的规律性,可预测性,共占性,发展性以及范围广的特性,这些特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有很高的风险!!!所以说,这个险种有待观察,现在就下定论为时尚早!!趋势是很好,但是能不能长久还有待观察!!!!苍蝇落在玻璃上---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至于发展趋势,这个还是要看保险公司在这个市场的运作,这个市场的风险率发展,国家政策性因素等因素,如果能做好的话那肯定是大大的好,险种也会越来越全,保险面也会越来越周全!!!

关于如何发展农业保险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