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教育方面的论文(求教育类论文一篇!)

100 2022-09-14 19:03 论文大全

1.求教育类论文一篇!

一,强化素质教育改革育人方式2007-03-20 21:37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大批跨世纪的有用人才,我们吉林市29中在强化素质教育,创设新的育人途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良好的办学效果。

一、面向未来,确定学校的育人目标 21世纪的竞争是人的智能开发的竞争,学校教育必须以开发人的智力因素、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基点,以促进社会进步为动力,来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育人方式。 为此,我校确定以“三名、三化、三富有”作为办学的总目标:即争当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生;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环境优化;实现精神文明富有、知识人才富有、物质富有。

二、多途径改革育人方式 1.加强师资培训,造就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校的育人水平。

因而我们十分重视师培工作,制定出详细的师培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固定业务培训时间,有计划地对广大教师实施教学基本功培训、电化教学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理论培训。在培训中分清层次,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实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待岗培训、成才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文化素质。

2.课堂育人与课外育人相结合 (1)加强课堂育人的效果。学校提出:主导教学活动——以常规教学为主线,教学实验为突破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特长;主导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线,“置疑探索法”为突破口,实施扩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融知识传授、政治思想教育于一体,充分发挥了课堂育人的作用。

(2)广泛的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其个性发展。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课教学。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书法、美术、音乐、体育、数理化竞赛培训、英语口语训练、电脑等课外活动小组,使特长得以发展。 (3)把思想素质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学校提出主导德育活动的要求:“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培养非智力因素为突破口,实施爱心工程,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我们开展了国旗法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升旗仪式,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重庆中美合作所图片展、迎香港回归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通过开展艺术节、健康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为此,我校实施了礼仪教育、一日常规教育、法律知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成立了学校礼仪执勤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4)调动社会助学的积极性,形成社会育人的氛围。我校和吉林空军医专、驻吉部队、丰满区法院、吉林警校等单位形成精神文明共建网络,他们热心支持学校工作,经常到校进行法律知识、心理学讲座,搞军训等活动,使学生学到许多校内学习不到的知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形成学校、社会携手办教育的大好局面。

(5)家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之一,为调动家长教育的积极性,我们举办了家长学校,培训和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艺术。同时要求教师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和进行家访工作,主动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情况。

二,试论强制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丁伟东 发布人:lwcool 发布时间:2007-4-4 嵊州市长乐中学 丁伟东 跨入21世纪的大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冲激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面对着新的挑战,教育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同进教育自身也必须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笔者以为,在全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正是这一历史性变革中的重要环节。唯其如此,才能使中国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才能使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必要性) 自从1993年中共中央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全社会已经形成了要坚决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 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理论建设和设想,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也在不断涌现。

现象举例……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发扬、创新。 按理说,有如此明确的中央决策,有如此强大的舆论氛围,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呈现一派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景象了。

然而,只要我们留心地观察一下周边的学校、周边县市的学校,我们不难发现,实施素质教育依然困难重重,形式上搞素质教育,实质上搞应试教育的情况还非常普遍,所谓“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 困惑的学校。

素质教育宣传发展至今,学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非要深刻,也都有要搞素质教育的愿望。 然而,在强大的以升学率高低看学校好坏的社会舆论制约下,在无休止的县市之间,学校之间的竞赛、统考(高考)的成绩看县市学校教育质量好坏的前提下,学校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向何处走。

学校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不顾中。

2.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

【提供一篇给你参考】 《“严”师是怎样出高徒的》 “严师出高徒”,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所以在教师家访时,学生家长总是一再叮嘱,对其子女教育要严格些。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一味强调教育中“严”的作用,似乎无严就不成教。

于是,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则对学生严厉施教,甚至对违纪学生严酷体罚等,这写都给学生造成了“严”害,致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爱心,失去了民主,失去了对学生的尊重,并严重伤害了学生的感情,同时也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本该有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变成了强迫学习和被动学习。更有甚者,一些热衷于体罚学生的青年教师更是拿它当挡箭牌,认为体罚有理,是教育的必要手段。

其实,这些都曲解了“严”的含义,是对“严”的懵然无知。其实,真正的严教,是一门“爱心”教育的学问。

它是严而有爱,严而有情,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据,严而有方和严而有别。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有严得恰到好处,才能严之有理,严之有效。

首先,真正的严教要做到“严而有据”,这是“严”的前提。所谓的有据。

就是要有法律依据,就是不能违反《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这是严教中不能跨越的警戎线,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则是一种违法行为。第二,要做到“严而有度”,这是“严”的尺度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好适度的原则,改严就严,该松就松一点。把握好这个度,才能使严恰到好处。

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你,听从你。第三,要做到“严而有信”,这是为师诚信的要求。

我们的一些教师,惯用了家长作风,动不动就对学生发号施令,严格要求,今天要学生往东,明天又叫学生往西,这样,即使你再严,在学生的眼中,你永远没有威信。第四,要“严而有爱”,这是“严”的本职要求,也是“严”的出发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有一颗诚挚的爱心,像爱护花朵一样去浇灌它和呵护它,使它茁壮成长。一旦学生有了缺点,就要真诚地帮他改正,而严格要求则是一种对学生的负责精神,不是一种惩罚。

当学生还未能认识自己的缺点时,教师不是简单粗暴地予以指责和惩治,而是通过对双方心的交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严肃批评,不留情面,这样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学生才会信服你,理解你,从而尽快改正缺点。第五,要做到“严而有情”。

有了爱心,你对学生就会动情。在教育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些人什么好话坏话都听不进去,今天认了错明天又重犯,自制力极差。

一些教师往往对其教育三两次,就认为其不可教,然后对其采取放任或严厉制裁的手段,以致激化师生间的矛盾。其实,说到底,就是教师在教育缺少一个情字。

因此,当我们在教育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在严教中注入一股情,这样你才会在生活上真心关心他,在学习上真诚帮助他,在进步的道路上时时鼓励他,这样,你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六,要做到“严而有方”。

所谓有方,就是有方法。比如某同学没能完成作业,你可以罚他写一篇日记或读一篇中学生守册;某同学上课迟到,你可以在班会课叫他唱一首歌等。

这样,不但会启发教育学生,还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你的教育得到双赢效果。第七,要做到“严而有别”。

严是一门科学,对学生要严到何种程度,则要视情况而定。如班会课上要求可以严格一些,执行当中则可放宽些;对初犯者可稍严些,对屡教不改者则要严厉些;对已改正错误的学生,则宜鼓励为主。

还有,教师还要学会给学生铺设一个个进步的台阶,让“问题”学生一步步地走上来,并遂步从严格要求到严格管理,最后使学生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和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总之,“严”是一门学问,它是建立在爱心的基础上的;“严”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方法;“严”是一种则任,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严”是一道警戒线,它明确划定教师不可逾越的鸿沟;“严”是一种管理手段,它使你的教育有条不紊;“严”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它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严就没有爱,但是如果严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心来”,当一名有爱心、有则任的心“严”师,我们的“严”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徒”。

(参考)泉州广电报 教育周刊。

一篇关于,论文,教育

3.求一篇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论文,3000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幼儿的培养教育进行了探讨: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育 集体教育活动 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带班老师,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 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

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

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一种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

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轻松的学会这一基本技能呢? 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明显,幼儿学习时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尝试着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并把它作为一节课去专门教授,课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幼儿做穿衣服表演,表演时配以儿歌讲解,如:“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钮吱钮上房子。”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自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我不会穿。” 从这件简单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幼儿学习一种生活技能的难点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真正营造一个自然、周密、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幼儿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就会容易的多。

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既课堂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的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 ,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而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彩,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于是,我作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做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作简单的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去描述。

比如:为小鸡编歌词必然要想到小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样的代表性动作,独特的本领等。当然,一首歌曲的歌词应当符合整齐的韵律,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我在认可他们创编成果的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稍作改动。

这样,一首由幼儿亲自参与创编的歌词内容就产生了:“小小鸡,叽叽叽,东跑西跑捉虫子,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肯定了幼儿的成绩,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地便学会了歌词,再由教师为其配上乐曲,幼儿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如地演唱。

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而这一方法的本身也为今后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

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兵兵,刚入院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

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

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兵兵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

4.急求一篇教育学方面的论文,哪位能提供相关网站(较安全的免费论文

教育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发,新课程理念犹如强劲的东风吹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生活并得到了广大教师和社会的普遍赞同。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我力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现实的数学”“思考的数学”“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我在不断的困惑中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中思考。 一.落实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果;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 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落实三维目标的两条教学策略。

1.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形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即只能意会的知识)。

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感受和习得。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感受、感悟、反思和习得,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化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能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发展,感受成功探究带来的愉悦。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不仅促使他们习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习得怎样探究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良性变化。 2.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实验、发现的过程,自然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在落实三维目标中,有的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维目标中游离出来,力图创造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对学生施以说教式的教育,这实质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曲解;还有的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教学,毫不遗漏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和感受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这仍然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5.求教育方面的论文

题目:爬行训练与传统体育训练模式之探究 摘 要: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人体直立状态下的运动训练,很少从事关于爬行方面的专业指导及训练。

但严酷的现实已经证明,目前一些传统的训练模式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人体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如患脊柱毛病的人很多,而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的有效方法就是选择合适的训练模式。在体育课中尝试爬行训练来改变这一弊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爬行 训练 所谓爬行,顾名思义就是四肢着地,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的一种运行。它是低级动物常用的一种行走方式,高级动物极少采用。

爬行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作用。它可以改变肢体的着力点和人们传统的直立运动方式,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有资料证明:由于各种原因动物脊柱与人类相比,特别是学生群体有34.8%小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56.5%中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和后凸,四肢着地爬行的动物却没有这种现象。从中不难看出爬行与直立行走二者对身体的不同影响,我们应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究这一课题,思考能否用爬行训练来改变这种弊端。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柱动物,爬行是它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方式。它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最长的动物,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

虽然现在不是爬行动物的时代,但就其种类来说,爬行动物仍然是个非常繁盛的大族,仅次于鸟类排居第二,且接近8000个种类。人类最早也属于爬行类动物,只不过了遵从达尔文“物竞天则、适者生存”定律,变成了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但仍然是从爬行的原始状态下走出的。

有一次我到某地出差,在公园里看见一些中老年朋友在一起做一种全新的锻炼方法——爬行。他们有的双手紧握三角状托手、两腿后支做爬行运动;有的学大象、老虎行走;有的趴在滑板快速爬行;还有个小朋友蛮认真地趴在塑料布上学小海象走路。

我看的心里直痒痒,很想试试。回到学校后,利用空余时间,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翻阅了一些过去的教科书,里面几乎见不到有关爬行训练的一定要在婴儿期开始进行爬行训练。爬行训练是婴儿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所有粗动作发展的基础。

明确指出爬行对婴儿脑的发育、空间概念的建立、全身肌肉特别是肩背肌肉的发展有特殊的作用。首先幼儿在爬行时会抬高颈部,形成脊柱反弯,并会左右转动,自然促进颈部的发展,对孩子形成正确的前庭平衡有很大的帮助;在爬行时由于用手腕支撑身体的重量,自然地达到了锻炼手腕力量的目的,对孩子未来做勺握笔都十分有益。

爬行能使孩子的膝臂动作更加协调,四肢关节更加灵活,最终促进智力、语言及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由于环境的污染,剖腹产率呈增长趋势,有感觉统和失调的儿童越来越多。

因此,我觉得适当的爬行训练能纠正人体的脊柱弯曲,对人类的健康有益无害。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在医院或生活中,你就能看见一些头罩袋子做牵引的人,医生建议这些病人在做牵引、以纠正病变弯曲的颈椎。

另外,从运动学的观点来讲,当力的方向和重心改变时,其结果必然发生变化。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说,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每秒30千米时,惊人的现象就会出现:已开放的花朵将变成花蕾,鸟儿将倒着飞翔,运动员跳远时不是向前而是向后,人将会返老还童。

这是反序现象的研究推理,正如人们经常使用的后退走(跑)锻炼一样,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期我都加编几节爬行方面的训练课,力求内容新颖全面。

如学大象慢步行走,学螃蟹笨拙的横行,学海豚滑稽的移动,学解放军不同姿势的匍匐(实为爬行)前进,等等。根据需要可附加一些条件,使活动更有趣。

我的爬行游戏课——小熊猫过山洞(以呼啦圈作山洞)、龟兔赛跑等深受小学低中段学生的喜爱。如在进行龟兔赛跑时,我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随机点一生扮演兔子,其他学生都学乌龟爬行。

当爬过半程时再发口令让兔子追赶小乌龟,同学们玩得十分开心,笑声不断。像匍匐前进难度较大的练习,教师要首先学会,达到动作娴熟,才能示范给学生,从而影响带动学生,体现教师的感染力。

刚开始练爬行时,尽管学生兴趣很高,但大部分学生由于没进行过爬行训练,腿臂动作极不协调,样子真比海象还笨拙,使人忍俊不禁。通过训练后,学生腿臂动作协调了许多,爬行的。

6.求教育方面论文一篇

开放式教学环境及新型课件设计摘要: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将提供主动、探索式学习,综合能力训练的场所,提供一个教育资源不断更新的生存化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研究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环境的要素及实现机制,探索该环境下的新型教学关系及策略,并讨论组件式课件及探索型课件的开发方法和集成技术。关键词:开放式环境组件课件集成超媒体网络1引言自"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发展"计划实施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已逐步更新,但教学的全方位环境:教学意识、手段、方法仍需下大力气进行改革,否则难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信息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需求。

素质化教育要求开放式的教学及其环境,要求全方位的自我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将提供主动、探索式学习,综合能力训练的场所,提供挖掘学习潜力的机制,预计该环境将成为21世纪大学辅助教学环境的主导。

其中,课件的开发与集成,是此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2开放式教学环境的要素及实现机制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来源较窄,主要来源于教材、实验及教师授课。

而新型的开放式网络教学则具有:(1)开放性:学生可得到源源不断的、及时更新的教学资源,学习可突破时、空限制;(2)交互性:使教、学双方都参与教学活动,并有机会在网上发表见解和交流,遇到问题时可通过E-mail和在线交流方式获得帮助;(3)集成性:利用多种形式及媒体学习,可使若干教学阶段:讲、听、作业和考试融为一体;(4)自适应性:通过在线测试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并据此来调整学习策略、内容和进度。总之,学生可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灵活、更开放的学习方式。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环境的要素有:硬件环境:由网络服务器,教师控制机,学生工作站及其它网络教学设备等连接而成的校园网,并外接INTERNET。软件环境: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网络软件,多媒体制作与课件生成、集成开发工具,教学资源库(可包含: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图书,知识构件,教学素材,导航策略)等。

人的因素: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及课件开发能力。在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活动(课外答疑、作业批改、论文指导、学术交流及部分课堂教学活动)将移到网上进行。

所有教师有机会参与课件开发并在网上发布和接受、组织课件。教学手段的丰富、更新,无疑将增加教师的备课量和备课时间,但可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故对教师进行新技术及课件开发培训是极为重要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方式可大体分为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

同步教学的例子有:虚拟教室、教学点播、网络讨论等,其特点是具有实时交互性,对网络带宽有较高的要求;该方式可提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助、协同学习环境。异步教学的例子有:电子教材、公告板、E-mail等,其特点是不受时间的限制,是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这种非面对面的教学,要求仔细设计教学策略,精心考虑Web页面的导航结构,让学生有层次、有指导、有目标地学习与自测,从而避免网上无目地的漫游、交友等。其教学策略有:对记忆型知识,采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方法,加强刺激,让学习者记住结论。

可提供测试、强化训练、正反举例,进行联想记忆;对理解型知识,采用认知型学习理论的方法,强调推导过程的学习,引出问题并逐步推导,引导学生深入。还需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作出调整、控制。

3课件开发与集成方法在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中,建立软件环境的关键是开发高效、有特色的课件。组件式课件及探索型课件就是其中的二种。

3.1组件式课件开发组件概念的提出,旨在软件象硬件一样能够通过标准的组件来组装和集成。组件是一段独立、可重用、可互操作的目标代码。

它是开放分布式环境里装配、分布、移动、维护的基本单位,是符合标准的应用构造模块。组件与具体的编程语言、平台、机型无关,其内部构造和实现对外界是隐藏的,其他组件或应用程序可通过接口对它进行调用目前的组件工业标准有:ActiveX(Windows平台)、CORBA(Unix平台)、JavaBean(任意平台)。

使用组件技术的好处有:可共享和重用;使用简单;组件位置对用户透明;可用多种软件工具开发。组件技术是软件开发的新技术,其应用将彻地改变课件开发的传统模式。

组件式课件是指符合组件标准的课件单元所构成的课件,即用若干课件单元的组件装配而成的课件。其开发可分为:组件式课件开发、组件式课件积累和组件式课件集成三个阶段。

组件式课件开发。课件的组件来源有:对传统的课件实现封装;采用对象式开发方法开发。

后者具有面象对象易于重用和扩充的优点,是组件的主要来源。与开发一个软件系统相比,编制课件的组件要简单的多。

组件可分为基本组件(由专业人员或公司开发,具有课件制作的常规应用)和自定义组件(使用者开发,定义特殊应用)。自定义组件可继承基本组件的属性和方法,这样就能生成许多高效、易用和可互操作的组件。

答案补充组件式课件积累。开发的课件。

7.我要一篇关于教育的论文

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广泛提及,政府主管部门更是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予以高度的重视,这应该说是好事,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确实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就是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与类型的多样化,同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服务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大量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也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的目的与核心究竟是什么?”,今天大家纷纷扰扰谈论职业教育的情景使我想起前几年人文素质教育被大家广泛关注的情形,许多事情人们往往容易走极端,我担心今天人们关注技术教育的工具性会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所以想谈谈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颇深: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专家。

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也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教育对于人类的价值,不仅仅是知识传播和扩散的活动和机制,它关乎人类作为一个类存在物的生存与未来,所以教育的理念必须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理念紧密联系,而从20世纪以来,通过无数的痛苦实践,人们已经日益意识到科学不可能解决人类最终的安身立命问题,必须要有人文精神的导航,才能保证科学的发展不至于反过来反对人类自身。因为科学强调的是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所以启动科学的是欲望,是对自然的占有,对物质与权利的无限追求,而摇摆于各种欲望之间的人是毫无幸福和安宁可言的;同时,规定科学活动的方向和目标的是现实,而且是当下的现实,一个为现实所束缚的人是不可能实现超越的,而追求超越现实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首要标志,因为只有动物才会被动地适应现实。

人类追求超越的内在本性决定了人类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是不可能取缔的。我们看到,当人类高举科学技术的大旗一路凯歌的时候,自然界却为我们拉响了一连串危险的警报: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战争危机……尤其是遍布西方发达社会的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和人们普遍的沮丧、焦虑、困惑与理想失落……科学并没有带来人们期待的幸福和满足。

许多西方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强调必须要批判和反思科学主义及科学主义导致的工具理性,指出科学主义在技术工具方面的发展,伴随着一个失却人性的过程,“这样,进步就有要取消它应实现的真正目标———人的思想的危险”。与科学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价值取向不同,人文精神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类在满足现实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发掘和坚持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美的价值、信仰的价值以及超越的价值,而现代科学技术就因为一度丧失了人文精神的导引,才使人类自身陷入了困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个体教养的艺术,它关乎人类整体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8.我想要一篇2000字以上的论文,关于教育方面的

愉快教育的理论探讨 一、探讨愉快教育理论的意义 愉快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是当前教育界尤其是教学论十分关心 的间题。

讨论这些问题,建立愉快教育理论,意义重大。 首先,这是现实需要。

近儿年,我国一些小学开展了以“愉快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改革 与实验,效果不错,各地积极推广。在实践上,“偷快教育”可谓蓬勃发展。

理论上也开始 重视这一经验,做了不少工作,但总的来说理论落后于实践,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 其次,愉快教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不只我国有“愉快教育”,国外类似的研究和经验 也不少。日本近来也搞愉快教育,强调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偷快的学习环境;前苏联的苏霍 姆林斯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都是探讨愉快教育的 范例;美国有人提出“渴求学习”的口号,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偷快 教育是人们永恒探讨和追求的理想。二战之后,偷快教育的探讨更加突出了,这有客观的原 因。

一是世界性的厌学问题和人们对高教育质量的追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二是新科技 革命提出了一系列课题,如开发人的潜能,终身教育,人的危机与社会危机,等等,必须寻 求解决的途径。愉快教育在当代受到普遍关注正是和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存在分不开的。

第三,这也是理论建设的需要。愉快教育的各种具体探讨如我国的“愉快教育”实验、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为教育理论尤其是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我国教学 论正处在打破凯洛夫教学体系,创建新体系的时期,愉快教育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偷快教 育涉及到众多的教学论的重大课题,例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问题、教育中的主体 性问题、师生关系问题、教学动力问题、教学劳动与教学享受问题、教学艺术与教学规律的 关系、个性作为教育目的和作为教学手段的统一性问题。

深入讨论这些问题,不仅会使愉快 教育理论不断完善,而且将有力地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学论学科的建设。 二、愉快教育是美的教育 对愉快教育的本质,当前存在不同的认识。

比如,有的说愉快教育是轻松愉快地学习, 有的说愉快教育是变苦学为乐学,有的说是以苦为乐……究竟该怎么理解呢了值得讨论。 为避免歧义,明确外延是必要的。

偷快教育不单指一个或几个实验,它包容了世界范围 内从占至今乃至未来的在这一领域的各种探索,是各种个性形式的总体概括,是具有共性的 多样个性的集合体,“合作教育学”,我国的“愉快教育”实验,是愉快教育的一些具体探 讨。 愉快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科学术语,不是对某一具体教育模式、方法乃至体系的抽象,而 是对教育性质的一种规定,即追求一种教育的境界—教育的美的境界。

偷快教育是那种具 有美的特征的、向美的境界迈进的教育,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教育。 偷快教育不是某种局部的方法或具体的模式。

二战后世界性的愉快教育探讨,不是谋求 某种局部的教育改良,而是要把教育在整体上提高层次,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不存在什么 独特的致乐的秘方、诀窍,没有脱离教育整体联系的愉快教育的特殊方法。

讲授法不一定不 愉快,游戏和活动也不一定愉快,关键在于它们的运用是否合教育规律、合教育目的。现在 有的同志感到困惑,“偷快教育”实验的许多经验在其它的先进经验中也能找到;其实,唯 其如此才是合理的,因为追求教育活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正是所有教育家的共同特点, 差异只缘于突破口、侧重点的不同及把握规律与目的的全面性、深刻性程度不同而已。

把愉快教育理解为美的教育,是一种教育境界的追求,更接近于对愉快教育的本质的认 识,也更能合理地说明各种事实。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愉快教育是一个整体问题而不是单一局部向题,是追求教育的整体进步和升华。

第二,愉快教育是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在各种具体条件下、在不同的理论基地上, 人们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愉快教育的具体形式,它们既有差异、矛盾和斗争,又有共同的 方向和统一的本质,呈现出多样个性的统一。

第三,愉快教育的本质是使教育具有美的性质,即在教育中体现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的完美结合,这是多样个性中的共性。任何愉快教育的形式,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创造 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合作教育学”正是看到传统教学违背教育规律,存在着严重的师生对 立和冲突,便利用教育规律,实行师生合作。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最终使教育进人了 一个新的天地—美的天地(参阅《苏联关于教育思想的论争》,杜殿坤主编,教育科学出。

9.关于中学生教育的论文

下面谈谈对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分析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内部因素即个人主观因素如生理条件限制、能力限制、动机冲突等。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原因是来自于主观还是客观,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

在必要时可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 以前我遇过这样一个学生。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他与众不同,穿着比较朴素,也可能他是从山里来的孩子。在开学的几天里他看什么都挺新奇,干什么事都挺兴奋的。

后来发现他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跟同学交谈也少了,眼神里面充满了迷惘。一个热情好动的学生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为什么呢?我利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问他:“你病了吗?”“不是”“是家里发生了事情还是其他同学欺负你了?”他都说不是,经过我多次追问后,他才道出他心理的苦闷:“我们班上同学大多是城里的孩子,家里大多有电脑,电子琴、游戏机等,应有尽有。

而我来自于农村,对于这些东西我连看都没有看过。跟城里的学生相比,我简直就是乞丐。

在这些学生面前,我总觉得我低人一等,自己心里面很自卑,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神。”哦,是这样。

原因找出来了,问题好办。这位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完全是自己自卑心理引起的。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多次找这位同学谈心,指导他如何端正心态;如何在同学中平等相处,尽可能地发现他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并引导其他同学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培养他的自信心。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又恢复成往日的情形。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受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挫折教育,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激励他们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磨炼,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说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张,也不缩小,实事求是。

越是不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则遭受挫折、失败感也越强烈。 2、教育学生敢于挑战挫折。

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历史进程是这样,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如此。

有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

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一个成功的背后,都经历了几番的努力,甚至遭受多次失败的挫折之后才取得,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对待挫折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它。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遭受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它、挑战它,在挫折面前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只有设法解决它。

鲍狄埃又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

只要我们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历经挫折而更加成熟和坚强,从而更有信心获得胜利和成功! 三、适时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与教育的多种形式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功效。

1、利用班会课,普及知识,提高认识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传授适量的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纠正错误认识,使之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重点放在:⑴讲授现代科学的健康观,使学生由单纯重视身体健康扩展到重视身体、心理健康。

⑵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志,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实现心理的全面健康。⑶正确认识心理疾病,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疾病并不神秘。

⑷让学生知道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心理疾病并不是差耻的病症。讲授时可运用事例进行剖析,重在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2、介绍方法,自我保健,培养能力 在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注重介绍方法,对学生具体问题的指导,着重是学习方面、人际方面、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可指导学生自学心理指导读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

重点传授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辨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深呼吸闭目养神放松法;欣赏音乐法;体育锻炼法;散步谈心法等。

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

10.急求一篇关于教育方面的案例分析论文,3000字左右

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案例的开发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法是内蒙古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多元目标实现的一种 成效显著的教学方式。

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宗旨在于情感与价值观的重塑,并以此促成符合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 思想的坚定行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代际公平;批判性;案例教学法;变革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着眼于所有社会的经济、生态、公正 的长远未来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会如何决 策,构建这种定位于未来的思维能力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 任务。

当前,内蒙古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处在理论导入和实践 探索阶段。 案例教学(case methods o f teaching)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 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习者实际应用 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许多特点满足了可持续发展教 育的特殊需求,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进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此 外,其灵活和创新的特征为教材编写及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提高 指明了方向。

一、案例教学必须契合于内蒙古高校可持续发展教 育的目标框架 1.内蒙古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中高级人才的主战场,对可持续发展教 育的推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如何从一种贫乏的可持续发 展教育的现状转变为社会普及的观念和实践,教育机构必须提 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并将其具体化。 内蒙古地区的边远性和落后性迫切要求具有变革民主思想 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来领导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 施。

内蒙古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符合这种思想和理念 的价值观、行为与生活方式,为此,内蒙古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 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思维、文化、责任感等四个维度的目标,见 右图: 四个维度的目标由A到D逐步增强,D为最高目标,是为 了形成学习者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以便促成可持续发展理念 的落实。A目标则着眼于个体对环境的敏感度和综合认知,从而 在整个社会普及这种知识的传播,并形成有别于其他知识结构 的显著性特征。

B目标所达成的系统思维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包 含的必备的能力要素,它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变化的过 程,并致力于不断提出符合这种发展动态的最优解决问题的方 案。C目标致力于多民族文化的优化组合,在促成这一文化融合 的过程中,不至于有失公正并损及下代人的利益。

在此多元目标框架之下,沟通技能的培养与系统思维的形 成定位于具有管理潜质的人力资源之上,从而使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成为当地变革发展的领导力量。 2.案例教学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质性大大增加了其在 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推广的可能性,并确保其最大程度地契 合在这种教育的目标框架体系之下 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案例资源,不同地区的案 例既有其独特的一面,又颇具代表性。

就这一概念提出的全球背 景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注重实践和能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独立分析、判断和决策,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促进教与学在 民主参与的氛围下的行为变革,从传统的教师“动手、动口、动脑” 为中心转向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为主。

案例教学法的种种特质与 可持续发展教育不谋而合,二者的同质性保证了这种教学方法能 够更为灵活便捷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见下表: 二、案例的选用与开发要符合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的现状与要求 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案例的征用应以当地典型的真实事例为 主,设计和开发案例则需结合本地实情,根据内蒙古的人文、生 态环境和资源特点,搜取原始素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力求做 到信息的多学科性和科学性。

下面这一案例即是内蒙古当地的 真实事例。 满都拉苏木的历史变迁案例 满都拉苏木(苏木蒙语即乡之意)曾是一个草木丰茂的牧 场,共三个嘎查(自然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亦即计划经济 的顶峰时期,羊存栏数63000多只,人口中汉族为1730人,蒙族 800多人,土地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苏木政府南部有一片近 800万平方米的树林,树种以杨树、榆树和沙枣树为主,每年定 期举行传统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有文艺表演、赛马、摔跤、射箭 等竞技活动。

80年代末,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牲畜放养逐步放 开,进入90年代,牧羊数量超过十万只。 a.政府背景知识介绍 计划经济时期,满都拉苏木的行政和技术干部多为大中专 毕业生,他们具备相当的畜牧兽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根据专业 的测算,该地区每平方公里的载畜量为1-2只羊。苏木实行计划 放养统一管理,并被定为内蒙古半细毛羊培育基地。

通过圈养、数量限制、建立颗粒饲料、青储饲料基地等措施保护生态,畜牧 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问题:1.政府在哪些要素方面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这 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吗? 2.在当今公共管理市场化的趋势中,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 应该如何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b.民族文化的融合 20世纪70年代来以来,大量汉民不断迁移至此,后在树林 东南隅开辟出一片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蒙族人开始吃到 了更多的面食和蔬菜,汉族人则吃到。

求一篇关于教育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