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论文(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指导)

100 2022-09-22 07:48 论文大全

1.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指导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花猫养只狗

如何上好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课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交流时,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一)低年级的阅读指导。(略)(二)中高年级的阅读指导课。中高年级之后,书的篇幅长了,一节课的时间不够了,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推荐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很浓,但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态。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导致看书的质量不高,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

整本书阅读交流分享课,整本书阅读交流的话题,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交流

2.语言文字类的论文

“实用”观念中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 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中国语言学以此为标志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现代期”历程。

站在百岁之日,回眸逝去的世纪,什么是中国现代语言学最稳定的内在精神?它对社会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时代回应?这是语言学工作者在进行学科回顾时首先会提出的充满警示力的问题。 其答案就是: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是在实用观念的支配下发展起来的。

一、实用观念与20世纪中国语言学的主要成就 (一)语法学的创立与发展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的序文中曾经谈到过他的写作动因:“余观泰西童子入学,循序而进,未及志学之年,而观书为文无不明习。 ”“斯书也,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而后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

……则为此书者,正可谓识当时之务。”(注:《马氏文通·后序》,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页。)

《马氏文通》被认定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百年现代语言学的开始。 其实这一崇高学术地位是在斯人斯书的身后,由后来人所追加的。

作为作者,他的写作冲动力只缘于痛恨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进而认为社会的落后在于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在于传统语言教学的落后。为了不让冥冥众生再把累年积月的精力放在识字作文上,他才致力于西方语言理论的移植。

“一个相当完密的中国文法体系是在这一部书出版的时候方才建成的。然而二三十年来,‘忆了千千万,恨了千千万’,对于《马氏文通》体系的千万忆恨缠结也就从这一部书的出版时候开始。”

(注:陈望道:《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引自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页。 )“忆”在于它的创立,“恨”在于它的模仿。

创立与模仿交加,构成了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第一时期的基本特点。 “实用”,成为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第一时期向第二时期演进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被吕叔湘先生认为“《马氏文通》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最有意思的一部讲文言语法的书”(注:吕叔湘:《重印国文法草创序》,见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页。 ),《国文法草创》在“研究法大纲”中开宗明义写道:“研究中国文法,有数事宜注意焉:其一,说明的非创造的,其二,独立的非模仿的,其三,实用的非装饰的。”

(注:吕叔湘:《重印国文法草创序》,见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页。 )其中的“实用”,讲的就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注:吕叔湘:《重印国文法草创序》,见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页。)

不尚空谈。20年代另一位重要语法学家刘复也明确提出:“我主张现代的文法与历史的文法分家,两者相比,前者尤重于后者,后者只是为学问而求学问,前者于学问之外,还有一个实用。

”(注:《中国文法通论·四版附言》,引自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在20年代建设汉语语法理论的努力中,与阐释文言语法的《马氏文通》相对的还有一派学者,他们以新兴的白话文语法为描写对象,重视口语,重视现代文。

其代表作是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它有语法理论上的创新,更有研究材料上的变更,成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白话语法著作……为现代汉语的研究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注:《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04页。)

到1938至1943年的“文法革新讨论运动”时,“科学化”、“口语化”、“中国化”已成为多数学者认同的开展汉语语法研究的标准。 “口语化”、“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实用性”在语法理论研究中的具体化,它要求将引进的西方语言理论与中国的语言事实相结合。

到40年代,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先后出现,“中国化”式的实用观已卓然成势,成为语法研究的时代潮流。 50年代是中国现代语法研究史上一个异乎寻常的高潮,它那连续不断的学术热点,“词与字”、“主语与宾语”、“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单句与复句”等问题的讨论,形成了语法研究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而这一时期如此众多的学术探讨,最终形成有体系的理论成果,并在各级学校的语言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仍只是“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因为众说纷纭的各家学术创见进入社会,人们在学习中无所适从,发出了“共同编写出一本语法书来,供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和教学”的要求(注:王振昆、谢文庆、刘振铎:《语言学资料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08页。)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就是应这种社会呼声而出台的。

它“求同存异,力避偏执一端”(注:王振昆、谢文庆、刘振铎:《语言学资料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09页。),初衷是为了方便中学语言教学而构建,以区别于学者们论著中的“研究语法体系”。

可结果却因为“教学语法体系”的实用,使得“大多数高等学校中文系现代汉语。

本书,论文,交流,阅读

3.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范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 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 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

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

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

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

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

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 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

4.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教师应该从情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它同一篇课文的教学有很多不同。

一本书留给学生什么印象,从这本书中能感受到什么是很重要的。在读书交流的时候,教师始终要有整体观念,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

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本文试以三本书为例,谈谈各个年段在指导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低年级低年级可以从阅读图画书开始。

在阅读《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本书的时候,因为书中情节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所以很多关键地方教师都可以停下来,让学生想象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通过学生想象和书中故事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的温馨与感人。

尤其是书的最后小甲龙跑到山顶的部分,让学生想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出示下一个画面。

5.整本书阅读与课本教学有什么关系

真读:一个真正带领、陪伴你读书的平台

是不是有些书你早已久仰其盛名,但始终畏惧其内容晦涩艰深而产生畏难情绪;是不是有些书淘来时欣喜若狂、视如珍宝,但总是由于琐事羁绊或是人性中难以摆脱的惰性,而最终将它们束之高阁,沦为书架上的陈设;是不是有些书深深地吸引了你,读它、品它,有万千感受想找到同好交流,结果是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真读”,将带领一切想读书、爱读书之人,通过结识同伴、相互督促,并在领读者的引导下进行带有深度思考地阅读!在思想见解、文笔华彩、逻辑架构与自身共鸣等多方面反复涵咏,从而充实自我、提升气质、升华精神以至指导人生。

不同于听他人“讲书”,不同于看“浓缩”看“二手”。

“真正”花费时间,“真实”全神贯注,“真切”领读讨论。

将鸿篇巨制,将永恒主题与经典人物,深邃在你的血脉之中。

“真读”平台,凭借互联网所提供的便利,引发阅读者更深层次的扪心自问,从仪式中淬炼出真实,让文字不局限于知识本身,重在其与灵魂的激荡,以及由内而外地自我表达进程。

真读平台,期待你的参与!

6.读书交流稿500字作文

小学生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对大家绝对没有什么坏处。因为书中的知识是无穷尽的,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你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从别人的故事中领略人生。

大家都说人要学会享受,在静寂的书房中捧着一本书,默默地看着那一个个黑黑的字体组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在其中品味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上学期的寒假里,我过得非常充实,作业写完后拿出爸爸给我买的书——《童年》看了起来,翻开第一章,很快使我入了神,那一个个字眼讲述着高尔基的童年悲惨生活。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的照顾,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幼小的他一直由外祖母照顾,黑暗的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舅舅们的残暴,外祖父可怕的性格,这一切让他过早的看见了生活的魔鬼。在我看来这些景象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孩子面前的,但黑暗的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但他是坚强的,他没有向苦难的生活屈服,没有让黑暗玷污他的灵魂,他坚强的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冬天是寒冷的,我捧着这本书,心里却无比的温暖,因为外祖母对他的爱深深的打动了我。从高尔基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人要坚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不要让黑暗玷污了你的灵魂,要用自己坚强的意志驱走黑暗。这个故事也同样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高尔基小时候上学时成绩并不好,还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可最后他却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成为生活的强者,这不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吗?要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书,翻开它吧!不要让它满满灰尘,每天去阅读它,每天去领略人生的哲理,因为读书是快乐的,因为读书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把书籍当成自己的朋友,让读书成为你人生的享受吧!

7.用书滋养心灵的沃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深切地认识到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让心灵和思想得到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这样说,书香是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

现将我班开展“书香班级”活动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至者”。

只有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强烈需求,乐此不疲。1、加强读书活动的宣传。

开展好读书活动的动员工作,召开读书主题班队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读书格言、名人名言等形式加强宣传。2、教室变“书房”。

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地方,开辟了“泛舟书海”专栏,里面是学生推荐介绍好书、好文章或读书的收获等内容。开辟了“美文共赏”,里面是学生推荐的有思想又语言优美的文章或精彩片段或是学生读书过程中创作的感受、心得体会等,还开辟了“读书感言·想说就说”专栏,里面有名人名言,还有学生读书活动中深有感触的话语,另外,教室里摆着一盆盆芳香宜人的花草,花香、书香撩人,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读书兴致萌发。

3、致力于图书角的建设和丰富。图书角在班级读书活动中尤为重要。

师生共同参与布置图书角,师生共同献书,整理书目,建立档案,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学生发扬主人翁意识,参与和管理的意识强,促进读书的有序进行。

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以往的读书活动中,学生往往对课外阅读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以致读书活动有名而无实。

我觉得要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是读书活动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更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默默引导与付出。1、保证时间,合理安排,有效落实。

除了利用好每天一早到校的时间进行读书活动,还将学生中午在校代餐后的一个小时进行读书活动。这段时间比较充裕,学生在教室内静静地默读、默看,在后段时间里,又安排了“好书推荐”、“读书交流会”,两人主持,每次三人。

就这样,持之以恒,每天如此,一段时间后,中午一吃完饭,同学们就静静地在看书,班级的空气中也流淌着浓浓的书香味。每天家庭作业量相应减少,更多的时间留给课外阅读。

班上经常家长反应孩子对读书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晚必看,看书都不想睡觉了。2、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3、建立和谐的亲师共读,亲子共读。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他的学生必然喜欢阅读。

在午读时间,我每周安排两个中午,选取情节强,文质兼美的故事或文章“为学生大声朗读”。学生在听读中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调动了阅读兴趣。

利用早读时间,我会坚持捧书,与生一起放声朗读。阅读课上,我会和学生们一起默默坐着读书,时间在流淌,师生间无声的语言在彼此倾诉着。

师生共读好似春风话语,滋润学生的心灵,学生受到书香墨染,读书的种子已悄悄萌芽。发放致班级家长的一封信,动员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利用家长会,进行读书为主题的讲座,从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读书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在读书过程中,请亲子共读的家庭典范进行经验交流,学期评选“优秀读书家庭”,让读书活动更加深入、有效。4、完善激励制度。

读书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体验不到成就感,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因此,我在读书活动中特别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反馈,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成效显著地激励制度。

班级设立“读书检察长”一职,对读书活动中表现好的现象进行记录,对不好的习惯或现象进行跟踪、了解,找出原因,予以纠正。在各小组设立“读书检查员”,直接负责各小组的实际情况。

针对学生们读书活动中的进步之处,采用“激励书签”、“阅读之星”的奖励,还每一段时间,评选“阅读小才女”、“阅读小才子”等称号,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同学们敬佩的目光下,体验莫大的荣誉感,实实在在感受到成功阅读的快乐!三、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1、认真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我面向全校教师上了一节阅读推荐课、一节阅读交流课。

推荐《淘气包埃米尔》,小说极富童真、童趣,又流淌着一种大爱,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同时也进行了生生之间的推荐,激发了学生读更多书的兴趣。

在读书活动中,我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课上,学生或讲或演或评,大家畅所欲言,好不快乐!2、进行读书笔记的指导。

我让学生准备了两本本子,一本是“采蜜集”,摘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一本是“成长手册”,自己写得读后感,记录对成长有帮助的知识,自己的进步或收获等。

四、开展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学校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课前三。

关于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