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的论文(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100 2022-09-23 02:51 论文大全

1.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一、新型的拍卖 前几天,在广播里听到一种新型的拍卖方式:一件商品要求你在1~9999元内出价(最小位数为角),并将价格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电台,电台将从诸多竞拍价格中选择没有重复的最低价格出售,且没有保留价格。

众所周知,电台并不指望靠卖掉这件商品以赚取其中的利润,而是以商品为诱饵,利用人们希望低价拍到商品的侥幸心理,赚取短信费用。这种拍卖方式与现存的并广泛应用的英式、荷式、第一、第二密封拍卖方式激励人们说真话不同,它有点类似让听到广播的人不偷懒地“发短信”。

现在将这种新型拍卖的实质抽象出来分析一下。 一件商品允许你在较大的价格浮动范围内任意出价,但要求竞拍者必须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串通地将价格发送给拍卖方。

事实上,即便是串通也没有任何优势,因为拍卖者是选择没有重复的价格,而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价格,因此不必担心竞拍者之间的共谋、勾结的情况,除非竞拍者“能量”很大,能够在短时间得到已报价格的分布,并在截止时间之前发送出未被报出的最低价,或者是能够限制其他所有竞拍者,不许他们的报价与他的重复并出现低于他的报价且不重复价格。显然,这两种情况对于普通的广播听众来说是无法做到的,更何况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他也会衡量一下为了一件商品这么做值不值得,还不如自己直接上街买回来省事(如果真的需要的话)。

因此,分析模型中,竞拍者均是独立的行为个体,并且这种激励机制下不用考虑竞拍者之间的勾结,但拍卖者与竞拍者之间的勾结无法排除,可能存在,尤其是在商品价值不菲的情况下(这里难免要差一句了,说到价值不菲时很容易出现拍卖者与竞拍者之间的勾结,比较典型的例子要数西安摸彩的宝马事件,理性人过于理性了,就难免走极端,不顾一切代价地维护并聚敛自身利益,违规操作、铤而走险更不在话下了)。 下面从价格角度上来看,首先较大的浮动范围就给人以很大的诱惑,理性人总是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设想,较大的浮动范围意味着下限很低,也就暗示了他们有可能以低于商品实际标价很低的价格得到该商品,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或许我们应该说标价不同结果会有差异,但这种差异绝不会产生质的区别。

如果该商品标价100元,那么从一圆零角到一百圆零角总共有991种价格,当竞拍者都抱着占便宜的心理,那么听众人数少于991时必然会出现不重复的最低价(现实中哪个电台的节目听众如此少得可怜,它也该停播了),竞拍者人数超过991时,由于991数目太小,重复几率太大,这就看谁的运气好能碰上了,或者干脆低于一百圆的价格全部重复,这时候哪个倒霉鬼出价高于标价又是非重复最低价时,只能恭喜他“中奖”了,可怜他当初抱着捣蛋的心态报出高于实际标价的价格时想:“反正选的是最低价,我出价都高于标价了,怎么都不会是我啦!”“抱歉,等的就是你这种人!想到别人都会出低于实际标价的价格,为什么就不再动动脑子想想那么多人,想报出不重复的价格机率几乎为零啊!不该你倒霉该谁倒霉!打落牙齿和血吞吧!”卖方原来也没想到实际价格都报出去了还能赚到差价,现在一定在开香槟一边庆祝一边想到你而捧腹。千万不要气得发抖噢!其次,为什么是“不重复的最低价”而不是“最高价”呢?从卖方的角度看,似乎应该是最高价更有利。

但是,之前也说了,卖方并不是指望有多大的差价,他们所注重的是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掉入这个美丽的陷阱,心甘情愿地发短信,而“最低价”的说法更能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的。这个说法貌似站在竞拍者的立场,因为在竞拍者的潜意识里他们中的幸运儿最终是以低于实际标价的价格拍到商品的,那么最低价是让这个价格低于并最大限度的远离实际标价,是完全最大化竞拍者利益的;但“不幸的”是,商品往往是让出价高于实际标价的人拍到,此时,所谓的最低价只是让售价高于并接近实际标价,这笔买卖肯定是要吃亏,亏大亏小已无本质区别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真的掉了,那一定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二、草坪上的警示语 “严禁践踏草地”,似乎在公共场所起不到什么震慑作用,想踩的还是踩,而当改成“凡抓到践踏草地者,奖赏200美金”,草地就没有再被践踏过。其区别就在于,原来是把公众当作被监督和潜在惩罚的对象,人或多或少都有破坏欲,越是被束缚、约束,越会去违规,这种警示语将管理者和人们的利益(在能否践踏草坪上)在潜意识里对立了起来,使之是冲突的,矛盾的;警示语修改过后,200美金的奖赏激励那些不会践踏草坪的人主动监督,并约束了原本就有践踏倾向的人不去践踏。

这是一个有关解决公共地悲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现在国内公共场所中出现了这么一批非常人性化的警示语,如“小草惹人怜,不要欺负她”、“芳草青青,悠悠君心”、“花儿为谁开?劝君莫采摘”之类。

以往我们所说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是要求所建立的机制能够使激励方和受约束方的利益最大限度的一致,利用的是利益对于人行为的驱使作用,而这些人性化的警示语则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激发人们的道德心、同情心。

有关微观经济方面的论文,微观经济与企业管理探讨的论文,疫情对微观经济的影响论文

2.微观经济学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 对边际生产力论文的探讨 一、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局限性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石。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用于阐明在生产中相互合作的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所得到的报酬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当其他要素数量不变,而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离开(或加入)生产过程时所引起的商品产值的减少(或增加)量,就等于该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服务报酬或其他报酬。

这里很明显,决定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在新古典理论中,一般用生产函数来表明这种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

边际生产力理论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 厂商的生产函数是Y=F(x[,1],x[,2],x[,3],x[,4]……),Y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出,x[,1],x[,2]……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F是生产函数。一般情况下,生产函数满足下面假设:产出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满足一阶偏导数大于零,二阶偏导数小于零,即附图。

一阶偏导数大于零表示,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等量增加,必然带来实物产出的增加,即边际产品大于零,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公理,厂商没有必要在产量减少时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二阶偏导数小于零也就是生产函数的凸性假设,表明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递减的,这是一个比一阶导数大于零较强的假定,这就是经济学中常常使用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规律,而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5页。)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要素的报酬超过了在少使用这种要素时损失的产值时,那么就会少使用一单位该种生产要素,并且如果这种不平衡没有消除,就会继续减少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直到相等为止,即:附图,(注:实际上应该要素的报酬应该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收入(marginal revenue of product),而不是边际产值(value ofmarginal product),由于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主要是研究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二者在量上是相等。)其中w[,i]是x[,i]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P为产品的价格。

这个结论可以很简单地从给定生产函数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得出。 边际生产力理论有两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来说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

两要素是指总资本和总劳动,在这种形式下,生产函数的形式是Y=F(L,K),L、K分别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多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分辨要素的种类,就是在本文开始部分所采用的那种形式。

两要素形式可以使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简化,但是这个模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何将一个厂商投入的不同质的劳动和不同质的资本进行加总,(注:加总问题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边际生产力需要一个总量劳动和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加总只能通过对其价值(格)进行加总的形式来实现,而资本的价格受到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率)的影响,即维克赛尔效应,从而使边际生产力理论成为一个循环论证。)这也是在上个世纪剑桥资本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

多要素形式避免了对不同的劳动和资本进行加总,但这种形式却远离现实,因为这种形式会使生产函数连续可微分的性质难以成立:许多厂商的投入要素都是固定比例,不可能单独地增减一种生产要素而不增减其他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性,这样没有办法得出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边际生产力的理论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本文在这里分析的是边际生产力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两要素生产模型,将厂商的投入抽象地分为劳动和资本,而如何将异质的资本和劳动加总的问题给抛开,而抽象地认为劳动和资本是同质的。

这样边际生产力的模型就可以描述成:对于一个厂商的生产函数Y=F(L,K),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工资附图,资本的报酬也就是利润(息)率附图。 二、总额相符问题(Adding-up Problem) 边际生产力在直觉上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理论原理,那就是其他要素固定不变时,一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每个要素的每一单位都按照相应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报酬,那么厂商的产量是否等于所有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这就是Y=MP[,L]*L+MP[,K]*K。在1894年,威克斯蒂德在《论分配法则的协调》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这些分配份额加起来等于每个厂商的净产量。”

(注:《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23页;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07-409页。)这个结论的详细描述是:在生产函数是一次(线性)齐次性时,各种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乘以其投入量的总和正好等于其产值,这就是总额相符,也就是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从而使边际生产力在理论上更加完美。

如果用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报酬来表示,就可以得到各种投入要素的报酬总和正好等于总产值。(注:在欧拉定。

微观,经济,论文

3.微观经济学小论文

参考以下几篇,希望能有所帮助: 【题名】:微观经济学与价格战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一场涉及移动电话的价格战正逐步升级,特别是在小灵通投入运营的地方,价格战几乎到了白热化。

这是政府、运营企业都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如果冷静下来,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加以分析,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价格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危机。

【题名】:微观经济学的结构分析 【摘要】: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具有内容抽象、结构复杂、模型众多等特点,成为初学者学习该课程的难点。

理性人的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因此分析微观经济学的结构框架,应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如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市场行为等都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题名】:西方银行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摘要】:过去人们对银行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银行的经营管理问题,比如资产负债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另一类则是研究银行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比如货币乘数的创造、货币需求与供应、经济均衡等。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主体一般是两个:消费者和厂商,基本没有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的内容, 【题名】:纵向兼并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摘要】:本文阐述了企业纵向兼并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的不完全契约和关系专用性资产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

此外根据威康姆森“经济化”的定义。界定了企业纵向兼并的临界点。

4.急求关于微观经济学论文一篇 谢谢~~

大学生移动通讯选择倾向分析 ——中国移动校园成功的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需求/机会成本/无差异曲线群/效用/攀比效应/价格歧视 [本文摘要]本文试图为中国移动在大学校园的成功推广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提供一种解释,由此推出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企业采取市场战略时所需考虑的各种自身和竞争者因素,并由此对移动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及作为市场挑战者的联通在大学校园市场的推广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 问题的提出 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手机已经相当的普及。因此,大学生市场也已成为各大公司所争夺的市场。

而在这个市场中有着三个大的具有垄断势力的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由于小灵通在技术上存在差距,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而在三巨头垄断竞争的大学生市场我们发现,移动占据了无可比拟的市场份额,且其在大学生中的品牌知名度达85%,品牌忠诚度更高达到80%,即使联通公司的资费要低于移动10%左右。移动公司由此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那么移动的市场推广是如何能作到如此成功的呢?接下来,本文将从移动公司自身和竞争者即联通公司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为了以后分析所需,我们先来看看移动的校园品牌。

2002年3月,中国移动强档推出了号称与“全球通”、“神州行”并列的第三大品牌---“动感地带”:“我的底盘我做主”。 所谓动感地带,事实上是对传统移动电信服务的重新定义和包装,其主要卖点有两条:一是服务,二是价格。

作为服务,动感地带用户不仅可以使用除出国漫游外的所有语音服务,还可以使用移动QQ、无线游戏、手机宠物、娱乐新闻、天气预报等一系列数据增值业务;作为价格,“动感地带”不仅免去了用户基本月租费,而且提供了20元360条短信的“超值优惠装”,从而成功俘获了一大批追求时尚的大学生用户。 由于利润=(P-AC)*Q,所以现在我们应从P和Q两方面来考虑它的成功。

二 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它受到自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收入水平、偏好、公众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这里的需求是指整个移动通讯市场的需求,而移动公司面对的需求则需要从其自身和竞争者两方面来分析。 1自身因素 (1)首先,商品自身价格一般来说是于需求呈负相关的。

移动公司在进入市场初期就推出了短信优惠的推广手段,这就保证了移动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学生的需求选择。而且即使现在看来,移动的资费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在不断的降低,给予消费者的优惠越来越多,这也就成为移动的用户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其次,消费者收入水平与一般商品的需求呈正相关,而无庸置疑,大学生们的可以支配的个人收入是在不断增加的,所以对于通讯业务的需求是在不断增加的,有更多的学生加入移动消费者的行列; 另外,相关商品的价格尤其是互补品价格的降低也会促进需求的增加。

这里指的当然是除CDMA手机之外的各种品牌的手机的价格一降再降,这就促使了移动通讯市场的整体扩大,移动公司分得的市场自然也是增加的。 (2)搭售与广告 搭售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并不少见,更是移动公司增加销售量的又一重要手段。

现在,它与许多主要的手机卖场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买手机时会给你提供移动业务的办理,而且因此可以享受购机优惠,又怎会有人拒绝呢?这样更是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先机,增加了销售量。同时,移动不惜巨大成本来进行广告宣传,不仅与邀请符合年轻人形象选择的周杰伦做代言,更有“校园形象大使”、“街舞大赛”等时尚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选择。

2 竞争者状况 由于我们不考虑电信的小灵通,所以剩下的竞争者只有联通公司,尤其是它的“up新势力”。 中国联通打造了“up新势力”:“就是要你红”。

其业务涵盖了GSM、CDMA两网的业务,以话音及点对点短信作为切入点,推出GSM网络如炫铃、铃声下载、如意邮箱、联通丽音、聊天交友、生活资讯等,而CDMA网络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互动视界、神奇宝典、彩e等CDMA 1X各项增值业务可以选择,突出CDMA的差异化优势。产品分为基本包和功能包两部分,体现“随心定制,自由组合”的理念,符合青年大学生的通信消费特点及使用习惯,成为大学生通讯市场的又一有力争夺者。

(1) 效用、无差异曲线群及预算约束线 在这里,我们首先假设消费者偏好的存在,具有完备性,即消费者可以完整的考虑各个品牌的所有业务所能带来的综合满意感。 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而对欲望的满足就是效用,或者更确切的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取决于两个方面:1)客观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2)主观因素,即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消费者的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而在一定的收入或支出的水平下,对所消费的不同商品组合具有同等满足程度的曲线,就是无差异曲线。所以无论中国移动还是联通,要想获得市场,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能获得自身能获得的最大效用。

1)首先从客观因素来比较双方的业务给同学们带来的实际使用效用。 “动感地带”。

5.急求微观经济学论文一篇,要是关于我国收入分配的,注意是微观经济

我国收入分配现有问题 2009年12月07日 09:51:12 来源:瞭望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 从收入法核算的GDP看,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

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调整,是其原因之一。即便考虑这一因素,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下降过快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储蓄率持续上升,主要是企业储蓄上升的结果。企业储蓄率1992年为13.3%,近年超过20%。

对于居民来说一定程度上不是消费相对少了,而是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了。 从国际比较看,在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占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企业盈余则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近年一般介于50%到57%之间,比我国2007年39.7%的水平高10~17个百分点。而这些国家的企业营业盈余介于20%~25%之间,比我国31.3%的水平低6~11个百分点。

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 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2007年时达到3.33倍的高位。这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很大程度上依然反映的是城乡差距问题。

行业间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除了行业特征和技术密集等合理因素外,当前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垄断因素导致的。

二次分配的收入调节效果不明显。1990~2005年基尼系数从0.35上升到0.45,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0.48。

最高20%的收入组的收入相当于最低20%收入组的8.3倍。这说明二次分配既没有在总量上改善居民的收入状况,也没有在结构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只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差距拉大的速度。

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一国发展水平的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特别是人均GDP在3000美元至10000美元阶段,随着居民消费逐步由耐用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公共服务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将显著提升。

以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主要公共服务为例,国际平均升幅达到1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保持相对稳定,而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大幅增加了4个和10.7个百分点。

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将逐步趋稳。 虽然经过近年持续加大投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仍然不足。

2007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只有29.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支出比重分别低4.7和8.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分别低9.9和18.3个百分点。

我国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在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印度的水平。我国政府教育支出总量尽管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不仅挤压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增长,而且强化了居民的谨慎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以2007年为例,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的消费支出比重为6.4%,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不到4%。

其中,德国和英国分别为1.l%和1.5%,美国和日本分别为3%和4.2%。我国城镇居民用于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比重为7%,而发达国家平均不到5%。

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收入再分配作用,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不足成为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和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归结起来,我国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确有要素禀赋、发展阶段、国际分工格局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体制性弊端是根本性原因。

一方面,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占比总体偏低,而且行业间差别过大,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另一方面,二次分配力度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网不健全,使得有钱也不敢花。居民“没钱花”和“有钱不敢花”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的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

另外,由于对内开放不足,金融、电信、电力、石油等基础产业,教育、医疗、文化、出版等服务业,社会资本和民营经济依然难以进入,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同样突出。高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足和低收入群体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并存,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并存,成为制约我国内需驱动增长和长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

6.求微观经济学论文(急

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

我们过去更多地是从农业供给的角度来加以认识,重点放在稳定农业生产,农产品增产增收,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现在看来,还需要从农业需求的角度看待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注重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开拓,为工业、商业、旅游业等其他行业市场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空间,为国家财政开辟新的税源,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路子。

从管理角度来看,也就为我们工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许多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农村。

多年来,通过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价格的几次提高、民族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大批少数民族农民到城市到外地务工、一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农经作物、农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提高经济效益等等,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不仅要出产品,而且要推销产品。

他们早己不满足于自给自足,而要溶入社会消费与交换。显然,要销售要消费要交换就必然要有市场。

所以,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市场,从而培育和开拓民族地区的农村市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的发展,就成了我们工商部门正确、科学、高效地发?]市场管理职能的新形式下的需要。 下面仅从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认识和看法,农村市场的特点和现状,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作一粗浅地论述。

对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认识和看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是国民的大多数,只有农民的生活、消费、交换水平的总体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经济化,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少数民族地区也莫不如此。

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有的地方对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思路狭窄,办法不多,进展缓慢,政府经济官员们只重视城市市场,轻视农村市场。

重视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忽视农产品交换频率的经济价值。更有甚者,把开拓农村市场看作是解决城市滞销商品问题的权宜之计。

这种“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流通”的极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由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也可以说这和意识和观点,拖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腿。

无数的事实说明,国民经济增长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包括我们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内的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把培育和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增收的一项战略任务来认识。 “三农”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会稳定。

要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族地区经济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市场建设,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少数民族农民收入增长,扩大农村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从而,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不断开拓和发展,有效而迅速地实现城乡一体、外地与内地一体,民族大家庭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特点和现状 一、农村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和容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消费资料的需求和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

巨大的、稳定的农村消费市场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增长动力。 1、从农村市场的需求潜力看,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民族地区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较低。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正好说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上升空间很大,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日趋理性化,消费结构日益良性化。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对市场的依赖性明显增强,显示出农民已打破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参与市场经济循环,预示着农村经济发展将更具活力,农民生活消费将更加丰富多彩。 2、从购买力潜力看,农村市场容量较大。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平抑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和对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视,农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但与过去相比大大提高,就是其增长幅度也比现在城市居民有所提高。 可以想见,农户具有相当的购买能力,如适当加以引导,就可以转化为有效需求。

3、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低,潜能巨大。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虽在不断增加。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依然偏低。当城镇居民已向电脑、空调、摄像机、VCD、电话等新一代高档商品的消费与普及方向发展时,农村还只是有彩电、等耐用消费品。

属城市80年代中期的水平,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庞大的潜在需求有待发掘。在农村逐步形成多种耐用消费品消费热点是完全可能的。

4、农业生产对物质和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资料性投资日益增加。

市。

7.谁写过微观经济学的论文能不能让我借鉴一下

微观经济学论文: 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移动Agent资源管理分配模型 中文摘要: 移动Agent作为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其优越的性能己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于移动Agent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安全体系、迁移机制、通信机制等几个关键技术方面,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了。.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学科借鉴研究 中文摘要: 现代国际关系学理论是在借鉴其他学科的基础上诞生的,其发展历程也和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息息相关。

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是在借鉴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有关内容和方法,把国家、国际体系类比为企业和市。. 上海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与消费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 对上海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的研究表明,上海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需求中包含使用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两个层面。

在使用性需求方面,上海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偏好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更重视住房价格,而对。. 基于微观经济学的模糊QoS路由选择算法的研究与仿真实现 中文摘要: 在因特网发展的初期,网络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传统应用,它们对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不敏感。

随着因特网中各种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型移动业务不。. 基于效用函数的网络带宽分配模型的研究 中文摘要: 资源分配是任何一个分布式网络系统中的核心问题。

在这类系统中,系统资源的总量总是要小于对其的需求量,资源共享是不可避免的。有共享就有分配,如何能够合理的分配这些共享资源,是本文所需要研究的。

. 校园网计费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 目前,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已实现许多大学校园网和Internet 的连接,随着网络用户的飞速增长,网络的经济分析及网络拥塞问题成 为网络管理中的焦点问题。作为网络管。

. 城镇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中文摘要: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保障广大人民的住房需要普遍达到基础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按劳分配”兼顾社会公平原则,使不同收入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收入水平的住房类型,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 公路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商业化运营与公共管制研究 中文摘要: 到2001年底,全世界共有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我国就占有10多万公里。

我国已建成的2万公里高速公路、约50%的一级和二级公路、三分之二的长大桥梁与隧道,都是收费公路。从1988至2。

.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经济学分析 中文摘要: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达到基础生活水平,在兼顾社会公平的原则上,使不同收入群体拥有适合自己收入水平的住房类型,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的城。

. 基于微观经济学的DiffServ计费机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8.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框架体系及核心思想论文

对边际生产力论文的探讨 一、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局限性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石。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用于阐明在生产中相互合作的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所得到的报酬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当其他要素数量不变,而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离开(或加入)生产过程时所引起的商品产值的减少(或增加)量,就等于该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服务报酬或其他报酬。

这里很明显,决定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在新古典理论中,一般用生产函数来表明这种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

边际生产力理论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 厂商的生产函数是Y=F(x[,1],x[,2],x[,3],x[,4]……),Y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出,x[,1],x[,2]……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F是生产函数。一般情况下,生产函数满足下面假设:产出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满足一阶偏导数大于零,二阶偏导数小于零,即附图。

一阶偏导数大于零表示,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等量增加,必然带来实物产出的增加,即边际产品大于零,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公理,厂商没有必要在产量减少时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二阶偏导数小于零也就是生产函数的凸性假设,表明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而递减的,这是一个比一阶导数大于零较强的假定,这就是经济学中常常使用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规律,而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5页。)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要素的报酬超过了在少使用这种要素时损失的产值时,那么就会少使用一单位该种生产要素,并且如果这种不平衡没有消除,就会继续减少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直到相等为止,即:附图,(注:实际上应该要素的报酬应该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收入(marginal revenue of product),而不是边际产值(value ofmarginal product),由于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主要是研究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二者在量上是相等。)其中w[,i]是x[,i]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P为产品的价格。

这个结论可以很简单地从给定生产函数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得出。 边际生产力理论有两要素形式和多要素形式来说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

两要素是指总资本和总劳动,在这种形式下,生产函数的形式是Y=F(L,K),L、K分别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多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分辨要素的种类,就是在本文开始部分所采用的那种形式。

两要素形式可以使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简化,但是这个模型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何将一个厂商投入的不同质的劳动和不同质的资本进行加总,(注:加总问题是边际生产力理论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边际生产力需要一个总量劳动和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加总只能通过对其价值(格)进行加总的形式来实现,而资本的价格受到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率)的影响,即维克赛尔效应,从而使边际生产力理论成为一个循环论证。)这也是在上个世纪剑桥资本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

多要素形式避免了对不同的劳动和资本进行加总,但这种形式却远离现实,因为这种形式会使生产函数连续可微分的性质难以成立:许多厂商的投入要素都是固定比例,不可能单独地增减一种生产要素而不增减其他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性,这样没有办法得出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边际生产力的理论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本文在这里分析的是边际生产力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两要素生产模型,将厂商的投入抽象地分为劳动和资本,而如何将异质的资本和劳动加总的问题给抛开,而抽象地认为劳动和资本是同质的。

这样边际生产力的模型就可以描述成:对于一个厂商的生产函数Y=F(L,K),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工资附图,资本的报酬也就是利润(息)率附图。 二、总额相符问题(Adding-up Problem) 边际生产力在直觉上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理论原理,那就是其他要素固定不变时,一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每个要素的每一单位都按照相应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报酬,那么厂商的产量是否等于所有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这就是Y=MP[,L]*L+MP[,K]*K。在1894年,威克斯蒂德在《论分配法则的协调》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这些分配份额加起来等于每个厂商的净产量。”

(注:《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23页;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07-409页。)这个结论的详细描述是:在生产函数是一次(线性)齐次性时,各种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乘以其投入量的总和正好等于其产值,这就是总额相符,也就是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从而使边际生产力在理论上更加完美。

如果用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报酬来表示,就可以得到各种投入要素的报酬总和正好等于总产值。(注:在欧拉定理Y=MP[,L]*L+MR[,。

9.微观经济学的论文怎么写啊

日了,答案写了那么久结果给我显示太久没动作,白写了,懒得写了,把大概纲领给你说下吧,我想这个不会把漂亮姐姐你难倒的,很简单的,微观经济学就是以小单位为基础的分析论文,商家如何取得更大的利润,消费者的心里,相同商家之间的竞争而存在的价格平衡理论,以如何新的思想以及说词等打动消费者,举一个例子,买电脑的说给你送东西不如把价格给你降低下来,送的东西其实还是扣您的钱,这样势必比先前使用送东西的地区会更有买点,价格不一定真的降低了,但是物品节约了,赢得了更多的利润,消费者也高兴,自己也赚了更多的钱,双赢,微观经济学就是针对单位做出来的,纲领是紧扣微观经济学的要领而有针对性的做出解释以及评价,不难的,挺聪明的姐姐,肯定能做到的。

关于微观经济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