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古代礼仪的舞蹈有哪些(体现古代文化的舞蹈)

100 2022-11-28 09:08 小礼

1.体现古代文化的舞蹈

为了贯彻礼乐制度的实施,周王室整理了前代遗存的乐舞,包括黄帝的乐舞《云门》唐尧的乐舞《大咸》、虞舜的乐舞《大韶》、夏禹的乐舞《大夏》、商汤的乐舞《大》及周武王的乐舞《大武》,总称为六代舞,用于祭祀。

汉代乐舞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舞蹈受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向高难度发展,丰富了传情达意的手段,扩大了舞蹈的表现能力,从《盘鼓舞》这一节目体现出来。

两汉时代由于封建制度趋于巩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提高,各地乐舞有了相应发展。各地著名的歌舞有:《东歌》、《东舞》、《赵讴》、《赵舞》、《荆艳》《楚舞》吴《越吟》《郑声》《郑舞》。

鼎盛发展的唐代燕乐 自周代开始,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重视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 从九部伎、十部伎发展到坐部伎、立部伎,以规模宏大的三大舞──《破阵乐》《庆善乐》《上元乐》为代表,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安徐娴雅,有的充满幻想色彩。三大舞可算唐代史诗型舞蹈的创造。真正代表唐代舞蹈艺术风格的,是小型娱乐性舞蹈健舞和软舞。健舞中以《剑器》、《柘枝》、《胡旋》、《胡腾》为代表。软舞中以《绿腰》《凉州》《春莺啭》、《乌夜啼》为代表。

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每逢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天宁节(皇帝的生日),民间舞队非常活跃。《武林旧事》所记的元夕舞队有70种,这70种舞队有许多节目至今尚在民间流传(见宋代民间舞队)。 宋代百戏中的舞蹈,在军旅中常有演出。《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载,军士化装成假面披发的神鬼、判官等,在鼓笛齐奏,烟火弥漫,爆竹、喝喊声中,表演《抱锣》、《硬鬼》、《舞判》、《哑杂剧》、《七圣刀》、《歇帐》、《抹跄》等,表演者从一两个人到百余人,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绿、黄、白各色涂面,金睛异服,两两格斗击刺,摆阵对垒。这些扮演了各种人物的舞蹈,各成一出,又似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的联系。

元代的戏曲艺术称元杂剧。其中舞蹈有插入性的,如《铁拐李度金童玉女》第4折:“可看俺八仙舞一回你看(八仙上,歌舞科)。”此外,《刘玄德醉起黄鹤楼》中用了民间舞队舞《村田乐》,《追韩信》中用了跑竹马等。元杂剧中这种插入性舞蹈还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安禄山的《胡旋》舞和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等。元杂剧中的武功技巧,也包含着许多舞蹈因素,如各种器械舞、对打、翻跟斗、扑旗踏跷等。另有一些剧如《小尉迟》中有“做调阵子科”、《马陵道》中有“卒子摆阵科”,这是一种队形舞蹈。元代宫廷队舞,共分4队,元旦用《乐音王队》,天寿节用《寿星队》,朝会用《礼乐队》,宣扬佛法用《说法队》。每队分10个小队。在《乐音王队》的10个小队中,引队是乐队,有两个妇女队,一奏长春柳之曲,一执牡丹花舞,在第10小队中还有妇女作花稍子鼓舞,其余都是男子队舞,扮成神鬼相。在《说法队》中还有扮成八大金刚相的舞蹈。此外,还有《宝盖舞 》《日月扇舞》《幢舞》、《伞盖舞》、《金翅鹏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

明代宫廷舞,大祀庆成大宴用《万国来朝队舞》、《缨鞭得胜队舞》。万寿圣节大宴用《九夷进宝队舞》、《寿星队舞》。冬至大宴用《赞圣喜队舞》、《百花朝圣队舞》。正旦大宴用《百戏莲花盆队舞》、《胜鼓采莲队舞》。

清代宫廷宴乐队舞的总名为《庆隆舞》,其中包括介胄骑射的《扬烈舞》和大臣对舞的《喜起舞》。舞的内容是有寓意的,开始乐队站两翼,歌者13人,奏《庆隆》乐章,表演《扬烈舞》,有穿黄画布套者16人,穿黑羊皮套者16人,各戴面具,跳跃扑跌,像奇异的野兽。又上骑竹马的8人,周旋驰逐,像八旗兵。一人射中一兽,群兽随而慑服。这时,《喜起舞》舞队上场,大臣朝服18人,对舞欢庆。

2.体现古代文化的舞蹈

为了贯彻礼乐制度的实施,周王室整理了前代遗存的乐舞,包括黄帝的乐舞《云门》唐尧的乐舞《大咸》、虞舜的乐舞《大韶》、夏禹的乐舞《大夏》、商汤的乐舞《大》及周武王的乐舞《大武》,总称为六代舞,用于祭祀。

汉代乐舞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舞蹈受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向高难度发展,丰富了传情达意的手段,扩大了舞蹈的表现能力,从《盘鼓舞》这一节目体现出来。 两汉时代由于封建制度趋于巩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提高,各地乐舞有了相应发展。

各地著名的歌舞有:《东歌》、《东舞》、《赵讴》、《赵舞》、《荆艳》《楚舞》吴《越吟》《郑声》《郑舞》。 鼎盛发展的唐代燕乐 自周代开始,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重视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

从九部伎、十部伎发展到坐部伎、立部伎,以规模宏大的三大舞──《破阵乐》《庆善乐》《上元乐》为代表,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安徐娴雅,有的充满幻想色彩。三大舞可算唐代史诗型舞蹈的创造。

真正代表唐代舞蹈艺术风格的,是小型娱乐性舞蹈健舞和软舞。健舞中以《剑器》、《柘枝》、《胡旋》、《胡腾》为代表。

软舞中以《绿腰》《凉州》《春莺啭》、《乌夜啼》为代表。 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

每逢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天宁节(皇帝的生日),民间舞队非常活跃。《武林旧事》所记的元夕舞队有70种,这70种舞队有许多节目至今尚在民间流传(见宋代民间舞队)。

宋代百戏中的舞蹈,在军旅中常有演出。《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载,军士化装成假面披发的神鬼、判官等,在鼓笛齐奏,烟火弥漫,爆竹、喝喊声中,表演《抱锣》、《硬鬼》、《舞判》、《哑杂剧》、《七圣刀》、《歇帐》、《抹跄》等,表演者从一两个人到百余人,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绿、黄、白各色涂面,金睛异服,两两格斗击刺,摆阵对垒。

这些扮演了各种人物的舞蹈,各成一出,又似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的联系。 元代的戏曲艺术称元杂剧。

其中舞蹈有插入性的,如《铁拐李度金童玉女》第4折:“可看俺八仙舞一回你看(八仙上,歌舞科)。”此外,《刘玄德醉起黄鹤楼》中用了民间舞队舞《村田乐》,《追韩信》中用了跑竹马等。

元杂剧中这种插入性舞蹈还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安禄山的《胡旋》舞和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等。元杂剧中的武功技巧,也包含着许多舞蹈因素,如各种器械舞、对打、翻跟斗、扑旗踏跷等。

另有一些剧如《小尉迟》中有“做调阵子科”、《马陵道》中有“卒子摆阵科”,这是一种队形舞蹈。元代宫廷队舞,共分4队,元旦用《乐音王队》,天寿节用《寿星队》,朝会用《礼乐队》,宣扬佛法用《说法队》。

每队分10个小队。在《乐音王队》的10个小队中,引队是乐队,有两个妇女队,一奏长春柳之曲,一执牡丹花舞,在第10小队中还有妇女作花稍子鼓舞,其余都是男子队舞,扮成神鬼相。

在《说法队》中还有扮成八大金刚相的舞蹈。此外,还有《宝盖舞 》《日月扇舞》《幢舞》、《伞盖舞》、《金翅鹏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

明代宫廷舞,大祀庆成大宴用《万国来朝队舞》、《缨鞭得胜队舞》。万寿圣节大宴用《九夷进宝队舞》、《寿星队舞》。

冬至大宴用《赞圣喜队舞》、《百花朝圣队舞》。正旦大宴用《百戏莲花盆队舞》、《胜鼓采莲队舞》。

清代宫廷宴乐队舞的总名为《庆隆舞》,其中包括介胄骑射的《扬烈舞》和大臣对舞的《喜起舞》。舞的内容是有寓意的,开始乐队站两翼,歌者13人,奏《庆隆》乐章,表演《扬烈舞》,有穿黄画布套者16人,穿黑羊皮套者16人,各戴面具,跳跃扑跌,像奇异的野兽。

又上骑竹马的8人,周旋驰逐,像八旗兵。一人射中一兽,群兽随而慑服。

这时,《喜起舞》舞队上场,大臣朝服18人,对舞欢庆。

3.16世纪的宫廷礼仪舞蹈表演形式有哪些

屈膝礼是欧洲中世纪宫廷礼仪舞蹈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16世纪、17世纪、18世纪的礼仪舞蹈分别有不同的表演形式。

16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舞稍微简单,它要求屈膝礼和鞠躬的庄重与严谨。男士鞠躬时要注视行礼的对象,右臂屈肘扶帽檐,然后稍举起帽子,左脚尖在后面点地,接着落地成与右脚距离一尺左右的位置,身体重心移到左脚,右腿在离右脚距离位置上绷脚伸直,脚尖着地,身体向前俯下,右手持帽到胸前。之后,身体直起,右手打开向旁,左手扶佩剑,目视对方。女士行屈膝礼时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向后移到与右脚一尺距离位置做半蹲,头不低下,眼睛往下看,然后伸直膝盖,右脚向左脚靠拢,目视行礼对象。

17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比16世纪的优美。由于舞蹈的发展,宫廷服装的改变,使这一礼节舞姿显得更加彬彬有礼和富有乐感魅力。

18世纪,人们对各种鞠躬礼仪活动更为重视,那时的人们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学习各种舞姿造型和鞠躬动作。18世纪宫廷礼仪舞蹈,新式样的发型和服装使礼仪别具风格。行屈膝礼前,脚站丁字步;行礼时,右脚向前滑行左腿半蹲,身体和头稍向前倾,身体直起时,两手臂在身体两侧45度角挑腕放下。男女屈膝礼相同。

屈膝礼

4.16世纪的宫廷礼仪舞蹈表演形式有哪些

屈膝礼是欧洲中世纪宫廷礼仪舞蹈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16世纪、17世纪、18世纪的礼仪舞蹈分别有不同的表演形式。16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舞稍微简单,它要求屈膝礼和鞠躬的庄重与严谨。

男士鞠躬时要注视行礼的对象,右臂屈肘扶帽檐,然后稍举起帽子,左脚尖在后面点地,接着落地成与右脚距离一尺左右的位置,身体重心移到左脚,右腿在离右脚距离位置上绷脚伸直,脚尖着地,身体向前俯下,右手持帽到胸前。之后,身体直起,右手打开向旁,左手扶佩剑,目视对方。

女士行屈膝礼时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向后移到与右脚一尺距离位置做半蹲,头不低下,眼睛往下看,然后伸直膝盖,右脚向左脚靠拢,目视行礼对象。17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比16世纪的优美。

由于舞蹈的发展,宫廷服装的改变,使这一礼节舞姿显得更加彬彬有礼和富有乐感魅力。18世纪,人们对各种鞠躬礼仪活动更为重视,那时的人们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学习各种舞姿造型和鞠躬动作。

18世纪宫廷礼仪舞蹈,新式样的发型和服装使礼仪别具风格。行屈膝礼前,脚站丁字步;行礼时,右脚向前滑行左腿半蹲,身体和头稍向前倾,身体直起时,两手臂在身体两侧45度角挑腕放下。

男女屈膝礼相同。屈膝礼。

5.古代的舞蹈有哪些

。一、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二、两汉时期

1、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2、俗乐舞:

郊祭乐舞、兵法乐舞、朝贺宴乐

舞四夷之乐:

东夷之乐执矛舞

西南夷之乐执羽舞

西夷之乐执戟舞

北夷之乐执干舞(兵舞)

(1)武舞

剑舞

棍舞

刀舞

干舞

戚舞

(2)文舞

长袖折腰舞

掌上舞

盘鼓舞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廷舞:

(1)清商乐舞 是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的称谓。

《白纻舞》

《大垂手》舞,

《明君》舞、

《巴渝舞》、

《公莫舞》、

《铎舞》、

《鞞舞》等。

(2)胡舞 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

《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

《龟兹乐》是来自新疆龟兹一带的乐舞。

四、大唐时期(上)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

(“十部之伎于庭,以备中外。一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国伎,十曰高昌伎。 ”)、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佛教乐舞。

康国乐:又称“胡旋舞”,是疾转如风的转圈舞。

立部伎中的《安乐》:城舞

《太平乐》:五方师子舞

《破阵舞》

《庆善舞》

五、大唐时期(下)

1、“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2、“软舞”

《绿腰舞》

《春莺啭》

3、唐代大曲,又称“法曲”,属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

(二)中序(拍序、歌头),以歌唱为主;

(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为主。

著名的大曲有《霓裳羽衣舞》、《踏金莲》、《玉树后庭花》等。

4、民间俗乐舞:

《大面》(《兰陵王入阵曲》)

《拨头》

《踏摇娘》

5、崇仙舞蹈:

《四方菩萨舞》

《五方狮子舞》

《天竺乐》

《云韶乐》

6、队舞:

如《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

六、两宋时期

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每类又分为十个独立的队舞。

大曲歌舞:《太清舞》、《渔父舞》、《花舞》、《剑舞》

七、元明时期

1、赞佛乐舞《十六天魔舞》

《昂鸾缩鹤之舞》

2、仍采用“文舞”和“武舞”两类。

3、明代雅乐舞:用九奏三舞,三舞为《平定天下之舞》、《抚安四夷之舞》、《车书会同之舞》。九奏之后,用队舞结束宴会。舞队有《诸国来朝之舞》、《长生队之舞》等。

4、明代宫廷舞蹈见于明代的一些刻本插图中,比如《唐诗艳逸品》中的独舞者,《太妃全传》中的梅妃的“惊鸿舞”等。

八、满清时期

1、清代宫廷舞

干戚曰武功之舞

羽龠曰文德之舞

祭祀初献以武舞

亚献终献以文舞

2、队舞乐:庆隆舞(蟒式舞 玛克式舞) 世德舞 德胜舞

瓦尔喀部乐:东部少数民族(属于女真之一)乐舞

朝鲜乐:

蒙古乐

回部乐

番子乐:藏族乐舞

廓尔喀部乐:今尼泊尔乐舞

缅甸国乐

安南国乐:手执采扇而舞

6.中国古代都有些什么舞蹈

从舞蹈功能上分为: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自娱娱人相兼的舞蹈,以及取悦神灵、祭祀祖先的舞蹈。

从发展史的角度分为:原始舞蹈、民间舞蹈、宫廷舞蹈、舞台艺术舞蹈和城市群众性舞蹈。

按舞蹈类型、舞蹈门类可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古典舞蹈

古代流传下来,具有传统审美特征和典型性的舞蹈。

1、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folk dance) 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

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有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的则渗透了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

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没有国家地域的界限,能够沟通世界各国,因此是最社会化、最国际化的舞蹈。

2、现代舞:

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反映西方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的舞蹈。在表现手法上,要求不断创新,强调舞蹈家的个人风格。

现代舞最初是反对古典芭蕾而产生,曾一度水火不容,现在则互为影响,相互吸收、融合:现代舞吸收芭蕾的技巧和训练方法,扩大自己的表现力;芭蕾则吸收现代舞的观念和创作手法,形成现代芭蕾。

7.中国古代舞蹈有哪些种类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紫色花束 舞蹈的分类有哪些 一、专业舞蹈1、古典舞2、芭蕾舞3、民族舞 4、民间舞 5、现代舞 6、踢踏舞 7、爵士舞 二、国际标准交谊舞 1、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 2、摩登舞(华尔兹、维也纳华而兹、探戈、快步、狐步舞); 三、时尚舞蹈1. 迪斯科2. 锐舞3. 街舞4. 芭啦芭啦5. 啦啦队舞6. 热舞劲舞 四、按照舞蹈的表现 形式来划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五、按种族来分 1.维吾尔族 如:赛乃姆,多朗,萨玛舞,来派尔,纳孜尔库姆,盘子舞等.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 2.藏族 主要有"谐"(弦子)和"卓"(锅庄)表演性强的集体舞.除此之外还有:囊玛,羌姆,果儿谐,推谐,牧区舞,热巴舞,踢踏舞等. 3.蒙古族 宗教习俗类舞蹈:战旗舞,丹不尔舞,祭神树舞,卡吉德玛舞,查玛舞,灯舞,十二属相舞,萨满舞,祭祀舞等. 节日邀请类舞蹈:陶不修勒舞,筷子舞,盅碗舞,盘子舞,浩德格沁舞,雅布根好吉木舞,安代舞,太平鼓舞等. 4.朝鲜族 有农乐舞,长鼓舞(女子),长缨舞(男子),假面舞,剑舞,仗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5.彝族 有阿细跳月,花鼓舞,丝弦舞,烟盒舞,乐作舞,铜鼓舞,披毡舞,摆手舞,对脚舞,羊皮鼓舞等. 6.傣族 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舞,大鹏舞,鱼舞,刀舞,花环舞等. 7.苗族 有芦笙舞,长鼓舞,踩鼓舞,铜鼓舞,木鼓舞,花鼓舞,团圆鼓舞,猴儿鼓舞等. 8。

展示古代礼仪的舞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