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一首关于命运的诗)

100 2022-07-24 22:02 小诗

1.一首关于命运的诗

《破窑赋》 宋 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及鸟。

马有千里之程,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文章盖世孔子尚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 盗拓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非凶恶之徒,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瞽瞍顽呆反生大圣之儿;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史,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卢能作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 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肌,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吝啬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袂,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后始者也。

2.打杀蜈蚣的神话出处是什么

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编《苗 族文学史》略云,《打杀蜈蚣》流传于黔东南地 区清水江两岸,为一长达千行之长篇叙事诗歌。

大意谓:姜央一生勤劳,开田开土养母,挖翻山 梁,又挖翻山坳。蜈蚣谓姜央侵占其地,一再威 胁姜央,令其停止开垦田土。

姜央不听,前挖不 息。其后终于挖翻蜈蚣之家,伤及蜈蚣之子孙, 娱蚁忿而与姜央斗。

连斗数次,不分胜负。一日,河中涨水,蜈蚣随柴顺水漂来。

姜央因去河边拾 柴,一时疏忽,被蜈蚣咬伤致死。蜈蚣咬死姜央, 引起公愤,众人捉住蜈蚣,焚死以偿命,并将姜央葬于月亮上,以示崇敬,且供后人之瞻仰。

蜈蚣,诗歌

3.求一篇赞美蜈蚣的文章 (赞美.)

蜈蚣又名天龙,因为它的足很多,故又有百足的美称。

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目、蜈蚣科。 蜈蚣体长12--20厘米,从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蜈蚣身体扁平,红头黑背,分头和躯干两部分。

1、头部 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集合眼,每一对集合眼包括若干单眼,头部的腹面有口器,为蜈蚣的摄食器官。头部的附肢包括1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

头部成为感觉和摄食的中心。 2、躯干部 蜈蚣的躯干部有20个体节,较长和较短的体节互相间隔,第1节的附肢称颚足,甚为发达,其末节成一利爪的毒爪,爪内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开口,用来毒杀小动物和作为防御外敌的武器。

第2~19节各具1对7节的附肢,称足,是蜈蚣爬行的器官。第20节是生殖孔所在的地方,其附肢与其他19对步足不同,特称生殖肢。

可见,蜈蚣躯干部的结构成为蜈蚣的运动中心。 3、外骨骼 蜈蚣身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分布在躯干部每节的背面者称背板,腹部的为腹板,背版和腹版靠两侧的膜状薄板相连接。

外骨骼不仅有保护内脏器官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并且还能和附着的肌肉一起完成各种运动的动作。外骨骼的形成限制了蜈蚣身体的继续生长发育,因此蜈蚣在生长过程中便有了蜕皮现象。

蜈蚣蜕皮时,体内分泌一种几丁质酶将外骨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几丁质溶解,因而使外骨骼破裂,整个身体从中钻出,并重新形成外骨骼。蜕皮时蜈蚣用头顶主池壁,先顶破头板,然后依靠自身的伸缩运动逐渐使身体连同步足由前向后一次剥脱,最后脱离尾足。

每次蜕皮需要2~3个小时。 蜈蚣的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食物从口腔进入消化道,经机械作用和化学分解过程,才能够被蜈蚣吸收和利用。 消化道简单,从口到肛门为一条纵贯身体中央的直管道,口后为膨大的咽,它的收缩有利于吸吮食物。

咽后的消化道为前肠、中肠及后肠三部分。前肠及后肠都很短,中肠却很长。

前肠主要起着接受、运送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中肠是食物消化及吸收的主要场所,后肠担任形成粪便及运送至尾节的肛门排出体外的任务。

消化腺为一对葡萄状的唾液腺,通过唾液管开口于前肠,唾液腺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唾液,能够湿润及初步分解食物。 2、呼吸系统 蜈蚣以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气管是体壁内陷而成的弹性管状构造,壁上具有几丁质的螺旋丝,可支撑气管以利气体流通。气管有许多分支,分布在体内体壁的细胞与组织之间。

气管在身体两侧有与外侧相通的开口——气门,它是气管形成时留下的陷口,蜈蚣共有气孔6对,分别在第4节、6节、9节、13节和15节,其他各节都退化了,仅保留一点痕迹。各气门有关启装置,使气门可开闭,开启时气体出入无阻,闭合时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外物入侵。

3、循环系统 蜈蚣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但比较发达,管状的心脏在消化管的背方,贯通躯干部,并有围心膜包围,由后向前进入头动脉通向头部各个器官。除前行的背血管外,还有一对侧动脉包围了消化管并在消化管的腹面汇合成神经上血管,这些血管有分支进入血腔。

此外,蜈蚣除末端几节外,在每节有一对心孔,心孔为血液从血窦进入心脏的开孔。 4、排泄系统 蜈蚣的排泄气管为马氏管。

它是着生在中后肠交界处的不分支的盲管。马氏管的盲端游离在血腔中,并自血液中吸取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把它送入后肠,经后肠重新吸收水分后,由肛门连同粪便排出体外。

5、神经系统 蜈蚣的神经系统和蚯蚓相似,属链状神经系。包括1个脑神经节,由神经分布到触角和眼,有两条神经连食道下神经节,食道下神经节有神经连大颚、2对小颚和颚足。

此后则为2条后行的腹神经索和每节一对神经节,随体节的愈合神经节也愈合,每对神经节又发出神经到每个体节,以调节身体的活动。 6、生殖系统 蜈蚣为雌雄异体。

蜈蚣生殖系统的生殖腺均在消化管的背方,是单一的卵巢或精巢,由一条生殖管,即输卵管或输精管,后来分为两条,绕消化道而下,分别开口于雌雄生殖孔。此外还有两对附性腺通生殖管的末端,雌蜈蚣有2个受精囊,雄蜈蚣有2个储精囊,它们皆通到输卵管和输精管的末端。

雌蜈蚣在卵粒成熟时充面体腔,临产前的母体,在受精囊内储有精子,使发育完全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时能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而排出。 蜈蚣的生活习性 1、喜群居,胆小怕惊 蜈蚣喜群居,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但是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卷曲不动,正在产卵的蜈蚣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所以人工饲养蜈蚣的地方一定要选择安静的环境,饲养场所要尽量保持清静,减少对蜈蚣产生不必要的惊吓干扰,影响蜈蚣的正常生长活动。

2、喜欢阴暗潮湿,但怕光怕渍水 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3、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

蜈蚣的诗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