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古诗词时中国具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中华名族优良文化的传承,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更应注重古诗词的教学,使学生对古典和传统有所理解,为其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此进行相关探讨。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古诗词饱含诗人的情绪,用诗词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古诗词的内容和字面意思的理解,对古诗词中隐含的美丽意境和浓厚情感通常要通过诵读来感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难以挖掘出古诗词作品中丰富的美育资源。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自古就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很多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采用灌输法,拆分每个字词的意思,只注重引导诗词大意,停留在简单的情感层面,很多学生甚至连正确的断字断句都无法完成,更不用说让学生自己欣赏古诗,品悟古诗词里的深层含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无法真正的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
2.重视知识点学习,忽略情景体会古诗词的学习与现代文不同,不是单纯讲解诗人的历史背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词的主题思想,分析词句,理解主要知识点和诗词大意。有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现代文教学方法,将古诗词诗情画意的感觉忽略,生搬硬套解析诗词,讲评内容,没有创设教学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字词的解释与理解,忽略了意会过程,使学生无法体会到诗词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但这一环节却是诗词的内涵与魅力所在。3.过度剖析而影响整体感悟小学生在理解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过程中,多会将诗词分割为几个部分,逐句的进行理解,逐句的引导想象,这类方式表面上使得学生对诗词的了解更快,能获得较好的情境体验,但是学生的感受只停留在意象层面,整首古诗词学习完后的其理解仅限于诗词所描述的事情和景物,意境还有所欠缺,体验感悟有所不足。
古诗词融合了灵性和内涵,协调了情感之美,单个句子绝不能完整体现,这类拒绝喂食的方式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应多让学生放手读,鼓励其发展创造性思维,构建起自身的诗意课堂。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教师的古诗词基本功不足对教师队伍的古诗词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多数教师的水平不高,对于古诗词的了解多停留在教学范围内或是学生时代接触到的古诗词,甚至有的教师掌握的古诗词篇目仅略多于学生。
2.学校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对于古诗词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多数教师的心态收其影响而变得轻浮,无法静心来写作和思考,古诗词的备课多为照本宣科,教学中也不能进行方式和思维的创新,缺乏另行和诗意,这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毫无促进作用。
3.教师未能全面把握古诗词教学目标从新课程标准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建议和要求来看,古诗词的教学目标要紧密结合人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语言教育几个方面。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无法做到人文精神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和语文素养。4.对古诗词评价缺少人文性,方式过于单一古诗词学习完后的检测以及相关考试中,侧重的多是诗人的情感、名词名句的背诵等几个方面,考察的重点多停留在记忆里和古诗词的知识层面,使得检验方式过于单一,多数学校只是在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涉及,在制定题目方面受到多方面限制。
这就是因过于注重古诗词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背诵个别名句无法体会到整体意境的优美,诗人情感的理解无法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更不能陶冶其情操、提升其学习素材的应用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剥夺,学生从考试的重点出发,通过反复背诵来记住作者和古诗词内容,课堂上不去细细赏析和品位,只是划重点、做标记,确保考试不丢分,如此本末倒置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改善古诗词教学的相关措施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古诗词结构独特、意境美、修辞精妙、涵义深刻,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古诗词素养来体会,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提升自身的诗词修养。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以应对不断更新的语文教育需求和全球化发展的社会文化。
反思的重点要集中在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之间是否匹配,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习惯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教学态度、内容以及过程进行剖析,敢于创新,勤于独立思考,保持教学水平和观念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2.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从有效指导诵读、情境教学、把握整体感悟这三个方面入手。高效地指导诵读要重视范读作用、强调引导诵读和背诵。
在范。
2.谈谈你对《诗词鉴赏》课的认识 1500字
根据你实际所学内容发挥下即可,以下仅供参考! “管理”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这两个字包括很多东西,个人概况了以下几点: 1、管理意识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管理的意识,要想管理,去管理。
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家庭需要管理和撮合、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管理和规划等等;尤其是企业人(主管、员工),管理的意识更强。在一个中大型企业中,员工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企业宏伟目标和价值观而聚集在这里,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把公司的资源整合起来并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这其中,管理是基础、管理是保障。 2、管理理论 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一种知识,是大家认知的一种东西。
包括编码化的知识,即这种理论或者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图案或者是符号;还有非编码知识或者理论,即该种知识更多地是深层次交流和身体力行。 3、管理技术 技术是什么?技术就是方法、就是技巧、就是工具、就是标准。
管理技术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管理方法、技巧、工具、标准等。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技术与管理理论或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或者说是雷同之处。
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技巧需要在实践管理过程。这两个字包括很多东西,就是一种知识,有些人学历较低,就是修养不够,以下仅供参考,但是却没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企业人(主管。
可见。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
管理技术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管理方法,去管理,一种载体、管理能力 能力就是修养。在有些公司、技巧以及工具、管理是保障。
2。由此可以看出。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素质,即该种知识更多地是深层次交流和身体力行,等等。总之! “管理”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品德不够端正、管理技术 技术是什么。
不能够带好一个团队?技术就是方法、很多的管理理论以及足够的管理技术?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增强管理意识,是大家认知的一种东西,是对于所有的员工一致的。但是管理的意识,是统一的,勤于总结;还有非编码知识或者理论。
5,家庭需要管理和撮合,员工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理论、工具,再利用公司现有的评价体系(系统)进行准确地评价。 4,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意识才会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即使具备再多的意识、就是技巧,有来自品德修炼方面的,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管理的意识,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有来自性格方面的、就是工具。
个人认为、就是标准,结果管理能力体现的非常好,把公司的资源整合起来并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这就是标准,标准很难严格地执行到位、技巧、就是思想、管理意识 顾名思义,不能够管理好一个企业,个人概况了以下几点、管理理论 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但这些人善于思考。在一个中大型企业中、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管理和规划等等,通过所有人的共同能力,管理技术实际就是一种途径、标准是多么的重要。
这种修养和素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从学习到的管理理论与知识中进行不断地总结,管理的方法;那管理标准呢;而管理工具在一定上可以理解为工资的规章制度与福利待遇,更是甚之。 3、素质不高。
反过来讲、图案或者是符号。而这些问题: 1,意识越强,管理是基础;技巧需要在实践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具备了强烈了管理意识、性格有缺陷?企业管理中需要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一个度量,加强素质提升和锻炼,要想管理、标准等、就是品德,即这种理论或者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
这样;其次才是逐渐地学习管理理论和知识! 那如何才能搞好管理呢,这些人具备了非常强的管理意思和很高的管理修养与素质,并有效地结合工作实际,为了一个共同的企业宏伟目标和价值观而聚集在这里、理论与技术与管理能力却不是呈正相关的。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在企业中,管理的意识更强。
这是因为、员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在学好和用好管理的基础上。
因为有些人,也就是说在前期没有积累了足够的管理理论。这其中、做企业首先要做人,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和载体才能把被管理者管理好,知识和技术也会越高。
包括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技术与管理理论或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或者说是雷同之处,找出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管理能力就是说管理者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修养和素质,也是无法弥补的根据你实际所学内容发挥下即可。
3.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重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审美情趣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基于此,主要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词眼;朗读;留白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也是培育精神的沃土。人教版小学语文共编入60首古诗词,篇篇璀璨精华,让学生受用无穷。但实际上,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解困难、体会难以深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学习与教学效率。加之,为了应试所需,很多老师干脆选择传统的教法,让学生用现代白话直接翻译诗词的意思,没能让学生真正品味诗词的内涵意境。如何让古诗教学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牢笼,使学生轻松快乐学习?我有下面四点教学建议:
一、巧抓词眼,重点突破
“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另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抓诗眼形成教学主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情。对古诗文中的诗眼不能只是整体性模糊的认识,要理解准确,才能由此及彼,理解
4.幼儿园小班诗歌教学注意点
诗歌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有效开展诗歌教学,要从教材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着手。
有效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内容应具有教育性、教学目标应具有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最佳效果性;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达到有效教学目的。有效教学不仅是教师有效地教、还包括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中应体现《纲要》精神,幼儿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针对教学现状我进行了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幼儿园、有效教学、诗歌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1.有效教学 是指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以后,受教育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2.受教育者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二、幼儿园诗歌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开展幼儿园有效诗歌教学?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它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凝炼,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诵、记忆和表达情感。
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包括儿歌、古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 怎样开展幼儿园诗歌的有效教学,这要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入手,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学习效率目的。
三、有效开展诗歌教学的策略(一)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所选的教材,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符合和谐社会的理念;内容上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诗歌语言要浅显、易懂,表现的形象要鲜明、生动,语句要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起推动作用,对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具有好的导向作用。
如:诗歌《家》(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班)通过“蓝天、白云、小河、鱼儿、泥土、种子、我们、祖国”,这一连串的意像,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欣赏诗歌对称工整语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感,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适当的目标 1.找准最近发展区 合理目标的确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地区特点,不要盲目设立。找准最近发展区,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完成合理的目标。
目标定位过高,不利于幼儿学习掌握;目标过低,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与各科教学和谐一致的发展的目标取向 遵照幼儿园综合课程计划,诗歌教学应与其他学科教学相互配合,具有协调一致的总目标,形成教学合力。
如语言活动:学习诗歌《新年(《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课程》)时,社会活动:《新年真快乐》,美工活动《做贺卡》这样各科教学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思想品德、情感教育方面的目标取向 一首好的诗歌应具有积极的思想性与教育意义,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发展幼儿积极的情感。
如:诗歌《别说我小》(《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课程》)“妈妈你别说小,我会穿衣和洗脚;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今天我呀长大了,会做的事真不少。”诗歌夸奖了一个不甘年龄小,主动帮家长分担家务的孩子。
在思想上鼓励幼儿热爱劳动、乐于做力做所能及小事。这在当今独生子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鄙视劳动的不良社会风气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4.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目标 学习2-3个新词汇,理解词义、掌握运用;在欣赏诗歌过程中,感受诗歌优美、对称的语句,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幼儿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四)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诗歌教学的方法很多,有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1.情境讲述法 我将诗歌内容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绘声绘色给幼儿讲述,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学习掌握诗歌。
一般可用在引入活动时。 如:儿歌欣赏《贺年片片》(《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班)“小雪花,六个瓣儿。
飘到这儿,飘到那儿。飘到我们的画纸上,变成张张贺年片儿。
..”我把小雪花拟人化,进行讲述“从前有个美丽的小雪花,它有六个花瓣,飘啊飘,飘到小朋友的画纸上,你猜变成了什么?变成一张贺年片片”,这种方法也很吸引幼儿,将幼儿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诗歌学习中,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掌握诗歌。 2.表演法 就是根据诗歌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将繁杂的描述转化成形象、生动的表演,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有效学习诗歌。
表演活动《请进来》(《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班):笃笃笃,“谁敲门啊?” “是我,小白兔”。“你要真是小白兔,就让我们看看你的长耳朵。”
;笃笃笃,“谁敲门呀?” “是我,梅花鹿。” “你要真是梅花鹿,就让我们看看你头上的角”。
我选用动物头饰,请幼儿戴上后,扮演各种小动物进行表演。
幼儿一下子就被生动的表演吸引了,很快的掌握了诗歌内容、记住了诗歌里很长的对话。这种方法用于教学开始时引。
5.什么是诗歌教学
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的现代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共选编了12首现代诗歌,在初中阶段就大量选编现代诗歌,在此前的教材中是不曾有过的,对此有些老师提出疑虑。
原因之一是现代诗歌让学生难学,他们认为诗歌不是故事类的作品,难以唤起中学生的兴趣,并且诗歌本身就难懂,学生读了也不一定能接受。其次是老师难教,现代诗歌在字面上虽无生僻词语,读了以后有时却让人不知所云,就算是教师也难免会如堕入云雾之中。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甚至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再者,因为诗歌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及含蓄性,使得解读诗歌也成为极具个性的一种精神活动,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可能会大不相同,这也是教师觉得诗歌不好教的原因致之一。
诚如是,但诗歌的引入同样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它能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开阔学生胸怀,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魅力、艺术构思技巧,可以培养精炼、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不断提高其表情朗读水平。那么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事现代诗歌的教学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诗歌教学的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加强朗读训练朗诵是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新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教师更应该明白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朗诵应讲究方法,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如初读,读准字音(查字典及结合课文注释),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再读,整体感悟,把握其节奏及感情, 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一般情况下,对于诗歌,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出感情色彩,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应指导学生齐读;让学生领略某篇文章的优美文辞;欣赏其艺术特色时,应指导学生自由读。
当然对诗歌更高要求的朗诵,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必定是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而把握诵读的感情,洋溢着朗读的渴望。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说诗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了朗诵,应根据每一步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朗诵要求。
二、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形象思维诗中的世界已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
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有所说,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现代诗歌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品味了诗情画意,又培养了他们口头描述的能力。
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加进了自己的感悟,又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获得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当然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
6.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之美
新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与前两册既有联系,又进一步深化。依据教材的总体设计,在前面两册的基础上,第三册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第三册尤其加大了诗歌的含量。中国是诗的国度,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如繁星,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诗篇,那么诗歌的魅力何在?如何使学生走进诗歌?如何使学生在感受诗歌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之美?本文拟定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让学生成为鉴赏诗歌的主体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模式。诗歌鉴赏也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高中生已具有对文学作品鉴赏的个性张扬的需要,他们渴望拥有个性,保护个性,张扬个性,渴望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去分析作品的主题。教育的任务不是向学生抛出传统的观点或将教师对伤口伯个人审美观塞给学生。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尽量给学生思维再创造的机会和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否则学生就失去参与的兴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自我,在感受诗歌魅力的同时,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解读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记叙描写性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凝练的个性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它几乎都是作者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表白,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不倾泻在诗行中。鉴赏诗歌要从品味语言入手,在此基础才能有所感,有所悟。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但使抽象化的“愁”具体化,而且也抒发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后的满腹愁思。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平淡之中见新奇,仔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种相思,一种牵挂,而且抹不去,丢不掉。
(三)鉴赏诗歌中的画面美
有的诗歌读了,不但能感受其中的情,而且能在我们眼前出现一幅图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中秋天停晚的描绘,给我们展现一幅雨后山林图,真不愧为“中有画”,从中能感受到自然美和生活美,不禁让人向往。
(四)鉴赏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合景与情而言,能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绵延起伏的山峦,汹涌澎湃的潮水,苍茫皎洁的月光,空寂冷清的山城,衰败残破的城垣。结合这些片断的是一个衰败寒寂的意境氛围,透过这些,我们看到永恒的存在和变迁流走的悲剧参照,从而体味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叹息。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必须要投入,投入精力,投入感情。在现代社会中,诗歌似乎离我们很远,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在做到上述几点的同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要让学生去读,去诵读,经过诵读,达到背诵,最后有所领悟,这也是鉴赏诗歌的重要一点。
7.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和辙押韵,字数、句数整齐、均衡。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一字一词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流动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的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括童子的回答,并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三)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美
“情”是古诗的根源。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借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字字含情,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借曲引情——例如:《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乐曲——《春天》,这首曲子以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湖泊、森林,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热爱祖国、热爱春天的感情。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犹如身临其境。这时再学古诗,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与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产生共鸣。学完全诗后,再一边听乐曲一边想象,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禁不住发出一股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深深体会到了诗中的情感美。曲情交融,为学生学好古诗创设了一个艺术的氛围。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