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管理调研报告(关于初中教学管理的调研报告)

100 2023-03-25 08:03 学生文摘 手机版

初中教学管理调研报告

我们应认清形势,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努力健全工作协调落实机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初中教学管理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的阅读。

【初中教学管理调研报告一】

朝阳市双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研训员一行2人,在XX年9月下旬,深入上述4所学校,展开教学管理专题调研。调研形式是:先听1节课,通过听课来看教学管理;然后同领导干部交流座谈。共听课4节,其中语文3节、历史1节。共培训干部16人。其中一所学校领导班子6人全员参加,一所学校校长和业务干部计4人参加,一所学校校长和业务干部计3人参加,一所学校业务干部3人参加。

调研内容,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展开

  一、理论引领:

1、教学管理的内涵:是指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往互动活动的指导、服务、规范的过程。

具体点说,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教师如何上课、学生如何预习),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专用教室和设备),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

主要解决二个方面六大问题:即教师想教、会教、教好;学生想学、会学、学好。

2、教学管理的对象:

从人的角度:教师与学生两大团队。

从事的角度:教与学两大方面。教是指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五大环节。学是指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试等五大环节。

3、教学管理的重点:

从人的角度:是人的发展,这里是指师生的共同发展。

从事的角度: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连接点、交汇处,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

4、教学管理的意义: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保障。

同时教学管理也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靠教学管理来完成的。没有精细化的管理、严格的管理,就没有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荣辱兴衰的起搏器,是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集中体现。有质量就能招进学生,七年级招生容易;有质量就能留住学生,不至于使学生流失。

5、教学管理的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中考成绩、升学率还有一定的市场:家长看分数,学生总分和单科分数在全区考生中的名次;学生看是否考入重点高中,考入重点高中就等于考入比较像样的大学;学生考入重点高中还能为家长节省一万五千元的学费,换句话说给家长挣一万五千元钱,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等等。这些仍然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领导与教师均为中考成绩而终日奔波,这是可以理解的。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等七科加班加点,周六周日不休息或少休息,早晚适当加课。班主任与其他六科科任教师共同为考学有希望的学生侧重提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国家背景中,政府强势推进素质教育,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素质教育之路还很漫长,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

在这种现实与理想还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管理,是十分现实的实践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

  二、实践点拨:

第一大途径:加强对人的管理与培训(培养)。

加强对师生的管理与培训(培养),概括点说,仍然是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即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为两条主线。

突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教师的发展,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会推进教师的发展。这就充分印证了一句古话,也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教学相长。这也就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教师队伍发展了,学生团队发展了,就可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历来被有识的学校管理者所高度重视。因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将学校存亡兴衰系于一身。这是治本的办法。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成果的最终展现,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着眼于未来发展。

紧紧抓住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两条主线

共性的措施:规则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

教师管理,实质等于制度管理加情感管理。就教师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刚性不刚;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使教师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对教师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师生活的关心上,例如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教师、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等,还要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给教师以更高层次的关怀。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郎西斯指出: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雇一个人在指定的时间到一个指定的岗位去工作,你可以买到按时或者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是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必须设法去争取这些。常言说的好:管得了人的身,管不了人的心。这就说明了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管理,实质等于外在行为规范加内在心灵约束(魏书生的做法)。就学生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各种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实施爱心教育、自我教育。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个性的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办法。概括点说,抓两头带中间。即抓住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专家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的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同区、市、省、甚至国家的著名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协调好关系,争取智力扶持。

(2)、校际联动。市区其它中学各具特色,同它们建立了友好伙伴关系。交往频繁,互通有无,共同活动,取长补短。

(3)、同伴互助。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能真诚的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备课、导课、评课。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境界也获得升华。

(4)、名师带徒。老教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名师带徒可以使文化传承,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快速进步与进入角色。

(5)、教师培训。每周坚持一次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期集体备课,安排外出学习等。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与大型教研活动。

(6)、教育科研。为教学寻找最佳途径,做到省时高效,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档次的根本保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学生学习动态、研究中考复习、研究教改趋势等。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培养:

促进学生成长的具体办法。

(1)、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

(2)、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第二大途径:加强对事的管理与指导。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这样可以相对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这是治标的办法。概括点说:既抓住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即以课堂教学指导与管理为中心;以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为两条主线。

突出上课管理这个中心

那么如何管理课堂教学呢?

1、开齐学科,不能丢科。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开设所有课程。尤其要开全非中考学科,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更要关注九年级课程安排。美国音乐教育的本科专业还开设高数课。学科的交叉编排,既能使学生得到变相的休息,又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还能提高中考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2、开足课时,不能丢节。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开满课时,不缩水。尤其要关注非中考学科的课时,更要关注九年级是否按照课程计划做到这一点。中考学科再重要,可以挤占课余时间,但不能挤占非中考学科的课时。

3、配齐教师,有人上课。不能课程表上有课,实际没有教师教,形同虚设。尤其要关注九年级应该配齐非中考学科教师。

4、检查上课,规范课堂。是否有教师漏课,是否是正点上课,是否提前下课,是否中途脱岗,如接打电话、接待家长,是否坐着讲课,是否私自调课等。特别应该注意音体美等学科。非中考学科任课教师不愿意上学生不愿意学,中考学科教师却愿意上学生也愿意学,有些非中考学科的教师私下把课时给中考学科教师了,体现了周瑜与黄盖的关系,双方是愿意打愿意挨。作为业务干部应该加大查课力度。调课必须经过教导处,充分发挥教导处的管理职能。

5、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领导听课和没有领导听课,教师讲课肯定是有区别的。有听课必须有评课。听课是手段,评课是目的。并非你学语文教语文,就能听语文课、评语文课。初中的所有学科都是相通的,教学理念是统一的,教学原则是统一的。只不过在相同灵魂下,模样有所不同罢了。每科课每节课技术性 大同小异,知识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当然,我们也承认学科的自身特点。从哲学上讲,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教师上课规范科学了,会上课了,教学质量自然就可以提高了,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也提高了。

紧紧抓住教与学两大活动主线

1、直接管理与指导教师的活动备课、教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五大环节。

(1)、关于备课的管理:

不备课坚决不能上课,老教师也得备课,高度重视备课预设这一环节。

备与教必须一致,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备课笔记仅仅是应付学校检查的,流于形式的,或者是用旧教案来顶替等,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和不对的。

备课笔记要规范、科学、实用。也应该看到和承认预设与生成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

(2)、关于批改的管理:

所有学科,所有学生均应该建立作业本和纠错本。

纠错本,把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并分析一下原因,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回归知识点。

学生要及时、准确地完成作业;教师要及时、规范地批改作业。

(3)、关于辅导的管理:

辅导课,教师不能讲课,不能讲新课。

集中辅导与分散辅导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注重尖子生。个别解答,尽量一对一的辅导。共性问题,如某一知识点模糊、一类题或一道题不会解答,都可以集中讲解。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重点提高薄弱学科和学科中薄弱章节的分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也在不断增加:八年级增加了物理,九年级又增加了化学。一般情况下,女生重文,男生重理,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口味投其所好,结果就出现了偏科跛腿的现象。任何一科薄弱、分数低,总分就上不去。用一科给另一科背分,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也是极端错误的做法。即使是七、八年级很优秀的学生,到了九年级也会出现成绩不稳,升学的压力也会使他们情绪急躁。针对这些情况,应该采取培优、补差的措施,抓两头促中间,确保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关于考试的管理:

每次考试:考前,教师要先答下水卷,熟悉各种题型,掌握每道题的多种解法;考后,教师要全部批阅,讲评、矫正。

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月考模考,每考一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对考试成绩进行表格式分析。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卷面分析。透过数据,纵向可以发现学生进步和班级整体的变化,横向可以看出学生之间和班级之间的相互差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年级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全面的慎重的质量分析,分析到班,分析到科,分析到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要了如指掌,即使是教通科的科任老师或是教导主任,也能对各班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有个宏观把握。

考试的好处:考试不能没有,但不能太频繁。中考最能说明问题。通过考试,了解教情,检查学情,及时准确地确定优秀生、弱科生,调整措施,培优、补弱。通过考试,进行班级比较,树立竞争意识。通过考试,狠抓考风建设。

2、间接管理与指导学生的活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考等五大环节。学生管理,是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的事情,学校可以出台宏观的政策加以指导、调控。

另外,还涉及到事务性工作,如订计划、写总结、编班、排课表、排作息时间表、学期或学年日程安排,健全学籍、整理教师档案等。

【初中教学管理调研报告二】

从2015年11月开始,学生处全体成员和初一年级年级组长、班主任,对我校初一年级进行了为期一月的教育教学调研。本次调研的主要宗旨是,对我校初中教育教学管理进行跟踪调查,全面了解初一的学生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症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政策建议。本次调研通过听课、与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专题研讨等活动,发现问题,认真汇总研究,积极商讨,为加快我校初中的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本课题组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任务,现将汇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概述

(一)教师概况

初中部现有文化课教师12人,。在这个队伍中,除年级组长、初一(1)(2)班班主任三个专职教师外,其余都是高中教师兼带初中的课程。且三位专职教师中,只有铁志荣老师有初中代课经历,另外两位教师均无初中代课和班主任经历。

(二)学生概况

我校初一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共46名学生。

初一(1)班是音乐班,学生25人,男生11人,女生14人。学生文化课程度普遍较差,专业突出者较少,个别学生无音乐特长。学生情况分为三类:第一类,有初中经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有一定文化基础,目前能跟上教学进度;第二类,应届小学毕业生,这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其中有4人无专业基础;第三类,问题学生,如王亦诚、马赛、朱昊麟,这部分学生无心向学,日常表现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且由于家庭及经历原因,还存在一些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时常扰乱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

初一(2)班是美术班,学生21人,男生11人,女生10人。其中复读生3人(丁星元、王迎杰、申童华)。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中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听课说话开小差,不写作业,对各种考试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其中,学习态度端正、习惯良好、成绩良好的学生约10人;基础较差但有上进要求的有6人;学习态度、方法存在问题,有待转变的有4人(丁星元、王迎杰、袁媛、刘洁)。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缺少初中教学经验,又缺少学习借鉴的途径,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

2、适应初中教学主动性不够,教学方法对初中生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欠佳。

3、学校对初中部的关注度不够,任课教师缺少自信心和荣誉感,教育教研活动未有效开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未形成教育合力。

(二)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总体知识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适应初中的学习模式。

2、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自控力差,需要老师反复提醒、督促。

3、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强,个性张扬,躁动不安。

(三)家庭方面

家长对孩子教育存在不同成程度的无视、放任和无能为力。

三、建议及对策

(一)重视初中部管理

1、呼吁全校关注我校的初中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将初中部学生管理切实纳入我校学生管理体系,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一视同仁。

2、树立全力打造初中部的观念,增强初中任课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我校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初中成为我校的亮点。

(二)注重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注重常规管理,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细节抓起,如言语文明,举止文雅,不随地扔垃圾,上课坐姿等。

2、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优秀学生的威信,让学生找回自信,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通过赏识和激励促进学生进步。

4、面对问题学生,教育要爱心、细心、耐心,允许他们出现反复,在反复中慢慢进步。

(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课堂教学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应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上多下功夫。

3、初中教学更需要激情,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4、从怎样听课、记笔记和复习教起,一点一点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面向全校选拔适合初中教育教学的教师任教,有初中教学经验者优先考虑。

2、注重初中教师的培养,积极创设学习和教研机会,让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带同头课,做好传帮带工作。

3、积极开展初中教育教学研讨工作,全面提高初中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多方合作,形成合力

1、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多交流,齐抓共管,形成教学合力。

2、心理疏导与常规教育相结合,科学应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3、创办家长学校,从合格培养家长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培养。

通过对我校初中部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导致我校教师和学生种种问题的原因有社会的,有学校的,也有教师和学生的。对于社会的因素,我们可能无力去改变,我们只能呼吁。而对于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是可以也有能力去解决的。我们应认清形势,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努力健全工作协调落实机制,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牢牢抓住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才能把我校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次调研活动,也起到了预期外的效果,就是对问题比较集中的班级,不一定盲目地去处理,采取调研的途径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研就是管理,它可以促进调研双方的沟通和反思,从而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

初中教学管理调研报告(关于初中教学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初中教学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初中教学管理的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朝阳市双塔区下辖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职教师219人,在校学生2184人,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导副主任等业务干部共9人。

 

朝阳市双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研训员一行2人,在20099月下旬,深入上述4所学校,展开教学管理专题调研。调研形式是:先听1节课,通过听课来看教学管理;然后同领导干部交流座谈。共听课4节,其中语文3节、历史1节。共培训干部16人。其中一所学校领导班子6人全员参加,一所学校校长和业务干部计4人参加,一所学校校长和业务干部计3人参加,一所学校业务干部3人参加。

 

调研内容,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展开——

 

一、理论引领:

 

1、教学管理的内涵:是指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往互动活动的指导、服务、规范的过程。

 

具体点说,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教师如何上课、学生如何预习),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专用教室和设备),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

 

主要解决二个方面六大问题:即教师想教、会教、教好;学生想学、会学、学好。

 

2、教学管理的对象:

 

从人的角度:教师与学生两大团队。

 

从事的角度:教与学两大方面。教是指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五大环节。学是指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试等五大环节。

 

3、教学管理的重点:

 

从人的角度:是人的发展,这里是指师生的共同发展。

 

从事的角度: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连接点、交汇处,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

 

4、教学管理的意义: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保障。

 

同时教学管理也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靠教学管理来完成的。没有精细化的管理、严格的管理,就没有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荣辱兴衰的起搏器,是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集中体现。有质量就能招进学生,七年级招生容易;有质量就能留住学生,不至于使学生流失。

 

5、教学管理的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中考成绩、升学率还有一定的市场:家长看分数,学生总分和单科分数在全区考生中的名次;学生看是否考入重点高中,考入重点高中就等于考入比较像样的大学;学生考入重点高中还能为家长节省一万五千元的学费,换句话说给家长挣一万五千元钱,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等等。这些仍然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领导与教师均为中考成绩而终日奔波,这是可以理解的。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等七科加班加点,周六周日不休息或少休息,早晚适当加课。班主任与其他六科科任教师共同为考学有希望的学生侧重提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国家背景中,政府强势推进素质教育,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素质教育之路还很漫长,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

 

在这种现实与理想还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管理,是十分现实的实践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

 

二、实践点拨:

 

第一大途径:加强对“人”的管理与培训(培养)。

 

加强对“师生”的管理与培训(培养),概括点说,仍然是“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即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为两条主线。

 

突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教师的发展,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会推进教师的发展。这就充分印证了一句古话,也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教学相长”。这也就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教师队伍发展了,学生团队发展了,就可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历来被有识的学校管理者所高度重视。因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将学校存亡兴衰系于一身。这是治本的办法。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成果的最终展现,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着眼于未来发展。

 

紧紧抓住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两条主线——

 

共性的措施:规则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

 

教师管理,实质等于制度管理加情感管理。就教师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刚性不刚;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使教师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对教师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师生活的关心上,例如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教师、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等,还要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给教师以更高层次的`关怀。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郎西斯指出:“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雇一个人在指定的时间到一个指定的岗位去工作,你可以买到按时或者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是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必须设法去争取这些。”常言说的好:管得了人的身,管不了人的心。这就说明了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管理,实质等于外在行为规范加内在心灵约束(魏书生的做法)。就学生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各种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实施爱心教育、自我教育。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个性的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办法。概括点说,“抓两头带中间”。即抓住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专家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的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同区、市、省、甚至国家的著名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协调好关系,争取智力扶持。

 

2)、校际联动。市区其它中学各具特色,同它们建立了友好伙伴关系。交往频繁,互通有无,共同活动,取长补短。

 

3)、同伴互助。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能真诚的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备课、导课、评课。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境界也获得升华。

 

4)、名师带徒。老教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名师带徒可以使文化传承,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快速进步与进入角色。

 

5)、教师培训。每周坚持一次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期集体备课,安排外出学习等。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与大型教研活动。

 

6)、教育科研。为教学寻找最佳途径,做到省时高效,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档次的根本保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学生学习动态、研究中考复习、研究教改趋势等。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培养:

 

促进学生成长的具体办法。

 

1)、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

 

2)、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第二大途径:加强对“事”的管理与指导。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这样可以相对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这是治标的办法。概括点说:既抓住“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即以课堂教学指导与管理为中心;以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为两条主线。

 

突出上课管理这个中心——

 

那么如何管理课堂教学呢?

 

1、开齐学科,不能丢科。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开设所有课程。尤其要开全非中考学科,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更要关注九年级课程安排。美国音乐教育的本科专业还开设高数课。学科的交叉编排,既能使学生得到变相的休息,又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还能提高中考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2、开足课时,不能丢节。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开满课时,不“缩水”。尤其要关注非中考学科的课时,更要关注九年级是否按照课程计划做到这一点。中考学科再重要,可以挤占课余时间,但不能挤占非中考学科的课时。

 

3、配齐教师,有人上课。不能课程表上有课,实际没有教师教,形同虚设。尤其要关注九年级应该配齐非中考学科教师。

 

4、检查上课,规范课堂。是否有教师漏课,是否是正点上课,是否提前下课,是否中途脱岗,如接打电话、接待家长,是否坐着讲课,是否私自调课等。特别应该注意音体美等学科。非中考学科任课教师不愿意上学生不愿意学,中考学科教师却愿意上学生也愿意学,有些非中考学科的教师私下把课时给中考学科教师了,体现了周瑜与黄盖的关系,双方是愿意打愿意挨。作为业务干部应该加大查课力度。调课必须经过教导处,充分发挥教导处的管理职能。

 

5、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领导听课和没有领导听课,教师讲课肯定是有区别的。有听课必须有评课。听课是手段,评课是目的。并非你学语文教语文,就能听语文课、评语文课。初中的所有学科都是相通的,教学理念是统一的,教学原则是统一的。只不过在相同“灵魂”下,“模样”有所不同罢了。每科课每节课“技术性” 大同小异,“知识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当然,我们也承认学科的自身特点。从哲学上讲,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教师上课规范科学了,会上课了,教学质量自然就可以提高了,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也提高了。

 

紧紧抓住教与学两大活动主线——

 

1、直接管理与指导教师的活动——备课、教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五大环节。

 

1)、关于备课的管理:

 

不备课坚决不能上课,老教师也得备课,高度重视备课预设这一环节。

 

备与教必须一致,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备课笔记仅仅是应付学校检查的,流于形式的,或者是用旧教案来顶替等,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和不对的。

 

备课笔记要规范、科学、实用。也应该看到和承认预设与生成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

 

2)、关于批改的管理:

 

所有学科,所有学生均应该建立作业本和纠错本。

 

纠错本,把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并分析一下原因,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回归知识点。

 

学生要及时、准确地完成作业;教师要及时、规范地批改作业。

 

3)、关于辅导的管理:

 

辅导课,教师不能讲课,不能讲新课。

 

集中辅导与分散辅导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注重尖子生。个别解答,尽量一对一的辅导。共性问题,如某一知识点模糊、一类题或一道题不会解答,都可以集中讲解。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重点提高薄弱学科和学科中薄弱章节的分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也在不断增加:八年级增加了物理,九年级又增加了化学。一般情况下,女生重文,男生重理,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口味投其所好,结果就出现了“偏科跛腿”的现象。任何一科薄弱、分数低,总分就上不去。用一科给另一科“背分”,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也是极端错误的做法。即使是七、八年级很优秀的学生,到了九年级也会出现成绩不稳,升学的压力也会使他们情绪急躁。针对这些情况,应该采取“培优、补差”的措施,抓两头促中间,确保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关于考试的管理:

 

每次考试:考前,教师要先答下水卷,熟悉各种题型,掌握每道题的多种解法;考后,教师要全部批阅,讲评、矫正。

 

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月考模考,每考一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对考试成绩进行表格式分析。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卷面分析。透过数据,纵向可以发现学生进步和班级整体的变化,横向可以看出学生之间和班级之间的相互差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年级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全面的慎重的质量分析,分析到班,分析到科,分析到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要“了如指掌”,即使是教通科的科任老师或是教导主任,也能对各班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有个“宏观把握”。

 

考试的好处:考试不能没有,但不能太频繁。中考最能说明问题。通过考试,了解教情,检查学情,及时准确地确定优秀生、弱科生,调整措施,培优、补弱。通过考试,进行班级比较,树立竞争意识。通过考试,狠抓考风建设。

 

2、间接管理与指导学生的活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考等五大环节。学生管理,是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的事情,学校可以出台宏观的政策加以指导、调控。

 

另外,还涉及到事务性工作,如订计划、写总结、编班、排课表、排作息时间表、学期或学年日程安排,健全学籍、整理教师档案等。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通过培训,相关领导干部认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人到事,从业务到事务,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思想;深入基层,调研加培训,规模较小,方法灵活,针对学校特点,在共性的基础上力求把握学校的个性化特征;教学管理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同实际工作对比,寻找差距,不断完善;将日常管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增强了行动的自觉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