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年味为何会那样浓?(一)

100 2019-12-02 10:41 宣传员

 到了阴历小年,似乎人就要忙起来了。街道上的春联也挂起来了,花花绿绿的年画铺的满地都是。爆竹声也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人们的节奏明显比往日快了许多。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潮涌动。

再过七天就是大年三十,按照农村人的习俗,过了阴历年,旧的一年才真正翻过。老天爷也像是开了眼,雾霾了整个冬天,临近春节却是异常的好天气,天高地远,悠悠的飘着几丝云彩,存心要奖励给辛苦一年的人们。

记得小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节前的荡秋千。大人们会凑钱,买来整盘的新鬃绳,两头套在皂角树碗口粗的斜杈上。荡秋千可能是开年最有意思的活动,胆小胆大的都会围成一圈,先是看大人们挡。大人们会分成几组,比赛荡秋千,主要看谁挡的最高,有没有特别的花样,和惊险刺激的动作。

刚开始,旁边的人会拽着绳子,送荡秋千人一程。借助外力,荡秋千的人或蹲或站。在秋千快要落地的时候用力蹬向对方,把对方送到七八米的高空,而在秋千挡向自己的时候,对方也会把自己送向高空。那种感觉就像是长了翅膀的小鸟,极尽自由轻快。

胆大的,会在秋千挡起来的时候,俩人站成一条直线,每人一只手抓着绳子,另一只手和半个身子会斜向一侧,就像蝴蝶在高天上翩翩起舞,名为蝴蝶展翅。当然还有倒挂金钩,仙人指路,童子拜佛,我们这些站在周围的小孩,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心理嘀咕着,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像那些大人一样博得别人的掌声和羡慕的目光。

有的大人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练胆,会用一根指头粗细的绳子把孩子固定在那根主绳上,然后自己在秋千的另一头,把孩子挡向高空。那孩子随着秋千每一次腾空,吓的都会哇哇大叫,等秋千终于落地的时候,已经是涕不成声。

其他没有排上队孩子,就一窝蜂的嘲笑那个被吓哭的孩子,每一个脸上都露着毫不畏惧的神情。荡秋千的地方,每一天都会围满一整圈人。这个活动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

按照习俗,小年的晚上是要祭灶的。用菜油烙出又黄又脆的坨坨馍。献给掌管一家人口粮的灶婆灶爷,也献给即将要出门为全家人驮粮食的灶马。那灶马是贴在厨房灶神神龛下的,并且马头朝上,意味要跋山涉水的样子。全年人一年的口粮,好像不是自己辛苦从地里种出来的,而是灶婆灶爷牵着灶马驮回来的。

当然家境好一点的,会买来小圆筒一样乳白色的灶糖,上面沾着诱人的芝麻。当然那是绝佳的美食,穷人家的孩子,也只能是想想而已。一般的家庭,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会掰几块黄土回来,敲碎,和着玉米,炒上整整一筛子玉米豆。算是过节大人和孩子的零食。

炒玉米是有讲究的,和着黄土炒出来的玉米一般比较酥脆,也不易炒焦。穷人家炒玉米豆也会相互攀比,谁家炒的玉米豆,爆出的玉米花最多,预示着谁家来年的光景会越来越好,玉米开化节节高。手艺不好,炒焦玉米豆,也大有人在。每当这时,家里老人总是唉声叹气,气的直跺脚。

小年的第二天,就是“扫灰?”的日子。也就是现在的大扫除。人们期望通过扫灰?这样的活动,把一年的晦气,把一年的霉运,把一年的病病灾灾全部清除干净,以全新的形象迎接新年的到来。就好像,以前那些贫困多灾的日子,会像日历一样,轻松掀过去似的。

那时候,我们家还住的土胚房,除了把屋里屋外的卫生彻底打扫。母亲会在土崖上抠几块白土回来,放在一个瓷盆里。然后浇上水调和匀后,用一根常常的刷子,把泥水均匀的涂抹在平整的墙面上。第二天墙面干透后,会泛着泥土特有的亮光,像新房子一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