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优秀10篇

0 2023-12-18 00:35 Mr.xuan 手机版

这里宣传员为大家分享了10篇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希望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一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优秀10篇

现将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同志在*学者研讨班上的讲话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

*同志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组织部《通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街道、镇和区直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水平。

要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创新奖、优秀专利发明人、自主创新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加强领军人才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秀创新团队。认真做好第三批区级拔尖人才的评选工作,做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市级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拔尖人才的管理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中科院、驻泰高校的科技人才合作,发挥科技副职和驻泰高校作用,围绕全区重点工程、重大技术改造、重大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等,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

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带动计划,继续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质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进程。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促进优秀青年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深入开展争当"首席技师”活动,认真做好第二批*区"首席技师”和"技术能手”选拔评审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区民营企业家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加强会员联系,交流信息,推广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造就一批与时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有计划遴选一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到各级党校、国内高校、知名企业和商务基地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以培训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继续组织实施"山东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县”项目,大力实施"*区1225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搞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 高校 团组织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万路路,湖北大学团委书记;郑仲,湖北大学团委副书记;王翠,湖北大学团委干部。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6-0020-03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高校团组织进行的。作为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有效保障,团组织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人才,我们更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高校团组织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务实之举

早在199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中就提出“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国家要保护好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可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也会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既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提法由来已久,我国各大高校也着力于这一方面的实践,为什么我们仍然缺少拔尖创新人才,这显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钱学森之问”更是表达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忧虑。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人才、创新、制度三项基本元素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动,仅仅有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推进经济、科技、文化和综合国力的长远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培养上虽然有所创新与进步,但拔尖创新人才的缺乏仍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在数量上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 出台了各种措施, 来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竞争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国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速度。

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在我们国家中,优秀人才是很多的,但是拔尖创新人才却是不可多得。而我国的高素质人才大多集中在高校里,所以高校必然成为输送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成长成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之所在。而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无非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二者结合起来,国家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渴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高校起到桥梁作用,深入探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结合社会需求来教书育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发挥其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将其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与团组织的关系探讨

1. 团组织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在高校中,团组织起着异常关键的纽带作用,既充当着一个管理者的角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力量,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团组织广泛的群众性,使其易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高校团组织工作对象的固定性,使其与学生始终保持着密切且多样化的联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组织的活动中来,主动向拔尖创新人才靠拢;高校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多元性,给广大大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广阔平台,有利于全方位发现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特质,开展针对性培养工作;高校团组织的权威性,能够形成良好的辐射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良好氛围的形成。

2. 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在政治上,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其在政治上必然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我国领导人历来强调团组织先锋队的作用。自“”以来,青年就在我国的发展进步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着眼于现在,我国置身于世界竞争的潮流之中,这就更需要青年,尤其是高校学生充分发挥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其应有的贡献。而要想青年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团组织在政治上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团组织必须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发展,并且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努力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在组织上,团组织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组织。在高校中,从学校到各个班级,都设有团组织,层层分级,环环相扣,这样保证了团组织的高效运转。而且对于大学生而言,团组织是一个他们十分熟悉,并且信任的组织,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团组织的成员。所以,他们乐于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并且以此为傲。团组织的严密性不仅表现在其构成上,还表现在与学生联系的严密性和开展活动的严密性。密切联系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活动,这些都是团组织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团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储备上,高校团组织拥有很多青年组织和社会团体所无法比拟的人才优势。首先,是教师人才。高校所拥有的教师人才,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是相当可观的。而这一群体,无论是从思想素养上,还是从能力素质上,都是社会的先行者。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上的改革先驱大多出自于这一队伍之中,他们有着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更加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更为渴望。其次,就是大学生人才。高校拥有一大批渴望成长成才,勇于探索的优秀青年学生,这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先天优势。较之于其他群体而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术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普遍拥有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头脑灵活,敢于创新,也有着为祖国贡献自己价值的一腔热血。再者,就是团组织的管理人员。高校团组织的管理人员普遍是知识储备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的年青干部,他们与学生联系紧密,熟悉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发展动向。

在活动优势上,高校团组织所组织的活动往往与社会发展方向和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相一致。团组织所组织的活动贴近大学生生活,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而且这些活动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易于发现个体所具有的特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向拔尖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

三、团组织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对策思路

1. 搭建培养平台,优化培养环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仅靠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外部进行探索,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高校大学生群体学习成才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高校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学术环境,还需要一种创先争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和谐的校园环境。

首先,强化团组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以成绩说话,造成了一种压抑的学术氛围,所以团组织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对他们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入调查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提升整个校园的思想、学术和文化氛围,使其更有活力、更积极去进行创新与探索。

其次,团组织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培养方案设立培养基金。不同人才他们的各项能力也不可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所以团组织应该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予以必要的引导、关心、爱护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奖励,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促其发挥特长。

最后,团组织还应制定一套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相适应的制约机制。团组织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把握着整体发展的方向。虽说我们要为广大高校学子创建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但自由并不代表着毫无约束,特别是在思想的拔尖和创新上,团组织要加强引导,保持正确的方向。

2. 整合团组织资源,营造培养氛围

现实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团组织不可能单独解决所有的问题,现实要求团组织加强资源的整合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创造一个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充分协同高校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归根到底还是对其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团组织最具优势的也是其教师资源。高校可以形成以校团委牵头,学校相关部门、系部配合,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具体运作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这样有利于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从最基础的学术知识上提高能力,并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丰富学习内容,因材施教,从而真正挖掘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内在能力。而且高校教师也比较善于启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是充分协同团组织的人才资源,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即为各高校的青年学生。如果团组织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从本源上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其实,人才的培养借助外部力量是有必要的,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自身的努力,一个有天赋的人,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怎么培养也无济于事。所以团组织要把青年学生协同起来,从青年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竞争氛围。

3. 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培养效率

只专注于学术,无疑培养的是应试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让他们参加到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去发现能力,开发潜能,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首先,在校园活动方面要力求创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校园活动,启迪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次,团组织要大力开展与科技、文化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既可以让大学生紧握时代的脉搏,了解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又可以让大学生切实体会我国目前发展所存在的矛盾,从而去寻求突破口,并着力借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4. 注重培养考核,改善培养质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发人深省。从培养考核着手,对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上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建立人才选拔考核机制。虽然我们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我们至少需要一个标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促进人才的进步。没有考核,就没有评判的依据。只要这套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就有利于完善人才之间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范围。

解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篇三

问: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计划?

答:这项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重点培养支持国内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

科学的未来在青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37岁。我国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这项计划就是对那些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的专门计划。从实际情况看,青年科技人才是最需要稳定经费支持的群体。制定实施这项计划,就是要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问: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这项计划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到2020年,计划培养支持200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这项计划在遴选支持优秀青年人才的同时,致力探索人才遴选、考评、培养等各方面的新机制、新方法,催生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计划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适当调适。

问:计划主要支持哪些领域的人才?

答:计划的支持范围涵盖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急需紧缺领域的科研人才,以增强国家未来人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项计划侧重于支持从事研究工作的创新人才,技能类、表演类、体育竞技类等应用型人才在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另有支持。

问:申报计划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申报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申报者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全职工作1年以上。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国内青年人才的特色计划,对于超过35周岁的人才、拟从国外引进的青年人才等,均有其他重大人才工程给予支持。对于在国际学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特殊人才可破格申报。二是“软件”条件,申报者应在同龄人中具有突出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但不对论文、职称等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主要是遵循科学人才观,不简单以论文、职称等外在条件论“英雄”,而是强调发展潜力。至于具体标准的把握,交由评审专家组去评判。

问:为什么要控制申报名额?

答:由于全国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人选非常多,适当控制申报名额,有利于各级单位做好选拔工作,好中选优,确保推荐人选的质量。

申报工作按照人事关系隶属,由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归口推荐上报。申报名额是按照控制总量、突出重点、兼顾全国的原则,商各地、各部门确定的。这项计划坚持人选质量第一,原则上不考虑平衡照顾。因此,部属高校、央企、科研院所等人才比较密集的单位申报名额相对较多,地方则相对少些。

问:这项计划与其他计划有何关系?

答:这项计划是国内顶尖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定位较高,支持力度较大,支持人数相对较少。计划的支持范围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计划有一定交叉,但不排斥与上述计划的重复支持,关键是看人才质量和培养支持的客观需要。计划以培养支持国内人才为重点,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一年以上,即可申报计划。已入选“”并且正在支持周期内的青年人才不在本计划的支持范围。

问:如何确保计划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

问:这项计划的评委专家是怎么产生的?

答:评委全部从评委专家库中产生。评委专家库是在各地各部门推荐基础上建立的,主要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计划的评审专家组成。目前,评委专家库已有数千人的规模,根据需要随时扩充、调整。所有的专家均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不能透露评审工作的有关信息。

问:对入选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将如何培养支持?

答:对入选者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科研经费支持,中央财政提供为期3年、最高可达240万元的科研经费,并赋予入选者较为充分的自主支配权,以创造一个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支持经费的具体额度将依据其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来确定。同时,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政策,确保经费使用廉洁高效。二是培养政策支持,制定实施对入选者的后续培养政策,在承担项目、参与课题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利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平台培养人才,探索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

问:对首批评选工作总体上有何考虑?

答:首批评选工作以遴选支持一批国内顶尖青年人才和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青年人才遴选机制为目标,本着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认真吸收有益经验,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努力把这项计划打造成国家需要、人才满意、地方和各部门欢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人才工程。

(摘自《中国人才》)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四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01-0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质量在教育、学术、政治和社会等场所都被反复论及。不过,如果跳出当下和眼前,就会发现,杰出人才哪个时代都不少,少的只是有时人才得不到重用。20世纪以来,教育质量几乎在世界各国各个时期都备受关注,似乎从来都没有令人满意过。但实际上,教育质量并不像一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忧心和发愁,众多有识之士也曾经为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焦虑和纠结。其原因何在呢?各界人士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本文主要从教育自身来论述,因为高等教育所存在的症结也是部分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的重要原因。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根源

中国高等教育界为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也开展了很多探索,如高水平论文奖励、绩效评价、引进国际一流学者等。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力度明显加大。比如,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清华、北大等十所顶尖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这五个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清华大学则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物理、数学、力学、计算机、生物医学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其他大学也推出类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这些改革措施,无疑体现了教育部和一流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决心与努力。应该说,政府和大学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是应该肯定的,也是值得赞赏的。就目前来看,部分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思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上也有不少误区。

1. 一流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策略有时错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集中在世界一流大学,当今的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都是研究型大学,而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就是研究,即激发新思想、发现新知识、发展新技术。研究型大学的其他职能和所有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组织制度也是以此来建构的。

而当今的高等教育界有时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研究型大学的领导和知名教授在一个劲地反复强调教学,而教学型大学则全力以赴地要搞研究。这种奇怪的现象可能与近年来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和舆论压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原因就是重研究、轻教学。但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质量是否严重下降本身就是值得讨论的,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的说法更是有待商榷。再者,高等教育质量到底是指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科学研究的质量,抑或所有高等教育活动的质量?此外,一些研究型大学真的非常重视研究吗?研究型大学真的比普通本科院校更不重视教学吗?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一些研究型大学即使重研究,也不会降低本科教学的水平,其原因则恰恰在于研究型大学正是因为研究,才有高水平的本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普通院校的教学之间的差别,其实也正在于研究。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离开了研究,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一些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和大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20世纪中期后教学与研究的分离造成高等院校和科学院所各司其职,使得大学教师和学生与国际学术前沿相脱节,缺乏创新的意识、钻研的热忱和学术的情怀。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一流大学刚开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还远未成长为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就遇到重研究、轻教学的质疑,这绝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正确之道。其实,这样的境况在每一所教学型本科学院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斯坦福大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接受企业赞助、建立新的实验室、聘任偏向科研的教师和系主任以及不同教师的薪水待遇等诸多问题上,校长、管理层和传统的教授都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但最终,在英明的校长和有远见的新一代教授的努力下,斯坦福大学成功实现了提升和质变,并且在人才培养上,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后半期所培养的学术精英远远超出20世纪前半期。20世纪初,当美国主要大学向研究型转变时,各界也曾猛烈批评新型大学重研究、轻教学、教育质量下降,但没有一所大学的领导者愿意削弱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而20世纪中期后,美国大学不仅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达到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渊薮。这表明,研究不但不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反而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不二法门。

2. 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实践误区

检视有关教育的报章论著,仔细分析一些大学的办学实践,可以发现很多人、很多大学都把人才培养等同于本科生培养,又把本科生培养等同于本科教学,更把本科教学等同于课堂教学。这显然是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实际上,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包含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而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主要依靠研究生教育。

美国大学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获奖者和杰出的学术大师,但美国的本科教育自20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一天不被美国高等教育界内外所激烈批判。然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却是引以为傲的,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公认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最好,这个“高等教育质量”恐怕不是指美国的本科教育,而是指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博士教育。与此相映照的是,欧洲大学长期以来偏于教学、不重研究,结果20世纪欧洲大学在顶尖学术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在美国大学之后。

从美国自身来看,美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也许要算延续英国学院传统的文理学院。文理学院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上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在职能上又以教学为唯一使命,在师资上挑选具有优秀教育品质和责任感的教师,加上其规模、学院环境、教学模式等优势,其本科教育比研究型大学似乎更胜一筹。然而,美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并不把文理学院作为优先选择,而是涌进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至于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最终也还是出自研究型大学。这说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从学术角度看依然是最好的。

中国现在的一些学术精英大多拥有海外大学的学位,大学校长、新当选的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引进人才等大多是留学归国人员。不过,这些学术精英的本科文凭却几乎都是中国大学的。今天,在世界顶尖大学的研究生院中,随处可见中国学生的身影,清华、北大更已成为美国顶尖大学研究生院最大的生源校之一。这表明中国的本科教育水平并不低,因为中国的优秀本科生可以进入世界上任何一所最好的大学读研究生。这同时也表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世界顶尖大学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的症结何在?答案其实是非常清楚的。

然而,当前部分研究型大学在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却把本科教育置于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实没有抓着痒处。这不是说本科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重要,而是因为在大学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更重要、更直接作用的是研究生教育,而非本科教育。

3. 教学改革和管理存在失当之处

一些研究型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常常将人才培养等同于本科教学,而在如何搞好本科教学问题上却又措置失当。首先,表现为教学的管理主义,即只要一说重视教学,就是教务处等行政部门来抓,于是出台各种制度、措施、方法,从各个方面来管教师。其次,表现为唯改革主义,即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改革方案。而九百多年来,大学的教学能有多少新花样呢?再次,表现为评价主义,即对教师及其教学工作不断进行评价,且对教学效果以即时的评价为定论,评价又以貌似客观的数量指标为标准。

一些过于频繁的教学改革和程式化的教学管理,使一些教师丧失了原本的教学乐趣和积极性,一些评价使教师和大学生疲惫不堪,评价结果又与人事决策相关联,使得有些教师不敢进行教学创新,更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在研究型大学以教学型大学甚至中小学的方式来抓教学,可能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也浪费精力。在这种管理化的教学模式下,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呢?其实,大学的人才培养不只是教师的责任,校园里所有的人也包括学生在内都发挥着教育的作用;教师的教育也绝不仅仅限于上课,课堂仅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环节和场所之一。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权力、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是与普通高校不一样的,不能用教学型大学的方式开展教学管理和改革。

4. 对人才成长规律有时不尊重

一些大学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发点应该说是好的,有的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人才的成长首先在于个人自身,其天赋、秉性、爱好、志向等是成才的决定性要素,学校、家庭等要素则是其次的。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成长。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导。现在一些大学的管理者把人才成长的责任都压在教师身上,给学生填塞无数的课程,学生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来自由地阅读、探索和思考。这种填鸭式、圈养式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呢?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有些所谓教学管理制度最“好”、对教师和学生教学要求最“严”的一流大学,所培养的学术精英反而不如其他普通大学。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学校、教师和学生不越权,不相扰,不折腾,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显其能,教学相长,和谐共进,人才辈出。

1. 发现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优秀人才

我们从来都不缺乏优秀的人才,缺乏的常常是发现人才、尊重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大学中有很多聪明的学生,也有很多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只是有些大学就是不会或说不太会发现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出于预期收入的考虑,许多有学术潜质的学生也不愿从事学术工作。于是,我们看到,清华、北大的金融专业挤满了各省的高考状元。中国大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院系每年的招生数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毕业后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又有多少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千上万攻读基础学科的学生到国外留学,但他们中很多到国外后都改学计算机等好找工作的专业,真正从事学术研究者不太多。这对国家、对个人而言都是人才的巨大浪费。一般来说,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多出身于社会的中下层,即中产阶层或农村子弟。如今,顶尖大学中社会中下层的子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学者一般比较注重精神生活,对物质的要求不高,且性格相对内向,表现为沉潜、孤独、内省、冥想、神游、心斋、纯净等特质。而现在的高校招生,特别是面试环节,强调综合素质,有时招来的常常是英俊潇洒或能说会道、表面功夫十足的人,真正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可能被淘汰。

要发现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一定要先研究这类人才的特性,然后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选拔和招收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大学的本科阶段,学校和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发现具有学术潜质、真正想献身学术事业、立志要过理智和精神生活的学生。只要发现了这样的学生,培养其实并不是难事。

2. 以学生为主体,赋予学生和教师应有的学术权力

任何人才的成长归根结底是个体自身的发展,一切外在的努力都只能是为人才的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条件、给予支持、加以引导。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只能是个体内在的意志驱动、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结果,而不能依靠外界的强制灌输。近些年,教育教学改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管理者按照学校的意愿和目标规划学生的发展,很少考虑学生本人的潜能、意愿、需要和感受。也就是说,纯粹以管理者为中心,让学生和教师跟着自己转,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和管理为学生服务。顶尖大学要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充分放权,把学生和教师应有的学术权力重新还给他们。

3. 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制度

拔尖创新人才是自主成长的,学校和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制度。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来说,最核心、最关键的制度和环境就是自由与竞争。拔尖创新人才不能靠指定,更不能圈养,他们一定要有学的自由、竞争的自由,唯有在自由的竞争中方能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其他的还包括舒适和谐的自然、人文和人际环境,浓郁、宽松的学术氛围,以及学术自治、学术评价、专业伦理等制度和规范等。

在学术环境和制度之外,还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吸引优秀人才以学术研究为业。政府和社会应提高学者的社会地位,这当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要提升学者的声誉和名望。学者和学校自然也当尽力维护学者的社会形象、声誉和清望。学者不应当过奢华的物质生活,但社会和学校也应保障学者不以物质生活为虑,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理性的精神生活。当前,一些青年学者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压力空前。此情此景,如何能吸引在校的大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呢?

青年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最关键的时期。科学家的黄金时代就是青年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大多是在20岁~30岁之间取得一生中最重大的成果的。因此,大学一定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如此、现在尤其突出的过分倚重学术权威的状况。近代德国大学的成功得益于对研究的重视,其后来的衰落则与对青年学者的轻视密切相关。美国大学的成功之道就在于给青年学者创造自由成长的制度和环境。历史一再证明:谁拥有了青年,谁就拥有未来;哪所大学拥有最优秀的青年学者,那所大学就拥有未来。因此,大学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的校长、院系、教授就一定要把眼光盯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身上,让最好的本科生留在本校读研究生,让最好的博士留校做教师。

4. 实行真正的研究性教学

我国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开始大力倡导和探索研究性教学,如新生研讨课、本科生参加科研、学科竞赛等,这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审视这些年一些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可以说大多还仅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是对国外大学一些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模仿,并没有对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性教学的兴起源于大学的研究。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已经与研究融会在一起。只是在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还是小规模的、带有教授私人性质的;而美国大学则大规模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并将之组织化和制度化。具体而言,研究型大学培养大量的博士,博士一边从事研究,一边从事教学或担任助教,博士毕业后则成为从事研究的博士后,然后成为大学教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需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改造本科教育,力图在本科阶段打造基于研究的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际上就是把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全面覆盖到本科生层次,它从表面上看是要解决美国本科教育的问题,但其根本用心在于从本科阶段发现和培养新一代学术拔尖创新人才。

发现知识、追求新知、推进技术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使命,这也就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大学:其他大学侧重于教已有的、成定论的知识,重点是继承、掌握和理解;而研究型大学侧重于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重点是问题、创新、探究、冒险,并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来进行。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应该是博学多才的学者。“非研究者教师常常限于传授其他人生产的知识,而学者教师则基于原创性的探究进行教学。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应该由既发现、创造和应用知识,同时又传授知识的老师来教,教师是专家,具有学科的洞见。”唯其如此,研究型大学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三、结束语

研究型大学要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升研究水平,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把研究过程化为教学过程,把研究成果化为教学成果;通过研究激发大学生的学术兴趣、专业情感和学术素养,从而使大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获得研究素质和能力。而在教学上,最根本的是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学生评价、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上的充分自,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频繁互动与共同探讨。教师在此过程中把自己的学术特长、学术贡献、对学术最新发展的理解迁移给学生,也设法使学生感受和内化自己的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以及学术洞察力。在本科阶段,重点是训练和养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兴趣、志向和气质,培养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计算机等方面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术能力,以及提出问题、批判思维、分析能力等理智上的学术特性。在研究生阶段,重点是规训和养成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研究技能等,并着力通过专业伦理和专业责任的教育、同行交往和专业行为与形象的规训,塑造出专业气质。

参考文献:

[1]丽贝卡・洛温。创建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转型[M].叶赋桂,罗燕。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五

第二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人才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培养选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建立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社会风尚的进一步形成,激励全市各类人才为实施三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范围为本市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单位、非公有制企业中直接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研究的工作人员和直接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工作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重点选拔在科研和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好中选优、优中拔尖、确保质量。

第四条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的条件: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成果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在全市同行业中有较高的威望,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近3年来有下列情况之一:

(一)获得过省(部)三等或市(厅)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和哲学社会科学奖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

(二)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或三项(含三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其成果转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引进、消化、开发、推广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中,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其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四)被列为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的主要技术完成人或负责人,研究成果处于省、市领先地位;

(五)在经济管理(包括财政金融管理)等工作中有重大改革和创造,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本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人员;

(六)在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所领导的企业经济效益、纳税额和职工工资年增长率名列前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

(七)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显著,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所创建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且在同行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承担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并有两项以上相应的成果的人员;

(八)在全市卫生医疗行业,主持市以上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技术精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3篇以上专业论文的人员;

(九)在文艺、体育、新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工作中,专业技术造诣较深,作出较大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专业奖项的人员;

已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333人才工程”和“555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不再作为市拔尖人才推荐人选。

第五条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人选可优先从作出显著成绩的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县区级拔尖人才中产生。在本市工作3年以上的外地(外籍)人才符合条件的,也可推荐。

第六条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负责会同市人事局、科技局具体组织实施。选拔程序为:

(一)公布条件。下发通知,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推荐条件、办法和程序。

(三)资格审核。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科技局,对上报的推荐对象进行资格审核和初选。

(四)社会公示。初选对象名单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公示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

(五)组织审批。经公示后的人选名单,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审议批准。

(六)命名。市拔尖人才由市委命名,并颁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证书》。

第七条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有下列待遇:

(一)参政议政。各级党代会代表中专业技术人才代表,应优先从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的党员中遴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经济(包括企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和文化艺术等界别委员,应优先从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中遴选;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对拔尖人才应量才重用,对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要大胆提拔;积极组织拔尖人才建言献策,发挥其在规划管理、项目论证等宏观、微观决策中的咨询作用。

(二)参与学科建设、学术活动和人才培养。注重发挥人才群体优势,提高组织程度,有计划地组织拔尖人才直接参与重要科研课题、技术攻关的具体指导,发现并培养一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三)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优先安排,科研经费确保专款专用。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对其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应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支持。

(四)保证拔尖人才办公、科研开发等必需的场所和设施。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单位为他们提供必备的办公设施及图书、报刊资料。

(五)拔尖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本单位指标限制,优先予以聘任;亦可优先参加评聘市内有效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拔尖人才参加各类人才评奖评选活动。

(六)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经年度考核称职以上,每月发放100元津贴,所需费用由市财政解决。

(七)对拔尖人才实行医疗保健制度。在管理期内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具体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负担。

(八)本市引进的外地拔尖人才,报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享受本地拔尖人才同等待遇。

第八条每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期为3年,具体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其主要管理措施为:

(一)协调服务。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对市拔尖人才进行综合管理服务,包括提出拟订和修改有关政策的建议,检查、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有关待遇,组织推荐、选拔、考核、报批等工作。各县区委组织部及市直有关部门协助做好有关管理服务工作,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服务。

(二)培训教育。市拔尖人才的政治理论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3年内至少轮训1次,时间不少于20天。组织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求实、创新、协作、献身的良好职业道德。所在单位每年为他们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脱产业务学习或参观考察,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国内外的学术、技术交流。

(四)走访联系。市委组织部、所在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要与市拔尖人才建立联系制度,通过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年开展一次拔尖人才慰问活动。

(六)跟踪考核。市委组织部对市拔尖人才进行日常跟踪考察,了解掌握其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和工作业绩等情况;所在单位结合专业技术年度考核,每年对拔尖人才进行一次工作目标考核。管理期满时进行一次全面考核,经考核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不再列入拔尖人才管理。

(八)动态管理。在管理期内,犯有错误造成不良影响,或因个人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年度考核不合格;创新能力不强或在同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技术示范作用不充分,工作成效不明显,不宜继续作为拔尖人才管理的,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提请市委取消其拔尖人才称号。管理期内调离本市的不再享受有关待遇。管理期满,重新进行调整补充,原列拔尖人才根据考核结果,符合选拔条件的,可以继续选拔为拔尖人才;不符合条件或因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的,不再列入拔尖人才管理。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六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各类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创造活力,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直接选拔管理一批高级专家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以下简称市拔尖人才),是市委、市政府授予在我市工作的各类优秀人才的最高荣誉称号,是由市委、市政府直接联系和管理,在我市从事科研、教育、医疗、生产、经营、流通、建设、农业、文化、体育、艺术等工作,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人才中拔尖者。

第三条选拔市拔尖人才要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并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进行。在同等条件下,向为我市支柱产业及重大项目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倾斜。

第四条市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当选的市拔尖人才报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备案。

第五条市拔尖人才每3年选拔一次,3年管理期满后可参加下批市拔尖人才的评选。市拔尖人才的常数一般控制在120名左右。

第六条市拔尖人才从在我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职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中评选。

已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省高级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的,不再作为选拔对象。目前在党政机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及法院、检察院机关工作,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不纳入参评对象。

第二章选拔条件

第七条市拔尖人才人选,必须是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甘于奉献,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人员;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学技术进步类一、二等奖或两项以上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获得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或两项以上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2、获得国家科技成果推广奖、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的人员;获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市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中任何两项的主要完成人。

3、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或两项以上三等奖的第一位完成人;获得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或两项以上二等奖的第一位完成人。

4、在完成国家、省(部)、市重点工程设计方面,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银奖、优质工程奖或两项以上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5、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两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完成人。

6、在国家、省(部)、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宏观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建设项目和对外经济技术交往中,提出具有重大价值的可行性建议或解决关键性问题,并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员;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国家和省、市“十五”重点工程建设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7、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或者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中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使设备或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主要人员。

8、长期工作在农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在农村脱贫致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或实用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得到省内同行认可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

9、长期在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医德高尚,在医疗技术和临床效果、预防保健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应对突发重大疫情和诊治疑难、危重病症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社会影响大,业绩被省内同行所公认的医务工作者。

10、长期工作在教学和教育管理第一线,学术造诣高,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教书育人成绩显著,为同行公认的教育工作者。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的任何两项的前两位人员;获得全国、省优秀教师(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

11、从事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工作,成绩卓著,在省、市享有较高声誉,对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全国性或省级综合类、文艺类、新闻类、出版类主奖项目的人员。

12、在重点体育项目中,培养出3人次以上获得国家及全省重大体育比赛冠军,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

13、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进行科学管理,有重大改革创新的管理措施,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生产力发展贡献突出,所在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达到省内、市内同行业前列,3年内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级管理人员。

14、在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关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总结出一整套独特的操作技术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在本职业(工种)中具备某种绝招绝技,并在带徒传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同等资格,技术技能水平在省内本职业(工种)中较有影响的高技能人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或全省“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在全国一、二类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前五名、前三名,在全省一、二类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前二名、第一名,在全市一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员。

15、在其他方面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并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的人员。

上述同一项目或集体项目获奖,只评选项目的主要完成者一人。重复申报并获奖的成果,以最高级别、最高奖项计算一次。被选拔为第六批市拔尖人才的,以近三年内完成的业务实绩为主要依据,其他人员以近五年内完成的业务实绩为主要依据。

第三章选拔程序

第八条选拔市拔尖人才,按下列程序进行:

各县(市)区、市直主管部门对被推荐人选要进行严格审查,经党委(党组)集体讨论通过后,向市委组织部推荐。

市科协、市社科联、市文联等也可组织各学会进行推荐,所推荐人选送被推荐者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二)考核筛选。市委组织部对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和分类,并对推荐人选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筛选,提出初步候选人名单,将考核结果和初步候选人名单提交市拔尖人才专家评审组。

(三)专家评审。分类别成立市拔尖人才专家评审组,根据市委组织部考核情况和初选结果,采取差额评审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专家评审组由行业(专业)专家、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四)审议公示。市委组织部对专家评审组评定的市拔尖人才名单和评审意见进行汇总,提交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审议确定的市拔尖人才人选名单通过《江城日报》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五)批准公布。经公示无异议者,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公布,并颁发《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荣誉证书,予以表彰。

第四章管理

第九条市委组织部负责市拔尖人才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和修改有关市拔尖人才的管理规定,定期组织市拔尖人才的推荐、考核、选拔和报批工作,检查、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市拔尖人才的相关待遇。市拔尖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条加强市拔尖人才的思想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管理期内,市委组织部要通过组织市拔尖人才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形势任务等方面的教育,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

第十一条关心和支持市拔尖人才的知识更新。有关部门和市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积极为他们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条件,保证他们每年达到上级规定的业务进修时间,并努力为市拔尖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业务进修、对口专业考察等提供条件。

第十二条引导、激励市拔尖人才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跟踪抓好他们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组织他们开展技术与经济对接、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推广等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建立市拔尖人才联系青年技术(管理)骨干制度,每名市拔尖人才要从所在单位选择确定1至2名35周岁左右的青年专业技术(管理)骨干作为培养对象,确立培养目标,帮助、指导他们尽快成长为本专业领域内的学科带头人;吸收和聘请市拔尖人才参加政府(单位)的顾问团、咨询团等组织,发挥他们在重大政治、经济决策中的参谋智囊作用。

1、丧失基本政治条件的;

2、弄虚作假,谎报成果,骗取荣誉的;

3、未经组织同意,出国(境)逾期不归的;

4、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5、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因个人过失给国家、集体、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

6、调往外地工作的;

7、其他原因不宜再作为市拔尖人才的。

第十六条大力营造有利于市拔尖人才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1、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市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德和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2、注意对市拔尖人才的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专长。对市拔尖人才使用不当的,市委组织部应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调整;要注意保护市拔尖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正当权益,对压制、刁难、打击、迫害市拔尖人才的,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第五章待遇

第十七条市拔尖人才在三年管理期内,每人每月享受市政府津贴200元,所需经费从市财政预算内单独列支(按年度由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一次性发放)。市拔尖人才每年可按500元标准征订专业技术资料,征订费由所在单位予以报销。

第十八条市拔尖人才在评定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报评审或聘任。

第十九条市拔尖人才在申报科研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科研开发资金时,在同等条件下,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优先给予安排。

第二十条市委组织部每年组织市拔尖人才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所需费用从市人才开发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一条所在单位每年要为市拔尖人才安排不少于15天的休养(有寒暑假和休假制度的单位,在假期内安排,假期不够的予以补足)。休养期间所发生的国内往返交通费、住宿费由所在单位依据现行财务管理制度按因公出差报销(金额在3000元内)。

市委组织部每年定期组织部分市拔尖人才休假疗养。

第二十二条推荐和确定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高级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以及推荐科技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人选时,原则上应在符合条件的市拔尖人才中优先考虑。

第二十三条在管理期内,市拔尖人才除享受市政府津贴外,有关部门和单位可视其工作业绩,按年度给予一次性奖励,所需经费由所在单位自行解决。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中省直和非公有制单位的市拔尖人才,本办法规定享受的待遇,市里统一解决之外的,由其所在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管理期内获得省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高级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称号并享受待遇的,不重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待遇。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七

主句:如何进一步推进医院科技创新工作转型提速发展?

“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快培养拔尖人才,尽快改变学科人才‘原高峰少’的现状;就是要加快年轻人才、储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金字塔型的人才队伍。”空军总医院院长王建昌掷地有声。

初春的北京,阜成路上行人匆匆。早上不到8点,位于西钓鱼台的空军总医院门诊楼里已是人头攒动,这些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好多都是慕名而来。

立足长远,基础雄厚,积淀深远,朝气蓬勃,历经六十多年发展,空军总医院的优秀专家团队及中青年优秀骨干队伍、优质的医疗服务,深为患者信赖。

“人才为政事之本”。进入新世纪,空军总医院坚持不断提升中青年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群体,为建设研究型医院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科学发展启动人才工程

2010年,一位患者以“畸胎瘤”入住空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术中发现是肠系膜肿物,反复三次术中冰冻病理均提示为炎症,行小肠部分切除后患者恢复正常,但患病的真正病因一直无法弄清楚。科室副主任医师顾国利的心中总是惦记此事,在主任王石林的帮助下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发现病人情况符合“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特征,这种病非常罕见,当时国外报道400余例,国内则不足50例。顾国利立即请病理科帮忙重新调阅病理切片,最终使病人得到确诊。随后,他将相关资料整理翻译后投向英国杂志并获发表。

在空军总医院工作的13年里,顾国利共发表医学论文48篇,其中SCI收录2篇、Medline收录3篇、国内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8篇,参与撰写专著一部,被吸纳为医院新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青年委员,成为院里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之一。

从年轻医生到拔尖人才,顾国利就是空军总医院打造中青年专家人才梯队的一个样本。在今年医院召开的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上,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郭睿、空勤科副主任医师崔丽以及干部病房6区副主任医师罗惠兰等中青年骨干医生专题汇报了全军“十二五”重大和重点课题进展情况,36名青年委员面对面与院领导就进行了学术热议。

如何进一步推进医院科技创新工作转型提速发展?

“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快培养拔尖人才,尽快改变学科人才‘原高峰少’的现状;就是要加快年轻人才、储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金字塔型的人才队伍。”空军总医院院长王建昌掷地有声。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有超常举措。党委“一班人”迅速达成共识――加快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青年专家团队培养储备力度。在继承人才建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空军总医院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不断改善福利待遇,构建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平台,制定了人才升级计划,培养扶持创新团队和优秀拔尖人才跻身国际前沿,努力打造“大师加团队”的人才方阵。

为拔尖人才提供成才环境

让优秀的青年专家挑大梁,继承发展精品学科,是空军总医院又一重要人才培养战略。医院以皮肤科、正骨科、肿瘤放疗科等重点学科为龙头,建立“专家带、岗位练、相互学”的培养模式,发挥知名专家教授的引领作用,在以老带新中形成相沿成链的师承效应、高效为核的共生效应。

2010年3月,张先生在外地经诊断发现,左外耳道腺样囊腺癌手术后发生肺转移。考虑到当时的身体状况,医生认为他不再适合手术,建议他到北京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这里有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γ(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经过详细的检查与准备后,科室王颖杰副主任为他进行了左颌面部的“靶中靶剂量递增”调强放疗。2011年5月,继第一次伽玛刀治疗后14个月,张先生再次复查时发现双肺又出现多个转移灶,王颖杰建议再次进行伽玛刀治疗,仰、俯两个,共10个病灶。治疗结束后,张先生一般状况非常好,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了,饮食和睡眠也恢复正常。

王颖杰应用的,正是科室夏廷毅主任开创的非手术根治早期实质器官肿瘤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晚期肿瘤新模式,即以采用高分次剂量、短疗程治疗模式为创新点,实现肿瘤诊断、分期、靶区勾画、治疗计划和聚焦照射的一体化。在夏廷毅倾心的传帮带下,王颖杰已经成长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擅长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放疗和综合治疗,是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芳林新叶催陈叶,清流前波让后波”。

而今,擅长用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正骨科专家冯伟、冯宇俩兄弟;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皮炎湿疹、银屑病、白癜风等症状的皮肤科专家史飞;口腔科逄键梁博士、心血管内科田建伟博士、肝胆外科冯志强博士等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各学科的骨干,挑起了科室建设的大梁,实力突出、朝气蓬勃的人才队伍建设卓见成效,一个高素质的中青年专家团队已经崛起。

为后备人才搭建成长舞台

2012年2月25日,空军总医院西楼五层的学术厅内格外安静,仅有的声响来自于敲击键盘的声音,几十位身着戎装的医生端坐在电脑前,仔细浏览着屏幕上的每一道考题。这是医院公开遴选科室领导后备干部的“岗位胜任力测评”考试现场,大厅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医院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各大医院纷纷进入人才的“亟需期”,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空军总医院领导越发体会到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关系着医院的未来发展。因此,医院着眼于人才队伍的长远建设,开始建立科室领导“人才后备库”,并组织开展了公开遴选活动,擅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呼吸科专家樊再雯,擅长小肠疾病临床诊治和双气囊小肠镜诊疗操作的消化内科专家宁守斌等10位医院科委会的青年委员通过公正的考核进入了科室领导后备干部行列。

建立科室领导“人才后备库”,是空军总医院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事关医院发展的一项长效机制。居传震政委介绍道:“对于遴选出的优秀后备干部,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旦出现领导岗位空缺,将优先使用这些人才;对于落选的人员,医院将明确其优缺点,制定长远的培养计划方案,通过岗位轮换、进修培训、执行重大任务等形式加任务、压担子,加快其成长步伐。”

医院设立培育基金,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对潜力大、后劲足、敢创新的拔尖中青年科技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在政策上扶持、待遇中倾斜,为他们搭建成长舞台,每年从军人干部、文职人员、非军队编制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若干名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还树立了“大人力资源观”,突出“强化岗位、淡化身份、注重能力、强调贡献”的理念,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加大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扶持和选拔力度;每年选送业务技术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大医院进修深造,帮助他们规划青年学术生涯,量身定做培养方案。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研究生 拔尖创新人才 导向机制 创新学分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64-0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因材施教,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健全科研院所分配激励机制,注重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每年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高校如何培养研究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以“成就为导向”,通过建立“创新学分”档案,把人才从“成就”中选。它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公平,更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一、通过项目攻关选拔创新人才

项目攻关是“科技项目攻关”的简称,一般是指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在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创新科技项目,这些科技项目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和目标,且技术难度比较高,需要集中力量才能攻克。科技攻关项目分为四级: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市县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企事业单位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攻关项目不同于一般科研项目,最大的特征是“高、精、尖”。如果有人攻克了这些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就成了该领域的权威,就会给相关的行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或成为该领域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支撑者。因此,项目攻关会造就领军人才。

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每年都能申请获得到不同级别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制度,凡是攻关项目必须要有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能力突出的本科生参加,把人才培养作为“科技攻关项目申请书”、“任务书”的必要内容来填、来做。获取攻关项目的负责人应该在全校招聘优秀学生参加。其步骤是:(1)项目负责人公示攻关项目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或重大(要)问题。(2)组织大学生申报。(3)由项目组成员面试录用。为了形成竞争环境,可以建立第一研究梯队、第二研究梯队等。(4)按项目申请书列示的助研费用金额给助研学生一定的研究补贴。(5)评定或鉴定研究成果,由学校向参加研究的学生发放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证书”。(6)学生凭“研究证书”向学校申请获得科研“创新学分”。(7)学校每年要组织参加研究的大学生申报评审“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奖”,并颁发奖状和奖金。(8)大学生取得一定额度的创新学分后可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

二、通过发明创造选拔创新人才

衡量大学本科生发明创造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他是否获得专利。专利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所拥有的专利,有效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所拥有的专利,有效期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生产运用的新设计所拥有的专利,有效期为10年。高等学校应对这三种专利设计赋予不同的创新学分,一般讲,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具有同等的创新学分,发明专利的创新学分应该多一倍。大学生申请获得专利证书后,学校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学生可凭专利证书向学校申请获得创新学分。

三、通过科研训练选拔创新人才

目前,教育部等部门建立了“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一些省教育厅,如江苏省教育厅建立了“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拔尖”提供了良好条件。但能获取这些基金项目的研究生毕竟是少数,达不到多出人才的目的。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可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基金”,也可和市场共同建立“创新研究基金”,由专家教授、指导老师题目(有一部分可以是老师的重要课题),让研究生选择项目并填写申请书,最后聘请专家评审予以确定。大多数研究生承担或参与项目后会非常认真地去调查、研究、实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应组织专家对这些研究项目进行评价,根据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取的专利、产生的应用效果等进行量化评分,给他们确定科研训练创新学分,优秀者可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生王鑫主持“徐州矿区资本运作实验区建设方案设计”项目后,深入到徐州矿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煤矿产业链延伸发展、转产发展、新设发展的资本运作思路和方案,在《会计之友》等期刊上先后发表了“衰老矿区的资本化运作研究”、“矿山公园的资本运作研究”、“财务管理目标问题探讨”等6篇文章,研究成果在徐州矿务集团得到一定的应用,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学校“学术论文奖”,研究项目被评为“优秀”。这说明研究生通过科研训练项目的锻炼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拔尖人才。

四、通过创新成果选拔创新人才

大学生发明专利、都是创新成果,是知识技术性创新成果。本文论述的创新成果是“一般创新成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物质创新成果,即以物质形态显示的一切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包括新材料、新工具、新机械、新仪器、新品种、新食品、新服装等等。(2)精神创新成果,即从精神层面上显示的创新成果。包括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思维、新程序、新文艺等等。(3)社会创新成果,即从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显示的创新成果。包括新制度、新规章、新政策、新组织设计等等。

2008年12月23日,由笔者倡导的“青蓝创新俱乐部”在中国矿业大学成立。该俱乐部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评选“创新成果奖”。创新成果的范围包括:(1)创新思维成果。它是由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物化成果。例如,该俱乐部组织“创新点子大赛”,由专家评选出来的“好点子”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物化成果。(2)创新活动成果。每年都要发动“青蓝创新俱乐部”的会员搞几次重大(要)创新活动。活动采用立项的方式,将确实有创新意义的活动纳入“青蓝实践创新基金”项目范畴,最终以活动图片、报道、总结报告等形式作为创新活动的物化成果。(3)创新总结成果。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或学生自发参加的工作、活动等,进行定期交流。凡是能够总结提炼或揭示出“十大新内容”的,即为创新总结成果。这“十大新内容”是:新经验、新趋势、新探索、新体系、新手段、新方式、新水平、新报告、新文化、新智慧。(4)创新标志成果。如取得“专利证书”、“创业大赛奖”、“公开”等。

高等学校应该为不同的创新成果确定不同的创新学分。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创新思想开始,到创新行动,再到创新成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智慧或智力的积蓄过程。前期的、不太显眼的东西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可能蕴育着巨大创新成果的爆发。因此,高等学校要形成人人都想获取创新学分的机制。当某个大学生的创新学分达到一定数值时,即可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

五、通过学习探究选拔创新人才

所谓学习探究,是把学习的过程作为研究、探索问题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基本过程是:结合学习的内容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所探究的问题,并通过交流等活动引发争议,在辩驳中揭示真理或定律。善于学习探究的人才是“学究型人才”。

考察当今大学生是不是学究型人才有四种方法:(1)在进行课堂讲课时教师鼓动每个学生提问,看谁提的问题最尖刻。(2)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设定问题焦点,让学生进行对抗赛,看谁论争的问题超常。(3)举行读书报告会,看谁总结归纳的问题高超。(4)考察现场实际,看谁的书本知识用得活。每学期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程考试成绩综合确定学究型人才,必要时给一定的比例(如2~5%)予以限制。确定为学究型人才后,也要给他们认定一定的创新学分,同其他创新学分一起加总,看其是否能够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九

关键词:基础学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文中简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它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两大纲要文件中的重要计划,是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目前全国已有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大等19所高校入选该计划,率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进行试点[1],每年资助1000名学生,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计划实施两年来,社会反响强烈,各界人士都在为营造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出谋划策。刘粤湘等人[2],曾对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2009-2010年度的推进与实施基本情况作了一个较为详尽的归纳性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近两年的实施情况,对各高校目前的实施现状和遇到的挑战做一个试探性的分析,做些扶持政策上的探讨。

1、各高校“计划”实施现状

“计划”的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上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吸引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目前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理念和模式,在招生、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1.1 高度重视,完善组织管理

各高校高度重视,进行全方位的部署和精心指导,专门设计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部分高校成立学院或学堂进行统一管理: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学堂;北京大学成立元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致远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励芸学院;兰州大学成立萃英学院;四川大学成立吴玉章学院;山东大学成立泰山学堂;武汉大学成立弘毅学堂等等。

部分高校即使没有成立专门的学院或者学堂,也都按照计划的目标要求,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设立专门试验班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如复旦设立望道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化英才班和实验班人才培养工作;南开大学开设“伯苓班”和“省身班”;浙江大学成立“求是科学班”。

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开展,各高校都成立了由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等为负责人的领导小组以及专门的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对项目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并定期召开相关单位研讨会,协调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等。

1.2 培养举措与特色

各高校积极在学生遴选、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在制度和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举措,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国际交流等侧重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探索拔尖学生最佳培养模式,形成了显著的拔尖人才培养特色。

1.2.1 学生遴选方式多元化

多数高校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时原则上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质,并侧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语应用以及数理基础测试水平等,力争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

各大学在培养过程中均实行多次选拔、动态进出机制,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并将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分流回普通班级中学习。

1.2.2 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高水平

各高校均配备最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国内知名教授进行授课。其中两院院士、“”特聘专家、“长江学者”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占相当比例。

除了授课师资外,各高校重视组建导师队伍作为学生个性化指导的后盾。导师们在指导学生规划学业、课外阅读与科学研究、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科研训练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大部分高校力争落实“教授治学”的制度与模式,聘请一批国际知名教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项目管理。如,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学堂首席教授”和“清华学堂项目主任”岗位,聘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郑泉水等人担任各班首席教授,负责制订本单位项目培养方案,组织协调项目实施[2];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成立“专家委员会”,由由相关学科知名专家组成。负责教学方案制订,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的规划建设,指导教学安排、建设评估等[3]。

1.2.3 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

各高校培养方案强调突出个性化的培养,基本实行小班培养模式,体现精英教育培养理念,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强调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造就学生优秀的学术素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鼓励学生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向选择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选课计划;上海交大通过讨论课、专业研讨课、暑期研讨班、大师讲坛和学术会议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山大学鼓励学生个性化、跨学科专业的课程选读,培养学生通过多视角及领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4 营造创新氛围

各相关院系积极配合参与“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等,都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部分高校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诸如经费、条件、空间等各方面的支持。

上海交大致远学院把较大的空间用于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和阅览室等,尽力为学生营造沟通交流、自由思考的创新学习氛围。学生们自发组织了多种课堂外学习形式,如学术讨论班、科普讨论班、经验交流会等,自我激发科研兴趣,锻炼科学思维、演讲及表达能力。相邻的自然科学研究院是致远学院有力的师资来源,研究员全部来自海外一流大学,他们与致远学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科学态度。

此外,各高校还通过邀请世界级学术大师以访问、学术报告和学生座谈的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1.2.5 深化国际化培养模式

为适应拔尖计划学生培养需要,各高校深入挖掘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多数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双语或全英文教学模式。如,中国科技大学在2011年夏季和秋季学期启动首批面向基础学科英才班的双语或全英文课程,由“”教授领衔开设。南京大学采用将国际教学资源“请进来”的方式,开设国际化课程,目前已经与芝加哥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等多所著名高校开展针对性的国际专项合作。

此外,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优越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

2、“计划”实施过程遇到的挑战

2.1 选拔优质生源仍有难度

目前,我国很多中学生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不再补充新知识,仅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习题强化。在这样“炒冷饭”、枯燥的教育方式下,容易抹杀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新意识,对培养拔尖人才非常不利。仅仅通过大学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培养知识探究精神,短时间内难以成效。而现行的教育体制,高校只能从高三的学生中选拔学生。

2.2 免试直升研究生比例尚需提高

相对于基础学科领域人才的培养,仅仅本科四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拔尖人才的培养阶段具有连续性,应当尽可能地为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生建立起本硕博贯通的长周期培养机制。目前,各高校举全校之力推动“计划”实施之时,由于部分政策没有及时配套,免试直升研究生推荐指标非常有限,国家又未出台专门的指标倾向,造成学生的出路陷入瓶颈。

2.3 优质师资过度集中

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学院管理拔尖学生,为拔尖学生聘请了校内外最好的师资。各高校里基础学科的高水平教师通常过度被集中到“计划”学生的培养工作中。这些教师往往又由于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兼顾普通院系的教学工作,造成普通班教师资源配备缺乏。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参与高校里其他相关院系对计划的支持力度。

2.4 培养模式还需多元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结合各高校的宣传资料和部分相关会议上的汇报内容,在组织架构、师资队伍配备、组织保障等宏观层面是较为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的培养模式类似,如设立专门班级、集中优质师资、邀请国外教授担任课程主讲、举办名家讲坛等。但是多元化体现不足,细节落实层面上来看,尚未真正形成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毕竟,各高校都有自身特色,科学人才培养并不雷同商品生成,不是统一模式就能培养出未来科技领袖。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主动应对基础学科和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结构等方面,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3、讨论和建议

3.1 建议教育部能够出台更多相应配套政策

3.1.1 给予高校更多的学生遴选自

学生选拔没有统一的规则,对于参与“计划”的学生,必须要选拔具有科学潜质、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而不是单单只看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应该鼓励高校多元化进行学生遴选。

据调查,目前高三一年多进行习题强化,使得学生对知识探究并无太多兴趣,造成学生只为考名牌大学的较强功利性。如何及早发现并制定较为更为优化的选拔方案尚需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考虑多与知名中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深入中学名校,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着手尽早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制定系列课程、丛书及科研见习计划等。同时,希望教育部能够出台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将人才选拔前移到高中,全面追踪和选拔优秀学生,使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不被高考指挥棒截断,允许高校在高中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

3.1.2 建立激励机制,相应增加学生面试直升研究生指标

各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是指望成为未来的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能够逐步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队伍。所以,建议试点专业的免试直升研究生指标能够有相应配套政策,在给高校下放指标时,突出保障试点专业的学生,确保大部分试点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免试攻读研究生,确保试点专业学生能够优先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留学候选人。

3.1.3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注重教学

在目前的教师职称晋升体制下,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提交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再由同行专家对成果给予学术评价,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难以得到晋升。所以,往往带来部分负面效应,如部分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搞科研、写论文,对教学则敷衍了事;责任心较强的年轻教师迫于晋升压力,难以科研教学两头兼顾,造成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下降,教学任务往往成为青年教师的负担。

国家除了在保证教学经费投入充足的前提下,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或者教师职称晋升指南,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或参与教学建设。如果确实需要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可以是教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公开出版的教材、开发的教学课件,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成果,如课程建设、教学获奖、教研获奖、荣誉奖励等等。迫使高校能够发展一批以课堂教学、参与教学研究为主的优质教学师资队伍。

3.1.4 不能急于进行高校“计划”实施绩效评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年后,优秀的学生才可能在社会上成为领军人物。所以短时间内就以成果论英雄,并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建议国家层面应该鼓励高校注重营造培养拔尖学生的氛围,将人才培养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能期望在大学阶段培养出国际级学术大师,不能以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学科竞赛数获奖量等作为高校“计划”实施好坏的参考指标。更要有以多少院士、长江学者、科研突出的人参与该计划,担任主讲教师,作为一个评判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本身就是一个含糊的概念,没有量化的标准,我们需要考虑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的要求,立足大学自身发展,回归大学本质,让大学自身对自己进行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构建大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高校内部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3.2 建议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落实人才培养工作

3.2.1 课程设置体现高校自身学科特色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各高校进行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调研,深入对比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深入思考拔尖学生的培养目标。

各高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自身条件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3.2.2 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融入

尊重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从而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即使是基础课教学也要注重将个性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切合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科研潜质,引导学生加入科学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科研反哺教学,注重研究型教学

www.xuanchuanyuan.com

重点突出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型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判断能力。如,在目前学科发展较快的生物学领域中,尽管国外教材厚,国内教材薄,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推行国外的教材。因为国外生物教材注重讲述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对未知的领域进行摸索。这种研究型教学方式在我国现行的教学过程中非常缺乏,可以学习国外大学课程,应该注重概念分析,留给学生有足够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地教授给学生广泛而又复杂的内容。

建议各高校依托科研资源培养师资队伍,促使青年教师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中提升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以教材形式出版,开展面向师生的“学术沙龙”,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成果及科学前沿信息,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内化于课堂教学中;将科研的经历和创新的思维传授给学生,从而带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的社会下,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科学钻研精神。

3.2.4 稳定师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各高校需要制定出一套政策激励机制来吸引顶尖学者全身心积极参与教学的队伍中,形成一支稳定的由海外一流大学著名教授、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3.2.5 落实导师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氛围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尽早获得“名师指路”的机会,产生专业归属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可以和相关学科所在院所积极推行学业导师制度,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到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

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低年级学生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中推崇学业导师制度,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环境、良好学风和良好的学术交流的氛围,让学生真正热爱基础科学,热爱学术研究。

3.2.6 国际交流与合作常规化、稳定化

在弄清楚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别的前提下,选择性地与国外知名高校共建教育联合体,建立国际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国外访学基金,支持学生海外短期或者长期交流交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实行课程学分互认,与国外知名高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选修特色课程;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学习的经历。

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的派遣方式。如,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国外知名学校进行交流,平时则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允许高年级学生的学生到国外知名高校修读课程,甚至参与国外科研实验室的课题,拓宽专业视野。

3.2.7 为孵化新兴学科打下基础

当今科学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趋势,知识的交叉渗透发生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交叉科学时代已然来临,如数学和金融、数学和生物、物理和生物、计算机和金融等等多学科的融合。“计划”的实施,激励了众多知名学者走在教育前沿,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科技领袖,为未来社会提供急需人才。由此,可以多方面促进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融合、彼此渗透而生成一类新学科,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孵化一门成熟的新兴学科。所以,需要适当打破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传统单一学科的教育理念,改革指向单一学科的学术资源的分配、教师编制及学术评价等;实现“教授治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形成“大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的格局。

3.3 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计划”

当今科学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趋势,知识的交叉渗透发生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交叉科学时代已然来临,如数学和金融、数学和生物、物理和生物、计算机和金融等等多学科的融合。“计划”的实施,激励了众多知名学者走在教育前沿,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科技领袖,为未来社会提供急需人才,服务于社会。希望社会各界里力量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氛围帮助国家和高校共同推进“计划”实施。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3025222.htm.

[2] 刘粤湘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拔尖学生培养,中国地质教育,2011年第2期,P14-21.

[3] 山东大学台上学堂,泰山学堂的管理机制:tsxt.sdu.省略/show.asp?id=39.

Analysis of Implementing Status and Exploration of Challenges

for the Test Plan to Cultivate Top Students in Basic Discipline

HONG Wei LI B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200240, China)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篇十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和强调创新,呼唤和凸显创新人才的价值。

高新科技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资讯系统的空前发展,使得信息总量猛增、信息流速加快。信息的及时获取、信息资源的共创和共享、对自然空间阻隔的冲破、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捷等,这一切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面貌,改变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改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和信息的总量、流速和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构建了继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后的第四个空间——数字虚拟的网络空间。而这个空间将是他们今后生活和生存的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空间里,通过人机互动、信息互动、人人互动,正在引发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由此带来的平等与协作的人际交往、自由和多元的沟通交流、自主和互动的存在方式,将激发起学生对自身能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的渴望。

面对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革,如何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为我国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构筑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顶层设计、资源有效整合

顾名思义,“生态圈”一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或拔苗助长,二是各要素无缝衔接,发展模式上协调配合,使“圈”更圆、更大。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就是要整合青少年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要素,力求将学校组织资源、辅导教师资源、参与学生资源、研究参考资源和社会活动资源等无缝融合;就是要科技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校等机构协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建立使优秀学生不断脱颖而出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机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校而言,生态圈的打造,还需要学校形成追求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善于运用资源,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宽松有利的条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各级各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观目前中小学情况,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断地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修订中小学课程计划;编写新教材;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

无需讳言,整个改革推进过程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学校缺乏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资源和条件;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游离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绝大多数教师亟需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处于一种讲得多做得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状态。

归结起来,制约学校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瓶颈”就是观念、资源和教师。如何突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工作部整合国内学术科研机构和各类科技专家力量的优势,以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通过品牌赛事推广、学习环境构筑、资源共享共建、加强有效辅导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培养一批能指导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由该部主办、承办或参与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青少年创新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科学性、普及性的品牌赛事与活动,受到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成为我国青少年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的重要活动,对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

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为了将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还研发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文件通知与新闻报道、品牌活动与赛事服务、工作网络与会员学校建设、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网络创新研究院应用等板块,并围绕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不断拓展和细化各子系统的功能。该平台以学生和教师为两个主要对象,以网络研究院为重点建设目标,提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创新项目孵化、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图书馆、创新论坛、科学报告厅、创新邮局等功能支持,切实推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目前,该平台已然成为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资源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宣传员为大家整理的10篇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