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多样性灭绝的论文(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分析小论文)

100 2022-09-20 16:12 论文大全

1.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分析小论文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近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表年度报告称,目前当今世界上有12250种动物濒临灭绝。

我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是什么原因导致野生动物濒危的呢,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导致野生动物濒危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野生动物自身遗传进化的缺陷,适应环境能力下降 某些野生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某种特定的栖息环境而产生了特别的习性(包括食性),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如大熊猫特化为主要以竹为食,一旦失去其现有栖息地或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无竹可食,必然大批死亡。

一些野生动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生活本领减退和遗传力衰退,导致其种群数量难以恢复而趋于濒危。如朱寰由于数量少人工饲养适应于野外生活的基因可能会逐步丢失,进而危及其生存。

又如扬子鳄由于雏鳄不易存活,数量不断减少,导致扬子鳄濒危。 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动物栖息地破坏与丧失 人类为发展经济砍伐森林、围湖围海造田、过度放牧等,一方面造成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另一方面将野生动物人为地分割成许多孤立的小种群,使得它们的生存繁衍遭到极大的影响。

如普氏原羚,人们给牧场圈地不准普氏原羚进入好草地采食而缺乏食物,又由于活动范围减小,使普氏原羚容易被狼捕食,生存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使其逐步走向灭绝。如扬子鳄,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上亿年,由于湿地的逐渐减少、干涸,渐渐丧失了栖息地,野生种群快要绝迹了。

三、对野生动物种群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猎是造成许多动物濒危的直接原因。许多野生动物具有毛皮、肉用、药用和观赏等方面的价值,如藏羚、龟鳖、普氏原羚、梅花鹿、红腹锦鸡等,均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致使其野外资源量锐减,不少已处于濒危或极度濒危状态。

四、严重的环境环境污染,造成动物健康受损,寿命减少,繁殖力日渐低下 由于农药、鼠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和工业“三废”,严重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体,野生动物健康受到损害,寿命减少,繁殖力日渐低下。许多江河湖泊已不再适于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

某些野生动物因为食物链的关系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株连。 五、自然灾害,使野生动物蒙受灭顶之灾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灾、雪灾等也是导致物种濒危的原因之一。

比如,1998年长江流域罕见的洪灾,使许多栖息于平原地区或丘陵地区的野生动物蒙受了灭顶之灾。

2.跪求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论文(初二),1000字左右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

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必要条件,某些物种的消亡可能引起整个系统失蘅甚至崩溃。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消失一种的速度发展。 物种的消失是地球资源的重大损失,因为物种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

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植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能否继续以其固有方式生活的挑战。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是行动,这要靠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另一重要措施是: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各种措施,启动许多重大工程,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积极保护。1992年,我国成为世界上首先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6个国家之一,并成立了工作协调组,专门从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多样性,物种,灭绝,论文

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

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

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

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

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

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

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 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

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

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

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

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 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

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

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 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

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 2。

3 环境污染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

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 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

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

4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

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

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

学习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2 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和发生了什么事告诉其他人。

3。吃本地物种(水果,蔬菜,和动物)并且弄明什么是本地特产稀有物种。

4。买有机的和生态产品。

如果的确是生态产品的话,它一定是以一种对生物多样性有好处的方式成长起来的。 5。

尽量骑自行车,鼓励其他人用自行车,如果没有骑自行车的小路,提议给当地的政府修建此种小路。如果你骑车上山,请走规定道路。

6。 不要把像油漆或汽油等有毒物质倒入排水沟,同样的,使用可再充电的电池,如果你必须用一次性电池,用完后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回收箱中。

7。 尽可能多地回收再利用。

在一些国家,每一样东西都是再利用的,包括烹调油、草地剪取物和家庭用具。8。

无论何时你都能乘坐公共的运输工具,并且促进公共交通业的发展。9。

种植并且保护地方树木和植物,坚持徒步走在小径上,这样你就不会踏在一些可爱的生命上。 不要摘花。

在湿地和沿海地区走在指定的区域里。10。

避免使用杀虫剂,像除草剂。一些杀虫剂会毒害鸟类并且几乎所有的杀虫剂都会伤害蝴蝶和毛虫。

11。 联合抵制将要灭绝物种部分的产品,例如象牙、麝香、海龟壳或藏羚羊的羊毛.如果你发现一个商店在卖这些东西,让警察知道.也许甚至告诉媒体。

5.野生动植物的灭绝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野生动植物的灭绝对人类有很大的人的影响,他涉及到我们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的问题,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了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

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体现在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药物等,间接实用价值则是对环境和生命维持系统的调节功能。比如水土平衡,空气成分的平衡。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权利的。 但数百年来,物种、种群以及自然环境的丧失过程很明显的加速。

特别是一些环境条件很好的地域,认为的介入导致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这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其居住的环境迅速恶化。

没有了这些物种的存在,环境的协调能力变差,最终导致大范围的环境变化。 另外,野生动植物的特性与人工培养的动植物的特性不尽相同。

这对我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了解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了对其生长、变异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对我们以后治理环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6.以“畅谈生物多样性”为题写一篇作文,800字左右

生物多样性使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得以持续。通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我们才得以呼吸空气。通过土壤、微生物和气象变化移除了水中的污物我们才得以喝到水。全部的物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生命。然而,我们却威胁到了许多物种,而正是它们构成地球这个宏伟的不能代替的支持生命的系统。但是,为什么?我们对此怀着深深的疑问。一些无名的物种真的有这么重要?假如这个世界上的物种减少到牛、羊、鸡、猪和足够的放在动物园的动物,难道我们就不能舒服的过日子了吗?为什么我们必须关注一些特种的鸽子或者是一种火蜥蜴或者是一种生活在遥远沼泽里的小小植物?它们灭绝了关我们什么事?毕竟,我们还有许多种别的鸽子和许多种别的蜥蜴,还有许多种植物留下来。

实际上,即使是一些物种灭绝了,还是有不少物种存留下来的。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识别了175万个物种,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实际上地球上存在有1300万或1亿种物种。

重要的事情是所有的这些物种是与其它物种相互联系的,正如同我们依赖植物和动物为食一样。顺着食物链,我们也同样依赖我们吃的动物、植物的食物--又一群植物、动物。如果其中一个特定的物种失去了它的栖息地或者不再找得到它常吃的食物,就会灭绝掉。整个食物网(不仅仅是食物链)就会破碎。而修补是一件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当我们在生命之网中灭掉了一种物种,整个的网将变得摇摇欲坠。灭绝掉足够的物种就会撼动整个使生命在这个地球上变得可能的结构。最后,我们对生物多样性做的损害将最终损害我们自己。

7.求一篇关于恐龙灭亡的论文

恐龙灭绝最新推测:阳盛阴衰性别失调无法繁殖

□许婧(中国日报特稿)

重的性别失调现象,雌性恐龙越来越少,以至恐龙家族渐渐无法继续繁衍。

地球气候变冷恐龙家族只添男丁

在动物王国中,脊椎动物的性别就是在受精的一刹那由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决定的,如果一条X染色体遇到了一条Y染色体,那么下一代性别就是雄性;如果两条X染色体相遇,那么下一代性别则为雌性。哺乳动物、鸟类、蛇类以及爬行动物中的蜥蜴后代性别都是如此确定的。然而,由于生理构造和新陈代谢不同,大多数卵生爬行动物后代性别的确定方式非常独特,它们受孵化时巢穴温度的影响,海龟和鳄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即便它们在同一巢穴中生下上下两层蛋,由于温度不同,孵出的幼体性别也不同。

近几年来,英国利兹大学的大卫·米勒教授带领一个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认为恐龙的生理构造与当今的卵生爬行动物颇为相似,他们由此推测出恐龙后代的性别很可能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并提出寒冷天气状况会导致恐龙家族多添雄性宝宝,这极可能是导致恐龙覆灭的重要原因。

小行星撞地球性别失调最终灭绝

目前,科学界有一种比较统一的说法: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曾与地球相撞,导致许多恐龙和其他古生物死亡,碰撞使得大量尘埃漫天飞舞,还令火山运动更加频繁,导致大气中的火山灰增多,因而地球上一度阴云密布,罕见阳光,地球的温度随之急剧下降。

米勒认为,幸存下来的恐龙在这样的条件下继续生存繁衍,但是由于天气寒冷,恐龙妈妈孵出的大多是雄性小恐龙,这使恐龙世界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随着雌性恐龙的逐渐减少,恐龙家族也就走向了灭亡。

米勒研究小组中的另一位专家舍曼·西尔博也表示:“在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并没有全部灭亡,当时的温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那些庞然大物(指恐龙)的遗传系统并没有改变,所以无法与环境适应,以至恐龙家族性别失调。”

有人指出,早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海龟和鳄鱼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又是如何逃过这场劫难,顺利繁衍到现在的呢?专家们近日也对此做出了解释。有科学家在论文中写道:“这些动物(指海龟和鳄鱼)一直生活在水陆交界地带,诸如河床和浅水洼里,这些地方的环境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它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往恐龙灭绝说

■"气候大变动论"持这种说法的科学家们认为白垩纪晚期的造山运动引起气候的剧烈变化,许多植物枯死,食用植物的恐龙因此死去。

■"疾病论"美国权威的病理学家认为在地球上恐龙这一物种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一场类似于人类目前面临的艾滋病一样的神秘病毒或者瘟疫突然席卷了整个地球,使称霸地球长达1.4亿年的物种灭绝。

■"地磁移动论"以美国肯涅学院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地球磁极的极圈曾多次发生移动,每次移动都导致自然环境巨大变化,恐龙难逃绝种之劫。

■"便秘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食草类恐龙的食物以苏铁、羊齿等植物为主,后来这类植物灭绝,所以恐龙们不得不改食桑树等植物,造成便秘,食而不化而死亡。

■"种族老化论和哺乳类竞争论"持这两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生存竞争中,"后来者"哺乳类不但与恐龙争食,而且把恐龙蛋吃光了,使恐龙绝了后。

8.生物多样性的科技小论文

物种多样性,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中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遗传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施立明等1993 葛颂等1994),或者说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9.跪求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小论文800字左右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1. 形态结构特点的不同。

植物方面,最简单的植物只有一个细胞(如小球藻及衣藻),随着演化的进程,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多细胞的丝状体到叶状体,最后达到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绿色开花植物;从结构层次上,植物体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四个层次。根据植物体的形态和结构的不同,通常把植物类群划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方面,最简单的动物也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如草履虫和变形虫),随着演化的进程,由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多细胞的腔肠动物,再到动物身体的分节、分部,进而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等的高等动物,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体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动物体五个层次,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可以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通常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通常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2. 生殖方式的不同。

植物体的生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孢子生殖和种子繁殖;动物体的生殖方式有分裂生殖、卵生、卵胎生和胎生哺乳等

3. 细胞结构的构成不同。

植物细胞的结构中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大多数的植物细胞有液泡,而动物细胞大多没有;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只有较低等的植物体内才有中心体。

4. 新陈代谢的类型不同

植物体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储存能量,这种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它在整个生物界以至整个自然界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动物体内一般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及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的类型属于异养型。

5. 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上的地位不同.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做庞大的“绿色工厂”.人类和动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植物的的光合作用,其中的生物将无法生活.

6.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养化碳平衡的作用不同.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得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因此,绿色植物可以成为“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动物体则相反,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7.排出废物的方式不同.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可以将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称为排泄,另外动物体还可以通过胞肛、肛门等将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称为排遗;植物体也产生废物,枯枝和落叶能带走体内的一部分废物.

8.应激性的灵敏度不同.

动物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比较灵敏的,单细胞动物通过细胞本身或者细胞内专门的结构来完成,如草履虫和眼虫,腔肠动物是通过神经网来完成的,神经网是最原始的神经系统,大多数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系统有梯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等,高等的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又由三部分来组成,即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感受器官.可见动物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由十分完善的结构来完成的.因此动物体的应激性十分的灵敏,能感知冷热痛,能品尝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在动作上则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游动、逃避、攀爬、跳跃、奔跑、飞翔等;植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迟缓,像含羞草那样的是少数,而且反应的机理和动物的不同,并且发生反应的机理也较复杂,不像动物那样,由专门的结构来完成,有些正处于探讨研究中.

关于物种多样性灭绝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