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事业的论文(中国慈善事业的论文2000字)

0 2023-12-07 19:00 xswz 手机版

1.中国慈善事业的论文2000字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中国慈善事业具有如下特色:1、慈善思想源远流长;2、慈善活动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密切;3、近代慈善事业受西方影响而发展;4、当代的慈善事业起步晚。

源远流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与之相应的是,其慈善思想也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与随后的佛家、道家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阐述。譬如,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墨家讲“兼爱”,各流各派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义理相近,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以及人类共通的人道理念和道德准则。

2.急求以: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意义 为题的论文一篇

现状: 从2003年至今,在胡润慈善富豪榜上的100位慈善家共捐赠了95亿元人民币;今年捐赠过亿的慈善家数量已迅速增至15位,第100名的捐赠额也已达到1500万元。

但慈善事业现状却并不怎么令人乐观—— 首先是来自国家民政部统计的数据:目前中国除了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享受低保以外,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各种形式的救助。 其次,中国慈善机构的绝对数字非常少。

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为28万家——其中许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与慈善有关的则更少。而美国早在1990年,就已经有140多万家非营利民间机构。

在我国,“慈善”的定义还非常混乱,跟国际惯例不同的是,在扶贫、赈灾、助学等传统的慈善项目以外,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许多“公益”范畴的组织和活动,并未被包括在“慈善”这个概念中。 慈善的影响面过于狭隘。

同慈善机构数量少相对应,我国慈善机构的募捐能力弱,执行能力也弱。2004年,全国395家慈善(总、协)会共募集资金16。

9亿元,支出10。2亿元。

在北京这个全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北京慈善协会两年来的个人捐助名单里,捐款10万元的,竟然已经能排进前四名。 很多公民认为慈善是政府的救济行为,和个人关系不大,捐助行为也主要是通过单位、学校。

1998年我国人均慈善捐助只有1美元,到2000年,人均慈善捐助竟然下降到不足1元人民币。而有些国家,如美国,70%以上家庭都对慈善事业有某种程度的捐赠,平均每年每个家庭捐赠900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

2%。然而在我国,20%的城镇富裕家庭占有着社会财富的50%,他们在捐助上的支出却少得可怜。

问题:遭遇信任危机 在我国,慈善机构一手负责募集钱款物资,一手要分派实施,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公示与监督机制建立也较迟,善款使用的随意性大,使得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志愿者与法律困境 志愿者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慈善事业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大型活动、地方庆典能招募到不少志愿者,而平日里的公益活动、社区活动,却应者寥寥。

青年志愿者活动近年来蓬勃开展,大部分是依赖在校大学生的力量。 我国慈善事业管理上也存在瓶颈。

现在涉及慈善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三部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慈善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 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

对福利演出、私人捐赠等社会上(乱码,缺部分内容) 无名分、无收据、无宣传资格,使许多草根非营利项目无法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海外华人是慈善主力军 假如说近20年的慈善事业已经有了迅速的发展,那么其中最大的两股力量就是以政府牵头的民政部门和海外华人与国际组织。

对策:(一)完善和落实慈善事业有关政策法规。要着力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促进慈善事业有序、快速发展:一是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规划中、长期的目标和蓝图,制定“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二是为保障捐赠人的合法权益,调动社会各界捐赠的积极性,在全面贯彻落实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捐赠税收优惠幅度应有所提高,财政支持上有所倾斜;三是为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和基金会,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制定“推进慈善组织建设的意见”,在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的“慈善事业促进法”,要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保护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二)以行政手段引导和推动慈善制度建设。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政手段的推动,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模式。

在我国,应该首先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以慈善组织行业自律为目标,在有条件的地方成立慈善信息发布中心,推动慈善组织公信力标准的制定,建立慈善信息统计制度,完善公示制度,推动建立第三方评估和信息披露的行业自律机制。 因为目前我国没有一家公信力很高的纯粹民间慈善信息发布机构,相比之下,人们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要高得多。

因此,慈善事业的准入制度、公益财产管理制度、公益机构分类分级监管制度、行业评估制度和信息统计制度等等,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同样,政府部门的改革将对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民政部门推广社会福利机构民办公助,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将社会捐助站(点)转交民间组织运营等做法。

行政手段在现阶段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营造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扶持公信度高的慈善组织、基金会等民间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多渠道地宣传慈善事业,特别是宣传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及企业家的善事善举。 要通过举办慈善论坛、组织慈善晚宴、慈善义演、进行慈善成果展、电视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慈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普及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营造支持慈。

3.高中议论文范文以“慈善”为话题的

近年来,盖茨、巴菲特来华劝捐,陈广标“高调慈善”甚至“暴力慈善”,众明星“诈捐”事件将”慈善“二字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使这原本清净温暖的二字蒙上一层尴尬的尘封。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该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慈善? 今年新出炉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似乎给了我们一种误导。且不说又仅凭捐款发票评定企业家是否慈善客观与否,仅是凭金钱数额多少来衡量慈善便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科学的导向。

犹记得2007年美国一场慈善晚宴,捐出25美分的小女孩说的那句“慈善不是钱,是心”,猛然敲醒了无数为慈善问题而迷茫的人。是的,“心”,才是衡量慈善的真正标准。

细观当下,我们不难发现,“慈善”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中,竟逐渐变了味道,甚至向病态发展。层出不穷的“诈捐门”和质疑“炒作”的声音所折射出的并非只有社会信用的缺失,归根结底,还是慈善心理的扭曲。

这些人把慈善看做噱头,看做炫富的工具,甚至看做满足虚荣心的“秀”以及获取道德优越感的途径,这样的慈善、毫无高尚可言。正如前几日微博上盛传的那张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无奈地眼神正式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

真正的慈善应当从心出发,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如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种渗透了真切人文关怀的健康的慈善观。

金钱的多少绝不能用来衡量心灵的重量。去年被美国总统授予“公民奖章”的关惠群,每天两点起床曲接济各地的流浪者,在他看来,并不富裕的自己在行善中最关键的不是钱。

而是真诚与尊重。他坚持和他们吃一样的饭,并从不吝啬给他们拥抱。

关惠群这一游乐场管理员用来为善举买单的微薄薪资与“慈善排行榜”上动辄上千万的数字相比,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他灵魂的高度绝不会因此减损一分一毫。因为,他与那些得意地对乞丐说“嗟,来食”的人不同,她的每一份善举都是从“心”出发。

金钱从来就不是慈善的唯一衡量标准,这世上也并非“达”方可“兼济天下”,只要我们从“心”出发,用与他人平等的灵魂,给予爱和尊重,每个人都可登上“心灵的慈善榜”;施舍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道德优越,我们生来就亏钱这个无私的世界阳光空气和水,每个人都是负债者,对他人的帮助是以感恩的心对这世界微不足道的偿还。所以请让慈善从心中起飞,以感恩和尊重做翅膀,融入温暖的天空,世界安详。

4.需要一篇慈善的作文

树木扶持藤蔓,雨露润泽万物,太阳温暖寰球,造就生机勃勃的世界;关怀温暖人心,同情滋润心灵,慈善造福人类,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慈善乃为人之情怀。西方的教会倡导慈善,东方的佛教宣扬慈悲为怀,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慈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世界上有富人,他们掌握着巨额的财富;世界上也有穷人,他们的生存很艰难。这时,富人的慈善,就如雪中送炭,温暖心灵。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之举,让世界为之感动。

社会上有很多名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更多的是凡人,有时陷入困境,自身无法解脱。这时,名人的慈善,就如旱天甘霖,润泽生命。电影明星成龙热心慈善事业,造福人民大众。

人世间有强势群体,也有弱势群体。强势群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弱势群体才能“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有人生于富庶之乡,辛勤耕耘便可换来丰硕收获;有人生于贫瘠之地,付出与收获总不成比例。富裕发达地区的人们向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伸出的援助之手,就是社会和谐的桥梁。

“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某地去年风调雨顺,今年却遭受旱灾水灾。如果风调雨顺时的人们对灾民心怀慈善,那么,一旦遭遇灾难,也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人有旦夕祸福”,也许某人昨天春风得意,今天却一败涂地。如果春风得意时对落魄之人多行慈善之事,那么,自己落魄时也许就有人援手相助。

慈善是人类心灵的阳光,慈善没有国界,“寰球同此凉热”。

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旋律。发展慈善事业,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和。只有充满友好和爱心的社会,才称得上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

慈善之心是一种人文情怀,并非只是富人、名人的专利,只要怀着一颗爱心,怀着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对人充满关怀之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洪战辉从11岁起就照料身患精神疾病的父亲,抚养捡来的“妹妹”,12年含辛茹苦,慈善之举感动中国。

富人、名人的慈善之举可以更有力量,但每个人的慈善之心同样可贵。困境中的“相濡以沫”,多么让人感动!

参与慈善活动是精神追求和道德完善的过程。国际知名电视制片人靳羽西把“拥有一颗愿意关怀别人的慈善之心并付诸实践”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她说:“慈善的形式在我看来完全是多种多样的。”

人人都有慈善之心,社会将会多么和谐,世界将会多么美好。

我国慈善事业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