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礼仪有何异同(古今礼仪的异同)

100 2023-02-08 06:23 小礼

1.古今礼仪的异同

我国号称是“礼仪之邦”,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礼仪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在许多朝代,都设有礼部,就是专门用来规范皇家祭祀以及举行各类盛事的专职部门,可见当时的礼仪是多莫的重要。读书人对于礼仪更加讲究,他们认为这是一门学问,要经过专心的学习才能真正的领会。但是我觉得古代的礼仪有一种阶级性。贵族用礼仪来体现自己的地位,而“学而优则仕”的一些读书人为了进入贵族的体系当然要不懈的努力。

比如在《刘邦崛起之迷》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就很有意思:未央宫建成以后,群臣都来朝贺,糟糕的是这些功臣们在未央宫里面一开会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争谁的功劳大,吵起来就把剑拔出来在柱子上砍,刘邦说这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这怎么得了,这个时候就来了一个叫叔孙通的儒生,叔孙通是攻读儒家经典的,很早就追随刘邦打天下。叔孙通就向刘邦提出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制定礼仪,臣愿意带着自己的学生给陛下策划一套礼仪方案。

于是到了汉七年,长乐宫又建成了,这一次就不能像上次未央宫那个时候那样,乱七八糟的。就按照礼仪来进行祝贺朝贺,礼仪有什么呢?首先有司仪官,喊趋,趋是什么意思呢?趋就是小步快跑,小步快走,那个动作大家可以看日本电视连续剧,日本女人穿着和服背后背一个包,这样走,那个就叫做趋。司仪官喊趋,所有的官员都拿着笏走过来。列,就是武将一排,文官一排,列好。这个时候皇帝才坐上御辇缓缓地推进来,坐在当中。司仪官又喊,跪,大家跪下来。拜,大家拜下去。然后这个时候才上酒,每人手上一杯酒,爵。然后司仪官喊寿,寿就是祝贺的意思,寿命的寿。第一列诸侯王这个等级的出列拿着酒杯,跪下来,然后司仪官喊,寿,大家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饮,把这个酒喝下去,退,然后退回去。然后文官出列,武官再出列,然后再跪,再拜,再寿,再退。然后两千石出列,如何如何,六百石出列,整整齐齐。于是刘邦很高兴,大呼,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当皇帝这么过瘾(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也)。

可见当时的礼仪可以说就是一种排场,让贵族们充分享受着地位带来的荣誉感。但是这也不不是说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在古代,还是有许多人是为了修身养性,并且是把礼制作为一种规范社会秩序的手段来推行的。比如孔子就认为在他的时代,行礼者只是徒具形式,而缺乏内心的虔诚。孔子反对这种虚伪的礼仪,他说,行礼啊,行礼啊,难道只是向神祗贡献玉帛吗?音乐啊,音乐啊,难道只是敲钟打鼓吗?假如人心里没有遵守礼制的仁爱之心,他能行出个什么样的礼仪呢! 他把不仅外表上遵守礼仪,而且内心也虔诚、自觉遵守礼仪的品质,看做最高的德行。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礼仪仍然十分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日益扩大,有很多人不仅要和国人打交道,还要参与国际事务。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了别人的地盘上,就一定要学习别人的礼节,这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因此,五花八门的公关礼仪课程,各种人际关系技巧学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一时让我们头昏眼花,不知到底怎莫做才是淑女绅士。我觉得我们要冷静的思考一下 ,礼仪是什么呢?礼仪就是人情的一种规范化,程式化和仪式化,它本质上就是人之常情,何况礼仪是可繁可简的。在很多时候,比如国家外交,国际商事,会议谈判等等有关国家体面的场合,那是非讲礼仪不可的,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问题,不能一丝一毫的马虎。再次,比如开业剪彩、、新闻发布、舞台搭建、促销活动、展览展示等等商市活动也应该讲究礼仪,毕竟这是在一定范围的有影响力的活动,要想让大众接受,就要符合平常人的标准。可是如果象某些书中介绍的,就是和同事朋友相处,也要拿着书对比,看看什莫时候说什莫话,那就太夸张了。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和周围人相处就不用讲究礼仪,而是说要把握好程度。比如和陌生人接触,当然就要会互相寒暄客气些,可是对于已经相处一段时间的人就不用那莫严格了。就像上面提到的礼仪本质上就是人之常情,是在感情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行为习惯。如果硬生生的切断感情的联系,冷冰冰的按照死板的所谓的礼仪行事,与人交往将成为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2.总结古今礼仪的异同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吉礼居五礼之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

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其中,丧礼是对各种不同关系的人之死亡,通过规定时间的服丧过程来表达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礼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受到饥馑疫疠的不幸遭遇,国王与群臣都采取减膳、停止娱乐等措施来表示同情;吊礼是对同盟国或挚遇有死丧或水火灾祸而进行吊唁慰问的一种礼节。

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行。桧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应会合诸国,筹集财货,偿其所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其邻国应给予援助和支持。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项。

军礼时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主要有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大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大均之礼是王者和诸侯在均土地、征赋税时举行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大田之礼是天子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军马;大役之礼是国家兴办的筑城邑、建宫殿、开河、造堤等大规模土木工程时的队伍检阅;大封之礼是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立界碑的一种活动。

嘉礼是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燕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1. 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 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

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

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 立历代帝王庙。

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4.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

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3.中国从古至今有哪些礼仪

摘要 中国的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目录[隐藏] • 起源 • 中国礼仪之争 • 发展史 编辑摘要目录-[ 隐藏 ] 1起源 2之争 3发展史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起源 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之争 17~18世纪基督教传教士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礼仪问题上发生的争论。争论的双方主要是受葡萄牙控制的耶稣会与受西班牙控制的多明邦会和方济各会会士。

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教中将基督教教义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允许中国教徒祀孔祭祖,而多明邦会和方济各会传教士则认为祀孔祭祖是拜偶像。双方为此曾提请罗马教廷裁决,同时仍各行其是,教廷裁决曾几经反复,主旨是禁止中国教徒祀孔祭祖,于是康熙皇帝下令逐出反对中国礼仪的传教士,最后下令禁止传教。

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当时关于中国礼仪的禁令。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发展史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

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其历史渊源。

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

礼仪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从人类把对神、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转向人类自身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表达敬畏、祭祀的活动日益纷繁,逐步形成种种固定的模式……终于形成为礼仪规范。

可见,从礼仪的产生和发展来考察,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必然要求和必然的反映。这一点,也可以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礼仪规范的形成和变迁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从考古资料来看,在辽宁喀左发现的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有裸体怀孕的妇女陶塑像,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更早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人面虫身图像,墓葬中死者头颅西向而卧,也都透露出远古时代礼仪制度的若干信息。

在古代文献方面,有“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说法。实际上,礼仪制度的演变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

周以前的礼仪制度,由于材料匮乏,文献不足,已经难以详考了。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

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因此被称为“礼经”。现在,要研究探讨古代主要适用于贵族的礼制,“三礼”仍然是最重要的书。

虽然对它们的思想倾向评价不同,它们的论述中有不少只是出于后世儒家的理想,但它们在文化史上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影响的。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

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 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其平和、中正的特征,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

4.古今礼仪的差别与联系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吉礼居五礼之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

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其中,丧礼是对各种不同关系的人之死亡,通过规定时间的服丧过程来表达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礼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受到饥馑疫疠的不幸遭遇,国王与群臣都采取减膳、停止娱乐等措施来表示同情;吊礼是对同盟国或挚遇有死丧或水火灾祸而进行吊唁慰问的一种礼节。

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行。桧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应会合诸国,筹集财货,偿其所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其邻国应给予援助和支持。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项。

军礼时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主要有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大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大均之礼是王者和诸侯在均土地、征赋税时举行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大田之礼是天子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军马;大役之礼是国家兴办的筑城邑、建宫殿、开河、造堤等大规模土木工程时的队伍检阅;大封之礼是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立界碑的一种活动。

嘉礼是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燕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1. 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 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

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

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 立历代帝王庙。

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4.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

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5.现代礼仪与我国古代礼仪主要有哪些差异

从总体上讲两者主要有三方面的差异:

其一,二者基础不同。古代礼仪制度是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利益虽然承认身份差异,但更强调以人为本、人格平等、社会公平,并且以尊重人作为自己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其二,二者范围不同。古代3礼仪讲究的是“礼下不庶人” ,因而与贫民百姓无关,而现代礼仪则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的的参与者。

其三,二者的目标不同。古代利益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而现代礼仪则重在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与顺利。

应当说: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更关心的是人际交往的成功,因此其核心内容就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像古代礼仪那样以自我约束为主。

同时,现代礼仪更简洁,古代礼仪更繁琐

现代礼仪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古代礼仪是为了表示谦卑

现代礼仪主要是社交礼仪,古代礼仪多是典礼、祭祀、仪式等等

现代礼仪并不是社会公认必须要统一执行的,古代礼仪是整个社会都必须执行的

现代礼仪主要来自于西方,并不是我国本土的

现代礼仪的差异主要是地域差异,古代礼仪多是时代差异,同一时代基本一样

6.从古至今的礼节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二)在校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五、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六、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三)处世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四、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五、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六、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七、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九、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十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四)聚餐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后。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于狗。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二十、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二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五)出门 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四、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五、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七、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八、不立在路上久谈。

九、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十一、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十三、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十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十五、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六)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九、将上堂,声必扬。

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十二、饭及眠时不访客。十三、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十四、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十五、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十六、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七)会客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四、入门必为客安座。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於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六、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七、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十、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八)旅行 一、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二、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三、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四、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五、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六、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七、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八、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九、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十、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九)对众 一、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二、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三、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四、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五、不隔席谈话。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后方。七、衣帽不加于他人之衣帽上。

八、不向人喷水吐痰。九、不。

7.古今中外的文化礼仪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谈到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其实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

再烹调技法上,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着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由此可见 ,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 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

最后。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

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在现象上的种种差异都可以归结为最本质的一点: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这种差别是深刻地孕育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的,按先秦诸子的观点,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

从伯牙琴到赵氏孤儿。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何处少的一个“情”字?!与此不同,西方的一切学说的母胎都始于哲学。

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重智的产物。

(三)、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历史上的差异依然延续和发展着。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

从战争年代,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到和平年代,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牺牲自己参加大赛,勇夺奖牌的机会,无 一事例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

这无疑是以理智为基础的。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再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

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外国运动员常常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超越生命的极限,实现人生的梦想!这种“个体本位”的思想无疑来源于理智的指导。

面对目前世界的资源稀缺问题,中西方的态度依然不同。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

相反,西方的解决方案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以适应、满足人的无限欲望。为了满足欲望,不择手段,甚至垄断和战争。

(四)、中西文化的特征比较及优劣分析 中国人这种忍耐与节欲的性格特征,缺乏对交换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虽然文化灿烂,却没有产生商品经济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几千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人们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却很少关心“社会对个人是否功平”的问题,致使公民作为个体,其权利不是至上的。

在西方文明中,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其基本性格即坦诚、直率。个人生存的满足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交换,使商品经济应运而生。

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第一位的。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去分辨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

因为,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从而孕育了两种不同的文明;也各有所短,致使两种文化皆有不足,均尚待发展与完善。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

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小结:故,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

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国人克制自己以适应自然,但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奋起直追。有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见和同。

梅随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种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人类更幸福,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只有经过互相取长补短。

8.现代礼仪和古代礼仪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 几个特定的 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话的细节,早已在他们的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所以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这个时候“礼”就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礼仪是人际关系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 礼仪队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

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

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

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

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

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

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

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

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

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

从古至今的礼仪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