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对于当代人的价值(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关系,是一项重要

100 2023-02-08 07:07 小礼

1.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关系,是一项重要且十分 艰巨的任务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文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对传统的认同还好 但在对传统的认同方面,问卷提供了令人欣慰的答案。 中国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将传统文化分为三个核心层次:道德价值、礼仪和人生理想。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儒家道德的核心仁、义、礼、信、孝等,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过时东西”,而对于仁、忠、孝等传统道德,超过50%的人选择了“自小耳濡目染”。 至于礼仪,作为一个特殊例子,在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问题上,同样有超过50%选择“真心诚意去扫墓”。

在人生理想方面,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自己理想的占10%,69%的人选择“我会考虑”,选择是“别人的事情”和“已经过时”的,分别是14%和7%。 胡晓明认为,“与85年前相比,现在的青年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当代青年的这种态度,说明传统文化仍然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厚实的基础的。” 回答这份问卷的学生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所著名高校,80%出生在城市,“他们代表中国青年中相当优秀的群体,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受用者,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是有用的。”

胡晓明说。 传统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这个问题,答卷中选择“很难说”的占了44%,“不乐观”和“很悲观”的有33%,只有23%的人选了“很乐观”和“比较乐观”。

然而与曾经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热情拥抱“全盘西化”的一代五四青年相比,生活在“后现代”环境的当代青年,在如何对待中西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毕竟有了巨大的不同。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54%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30%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会在全球化的洗礼下涅更生”,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甚至消逝殆尽”的只有10%。

这说明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开放。这种开放,应该是源自对自己国家的信心。

王博认为,国家越是强盛,人们对自己传统文化也就越有信心,同时也就会对外来文化采取非常开明的态度。比如在中国历史上繁盛的汉、唐时代,就是这样。

开放的心态,才是一个正在走向崛起的大国的健康心态。以下是对北大、清华和人大三大名门校俯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 受调查者,100人,文、理、工科各占约1/3。

虽然这是一份基数较小的“不完全的”答卷,但“窥豹一斑”,或可从中透露出,传统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分量。 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

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 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

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

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 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

2.学习礼仪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

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怎么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一)关怀人本 。

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尽管中国古代礼仪中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祭祀等仪式,但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

《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

宋人邢 解释说:“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礼记》也出现了“天下为公”的理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很在程度上来说是关注人生的文化,而这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是十分珍贵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讨论,也都十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的教化。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是不信教的,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的所有社会问题,都由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引起。

中国的宗教信仰文化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可能真的不是很大,但事实上,中国的道德信仰系统却十分完备。 这一种道德信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而我们需要的这种道德教化,不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约束,而是一种去伪存真的,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 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

《诗经》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周官》提出“以公来私民其允怀”,都提倡注重整体精神,都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香水偿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

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三)追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

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 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

另外,《尚书》中关于尧舜禹执政理念的记载就有“协和万邦”、“咸和万民”的名言,这表明,在国家尚未形成的时候,先民就已经把和谐作为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史伯的“和实生物”,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尚同”,“非攻”,老了的“知和曰常”,都以“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 因此, 继承与更新就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非物质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

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

4.儒家理想人格的传承对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意义与作用

《论语》是做人的灵魂、准则。

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在具备仁爱之心的同时,还必须兼备社会良知,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与正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中经常强调的“义”。这里的“义”即道义、正义,准确地说,是一种社会良知与责任感…… 在孔夫子看来,“义”是安身立命之根本,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的利益,人的精神追求远比物质需要有意义。

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贫贱困苦,也能使人感到精神充实、快乐,而那种凭借不正当的手段谋得的富贵利禄,虽然可以使人得到物质利益的满足,却只如飘忽即逝的浮云,不值得一顾。孔子主张道德高尚的人应“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追求道德的价值,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是孔子重“义”的一面。同时,孔子虽然强调道德的价值,却并非绝对地排斥利。

他明确肯定,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天性,这一点连他本人也不例外。孔夫子特别强调的是,谋求物质利益必须建立在合乎道义的基础上,不能无所节制,不能没有限度,不能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损害道义。

他指出:“官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凸现出来。

为此,正确看待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孔夫子的“见利思义”思想,有助于启迪今天的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有利于社会朝着健康、良性的轨道迈进。

孔夫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懂礼、讲礼。礼是一个人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内心修养,具有强制性。

孔夫子非常赞赏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也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论语》中讲礼的内容很多,其实孝道也是一种礼。

《论语》第三章叫《八佾》。“八佾”是当时中央政府周天子举行国家大典时所用的舞蹈,八佾是八个人一排,共有八排。

诸侯只能六人一排,叫六佾,诸侯之下的大夫、大臣之家,只能用四人一排,共四排,叫四佾——这就是固定的周朝的礼。很有趣,这一章一开始孔夫子就举了个违背礼的反面例子。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春秋时期鲁国有孟孙、仲孙、季孙三家权臣,整个国家的政权都操纵在他们手上,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

季氏这位权臣,在家里开家庭舞会,照规定他只能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他居然摆出八人一排的舞,玩出了做天子的架势,可见,他已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孔夫子,孔夫子不假思索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有智慧。智慧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论语》中的智慧,是讲一个人的真才实学。

有智慧的人像水一样透明、自然、活泼、安详;有智慧的人又像高山一样崇高、伟大、谦虚、宁静;有智慧的人乐观、豁达、兴趣广泛、立志高远,谦逊平和。“子曰:由!诲,如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是学生子路的名字,教诲的道理你懂吗?很简单,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最高的智慧。

这几句话讲出了我们求学提高智慧的深刻道理。有时候,老师在讲课,我们做学生的往往没有认真听好,开小差,结果不明白,但又不敢问,怕失面子,结果永远不懂;有些学生天生比别人迟钝点,老师上面讲,别人领会了,他却不明白,怕难为情,也不敢问,这样也永远不懂;还有一些人一知半解,却要不懂装懂,那就永远不会懂了。

所以,孔子提出做学问就是要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可以不耻下问,真正弄懂,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意思是说,唯有上等智慧和下等愚蠢的人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最聪明的人,他的智慧告诉他自己有独立见解,独立人格,所以,任何环境都影响不了他;最愚笨的人,反正没有智慧,对环境不敏感,没有感觉,所以也不影响他。孔子没有再说下文,让人们去思考。

思考什么呢?也就是之间一类人,不聪明也不笨,其实是最没有智慧的人,这类人就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孔子的心意就是要我们做真正有智慧的人。

孔子还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诚实、信守承诺、忠厚笃实。在《论语》中,“信”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信用。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问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弟子又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再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那去哪一项呢?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

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

5.谈谈古典文学对当代人或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经典作品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对当代社会人群的精神塑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作家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一些经典作品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对当代社会人群的精神塑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文学更有着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和自觉的人文道德关怀,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其独特方式沉淀着中华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共同的价值以及共同的道德规范。

育人之道,德育为先,在当前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古典文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古典文学中的爱国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有何重大意义

1、规范道德行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

从时间上看,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古代、近代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德传统。就内容而言,中华传统美德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又有行为规范方面的。

2、对当代人和当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毛泽东同志从理论原则上提出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道德的正确立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3、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中华民族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扩展资料:

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做法

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一个重要方式是用其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承载着中华伦理文化的基因,对应着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天然优势;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要来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多数都可以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找到传统资源和文化基因。

因此,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用中华传统美德成风化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

7.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以下重要意义:

1、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力量。

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构成要素,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互补共生,才最终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长葆活力。

3、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4、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於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传统文化

8.八年级上册政治预习提纲

改了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P5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 ,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1、人际交往的意义: 与学生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能常青,自我开放,我们的性格会更加开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真诚、善良、负责任、热情、友好、幽默等 3、如何认识友情?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我们要珍惜友谊;对于友情,我们要慎重理智的把握,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友谊。

4、交友的原则: (1)平等互惠,(2)宽容理解;(2)交友时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3)乐交诤友,善交益友。 5、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1)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 (2)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 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6、青春期的情感 (1)认识: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同学之间产生好感和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如何对待?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我们要谨慎对待,理智处理,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保护自己。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1、认识老师 (1)师生交往的重要性: 师生交往不仅影响我们 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品德。

(2)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师的作用仍不可代替。

(3)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解除我们的烦恼和忧愁,老师在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教我们学习的方法,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老师在我们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2、师生交往新观念: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主动沟通是师生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4、与老师沟通的具体方法: (1)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原谅老师的错误,以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伤害老师; (4)礼貌待师; (5)注意场合; (6)把握好分寸。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1、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肯德基——美国 郁金香——荷兰 埃菲尔铁塔——法国 长城——中国 和服——日本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燕窝——泰国 金字塔——埃及 泰姬陵-——印度 通心粉——意大利 探戈——阿根廷 足球——巴西 2、如何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别,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交流,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3、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P60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时空 1、网络交往的特点:无限性、两面性、先进性、危险性。 2、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1)优势:快捷、方便,扩大了交往面,开阔了眼界,实现自身价值等; (2)负面影响:长时间上网影响身心健康,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诱惑欺诈、违法违纪等 3、网络成瘾者的心里成因:(P71) 4、网络交往中应怎样保护自己?(P72) 5、网络交往要遵守。

9.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统价值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

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文化一直就在默默地流传。看着清逸俊秀的瓷器,古朴贴切的陶艺,心里顿生一股慰藉;看看那古老的前人遗迹,似乎能窥出历史的痕迹;每当阅读者那一卷卷诗书画卷,我们仿佛被洗礼;还有那些精细的民间艺术-------,我们应该幸福,因为我们身在一个文明的国度,在传统文化的培育下成长! 第一,亮即将传统文化的亮丽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宝剑就得用上沙场,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学生中调查,有又多少人看过四大名著,恐怕为数不多吧。倘若在问他们对《论语》的看法,他们恐怕也知道”子曰”吧。

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古典文学内涵,当代人知之者甚少。从这些广泛文化来说,国人尚且不够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不出名的文化了,基于这一状况,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彰显地区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特异的文化,并对外多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不然再精髓的东西都不能端上菜盘子上,让大家尽情享用文化大餐。

其实,现在的旅游文化承载了不少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期间,这些游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游客去过黄鹤楼,那么,他定然会联想到崔颢的诗,进而可能阅读唐诗宋词,甚至古代文学,这样下去,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但这至少是一个方面,我想我们更该做的就是把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地呈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把文化低俗化,比方说将文化变卖成获利工具。

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看看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其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想法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比较重视软文化的输出,也举办了很多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动,比方说法兰克福展,中国就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学,在德国书画展中也带去了活字印刷相关内容。 太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原因是很多的,如今的网上快餐文化队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迷恋上了网络,喜欢在网上吃快餐文化,其实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时的感验。

如今的这种情况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一旦传统文化被抛弃,我们将不再是炎黄子孙,我们将不再是一个拥有多文化的民族,所以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很急迫的,非常必要的。 第二,拓展,即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

对于传统文化,很多人可能觉得非常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因此,我们就得一反常态,用创新的思路来教导他们,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比方说用讲座的方式来讲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既生动有趣味,定然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还通过电视来讲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更不用说像易中天这样的教授,讲的既有风趣又比较深刻,还有于丹的条分缕析,道理其然,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又如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眉山人民的热情好客给远道而来的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使眉山人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 无论是开幕式上500余名演员用豪放的气势演绎的的《千古东坡》,还是闭幕式上,城区的十余所学校的200余学生为广大观众奉献上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整个东坡国际文化节,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份难得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感。这样的活动无疑对文化起着宣传的作用。

还有中非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

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挖掘,证实了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数千年后的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

为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馆内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湾二十四行”为重点,介绍了。

传统礼仪对于当代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