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通病防治的论文(预制梁板结构的施工质量通病及主要预防措施是什么

100 2023-03-25 08:42 论文大全

1.预制梁板结构的施工质量通病及主要预防措施是什么

预制梁板施工通常采用先张法 或后张法两种工艺之一。

对于先张法施工,其常见的质量通 病有:(1)预应力筋张拉、存放中,钢绞 线与底模上脱模剂接触受到污染,造成 钢绞线与混凝土握裹差,预应力不足;(2) 施工中钢绞线失效长度控制不 严,即失效预应力筋长度不足或失效长 度变短,造成过剩;(3)张拉过程中油表值不准,造成 钢绞线伸长值不明;(4)张拉后没及时浇筑混凝土,产 生钢绞线松弛应力损失;(5)浇筑混凝土时,模芯上浮,造 成底模尺寸增厚,板重心下移造成顶板 变薄,预应力弯矩变小;(6) 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钢绞线回缩,产生预应力损失。 (7)预制完成后长时间不安装,造 成上拱度过大,从而影响桥面系施工。

为避免出现上述质量通病,可采取 以下预防措施:施工中,在底模上设木 塾块,防止钢绞线污染;控制好钢绞线失效长度,采用低松弛钢绞线;浇筑混 凝土时控制好芯模上浮;放张时间不能 过早,使混凝土弹模与设计值相符;施 工除采用“双控''外,存梁时间不能超过设计要求。 对于后张法施工,其常见的质量通 病及预防措施是:(1)施工方法及工艺未按规范要求 进行,造成永久预应力不足,其预防措 施如下:① 核查张拉千斤顶与油压表标定 记录使用情况,确保油压表值正确反映 张拉值。

② 钢绞线进场后,按批量抽测弹 性模量及延伸值,按实测计算理论伸 长量。 ③ 批量生产前做首件工程,测定 管道摩阻损失,将资料反馈给设计单位, 以便及时修正设计张拉力。

④ 施工中除检查波纹管质量及混 凝土振捣外,张拉时发现确有阻力大时, 须及时开膛处理查验,清除阻塞的砂浆后,再用环氧混凝土修补,待强度达到 要求后再次张拉。 ⑤ 对压浆不正常的情况要查找原 因,严重者应开膛检查,重新压浆。

⑥ 因锚具问题产生断滑丝,重新 张拉。⑦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弹模 测定,施工中除按“双控n要求(张拉 力及伸长值)控制外,还应观察张拉后 的上拱值。

如发现上拱度有明显不足时, 应查明原因后再行处理。 (2)施工方法及工艺控制不严造成 预应力过剩,其预防措施如下:① 底模设置反向拱度,克服预应 力造成反拱,减少预应力产生负弯矩。

②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管道位置 正确。③ 存梁期间,定期测量上拱值。

如发现过大,则必须采取加载预压(即 将二次自重先压在梁体上),并加强上、下部施工协调工作,确保存梁时间不超 过设计要求。 首先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设计 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精心施工,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1) 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板 的钢筋设置间距确定粗骨料直径,充分 振捣,并做到不漏振、过振,对振捣棒不能达到效果的应用人工进行振捣,达 到密实,确保设计强度。

(2) 如梁端箍筋、锚下构造钢筋配 置不足时,在不影响混凝土浇筑情况下 适当增加梁端构造钢筋配置。(3)模板和支撑设计应具有一定强 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混凝土浇筑时 截面构造尺寸,不变形、不漏浆。

(4)预应力束及锚垫板设置位置正 确。锚塾板具有足够刚度、张拉时不变 形并与张拉面保持垂直。

。(5)台座顶面涂刷易于滑移的清机 油或脱模剂。

(6) 按要求对混凝土构件及时养护。

2.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施工常见缺陷有哪些

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这种结构形式由于其结构轻盈、建筑高度小,配筋少等优点,在国内高等级公路中普遍使用,但这种结构桥型在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或质量缺陷,应引起重视。

1 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预制、安装来源:考试大 1。1 箱梁底板与腹板交接处发生漏浆、不密实,出现孔洞、冷缝、水波纹等现象。

这种缺陷形成的原因,除了设计上钢筋间距、保护层过小外,从施工质量控制角度看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完善,粗骨料级配、粒径选择不合理,粗骨料偏大。在底层波纹管上缘,粗骨料易堆积在一起,而为了保证梁体密实性,必然要加强腹板波纹管下混凝土振捣,有时就可能造成振捣过度,在波纹管下缘形成一层砂浆层,从外观上看,梁体在腹板局部出现不密实或沿底层波纹管方向出现一层水波纹。

防治措施: 采用底板、腹板、顶板全断面斜向循环渐进浇筑工艺,基本同步浇筑,振捣腹板波纹管以下混凝土要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施工时塌落度,必要时对粗骨料进行过筛。 1。

2 预应力箱梁张拉后反拱度过大,影响桥面系施工。在桥面系施工中,经常发现反拱度偏大,特别是组合箱梁边梁有时反拱度甚至达到4~5cm,导致桥面系施工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①边梁与中梁相比,预应力筋较多,而且边梁不存在负弯矩张拉。②组合箱梁正弯矩张拉时,由于龄期等原因,弹性模量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引起张拉后跨中反拱过大。

③储梁期过长,从正弯矩张拉结束到负弯矩张拉时间间隔太长,甚至超过60天。 常常引起桥面铺装层开裂,此后带来桥面水毁等质量问题。

来源:考试大 防治措施: ①注意控制张拉时混凝土弹性模量。②严格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③及时张拉、出坑,减少存梁期,及时安装,并进行湿接头、湿接缝施工。 1。

3 箱梁翼板、张拉孔未严格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预埋环形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少筋、错筋现象经常发生,浇湿接缝、张拉孔混凝土时,未严格按施工缝处理,即扳正、焊接顶板预留钢筋,老混凝土面凿毛,新浇混凝土前须洒水润湿。 湿接缝、张拉孔等处混凝土粘结强度差,不能保证箱梁间混凝土受力的连续性,直接影响桥梁总体安全。

防治措施: ①加强检查,张拉孔(特别是大的张拉孔)预埋筋千万不能少埋,梁预制成型后及时凿出扳正。②湿接缝施工时,顶板环形锚筋要对齐焊拉。

③封闭张拉孔及湿接缝施工时要专人跟班检查其凿毛程度、钢筋焊接质量、搭接长度,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施工缝处理,洒水润湿。 www。

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1。

4 组合箱梁安装不能保证每片梁下4个临时支座或永久支座均匀受力。由于组合箱梁支座顶面难以保证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有时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有可能因梁底不平造成受力不均,特别是端跨梁因永久支座与橡胶支座变形不一样,更易造成受力不均,甚至脱空,直接影响以后桥梁使用。

防治措施: ①定期检测梁底模板支座处平整度,控制在1m以下。考试大论坛 ②严格控制临时支座顶面高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③临时支座设计时要考虑施工期间临时荷载作用,并进行超载预压,使用前密封保存。 1。

5 一联内湿接头、湿接缝施工顺序没有按设计要求对称施工。 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安排不当、工期过长造成的。

按照设计要求,一般一联内组合箱梁完成体系转换时,施工顺序要求从联端向中间对称施工,而在实际施工中有时受工期制约,往往按安装顺序施工湿接头,这样由于施工方法的改变,组合箱梁从简支变为连续时,梁长收缩、温度应力均与设计时考虑有差异。 防治措施: 如果不能做到一联内湿接头对称施工,一联内负弯矩分两次张拉,张拉负弯矩时,相邻墩湿接头混凝土均已浇筑,张拉时先张拉短束,待一联内湿接头混凝土均浇筑完成后再张拉长束,完成体系转换。

2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采集者退散 2。 1 施加预应力张拉时应力大小控制不准,实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延伸量超出规范要求的±6%。

其主要原因:①油表读数不够精确。目前,一般油表读数至多精确至1Mpa?熏1Mpa以下读数均只能估读,而且持荷时油表指针往往来回摆动。

②千斤顶校验方法有缺陷。 千斤顶校验时无论采用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加压,往往都是采用主动加压整数时对应的千斤顶读数绘出千斤顶校验曲线,施工中将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在曲线上找点或内插,这样得到的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拉力存在着系统误差。

另外,还可能由于千斤顶油路故障导致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张拉力不对应。 ③计算理论延伸量时,预应力钢铰线弹模取值不准。

一般弹模取值主要根据试验确定,取试验值的中间值,钢铰线出厂时虽然能符合GB要求,但本身弹模离散较大,不太稳定,可能导致实测延伸量与理论延伸量误差较大,超出规范要求。 防治措施: ①张拉人员要相对固定,张拉时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

②千斤顶、油表要定期校验,张拉时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下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校验千斤顶、油表。③千斤顶、油表校验时尽量采用率定值,即按实际初应力、控制应力校验对应的油表读数。

④扩大钢铰线检测频率,每捆钢铰线都要取样做弹模试验,及时调整钢铰线理。

3.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常见的裂缝类型及成因有哪些,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某种甚至 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混凝土拉应力超 过允许值而产生裂缝是工程实践中鲁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工程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

裂缝发生情况多种多样,表 现形式比较复杂,常见裂缝有沿箱梁腹板两侧竖向或斜45°方向的;有沿翼 缘板底部或悬臂板端部纵向的;有沿顶、底板预应力束方向的或发生在腹板与 顶、底板交接处以及齿板或横隔板(孔洞周围 ) 某些局部位置的裂缝等。 上述裂缝表现形式虽然很多,但从 发生的性质判别,基本归属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于外荷载引起的受力裂缝或称 为结构裂缝。它是因为结构承载能力不 足及设计上存在的疏漏产生的。

对于这 类裂缝,只要在设计阶段结合工程实际 和施工条件,按设计规范荷载组合情况建立正确计算模型,进行详细内力分 析,做到“不少算、不漏算”,使结构截面尺寸和构造合理、:配筋适当,各个 阶段受力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强度、刚 度及稳定性要求,就可避免少发生裂缝 或不发生危害性大的裂缝。 大量工程实例及理论分析表明,几乎所有混凝土结 构均是带裂缝工作的。

为了保证混凝土 结构的正常使用,我国公路、铁路、建 筑、水利等部门设计规范均采用限制构 件裂缝宽度的设计规定和方法,只要设计中认真执行这些规定,就能保证结构 使用的安全度;另一类裂缝是由结构变 形引起的,称为非结构性裂缝或变形裂 缝。 两类裂缝中,变形裂缝约占80%。

引起该类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 因归纳为施工、客观环境及人为等不利 影响因素。(1)施工方面主要影响因素① 施工设备模板、支架、悬浇挂篮及移动模架 等设备构件结构不合理,构件强度、刚 度及稳定性不符合要求,从而引起结构变形。

此外,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或水 平方向位移,支架预压不符合规定等都 会加大结构的主应力及附加应力。② 施工材料质量如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及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杂质含量超标,水泥过期等引起的不良化学反应,都会 导致混凝土抗拉强度下降。

由于钢筋锈 蚀使钢筋有效面积减小导致结构承载力 下降,也会产生裂缝。③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如混凝土配合比失控,导致水、砂 石骨料、水泥用量不准确或水灰比过 大Y坍落度控制不好都会造成混凝土强 度不足和材料性能的变化。

④ 施工方法如混凝土拌和时间过短,影响混凝 土均匀性;浇筑中布料不均匀,浇筑后 骨料下沉及表面水分蒸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收缩;混凝土振捣不均匀发生漏 振、过振;混凝土分部、分层浇筑接头 处处理不当,新旧混凝土接合不紧密等。 ⑤ 施工工艺如预应力张拉时间过早,张拉时虽 然强度满足要求,但因混凝土龄期短、弹性模量未同步增长而影响后期变形。

另外,结构済筑、构件制作、拆模时间、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施工工 艺不合理也会降低施工质量而产生纵、横、斜方向的裂缝。⑥养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混凝土浇 筑后如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混凝土 内外部温差或采取的养护措施不当,都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养护不 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也可导致 裂缝的发生,因此施工中要采取一定温 控措施(特别对大体积混凝土),最大 限度地降低温差和减少收缩。

(2)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冬季施工温度低于零度时,吸水饱 和的混凝土出现冰冻,产生膨胀应力, 尤其是初凝时受冻混凝土强度损失可达到30%至50% ;预应力孔道压浆后若 不采取保温措施也会产生沿管道方向的冻胀裂缝。(3) 人为影响因素施工管理不严,没有严格按技术规 范要求的施工程序和方法施工,以及超 越客观现实的盲目施工等不良现象导致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箱梁裂缝的预防应采取如下 具体措施:加强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 质量的关键,防止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防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产生裂缝的关键是在设计时 认真验算,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及构造钢筋,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通过施工过 程的严格质量控制,尽可能地避免出现 裂缝或减少裂缝的数量、长度和宽度。

设计疏漏、施工水平低劣、监理管理不 力,均可使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因此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 工和监理,是防止结构裂缝发生、确保 结构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

4.T梁预制的主要质量通病是什么

T梁预制的主要质量通病:

(1)先穿索后浇混凝土,管道漏浆后造成预应力不足、梁体开裂。

(2)梁底部分因振捣不到位产生蜂窝麻面及空洞漏筋等,马蹄形部分因模板不密封产生漏浆等。

(3)坡桥在支座处的三角块漏设或设反。应注意下坡端三角形调平块端部与台座间垫一块泡沫板,使之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4)梁的翼板未按设计设置横坡,造成相邻翼板横向错台。

(5)横隔板下部拆模时连同支撑一块拆掉,致使横隔板根部产生裂缝。

(6)负弯矩的张拉槽预留不符合设计要求、横向钢筋处理不当、未设排水孔造成积水等。

(7)马蹄形及腹板位置有纵向裂缝,其可能原因:

a.预应力索管道定位不准确;

b.波纹管与箍筋有干扰,箍筋被切断;

c.预应力索平弯位置的防崩筋漏设。具体要求:每个预制厂生产出第一片大梁预制后,监理会同业主代表及施工技术负责人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做记录,只有全面满足要求后才能正式生产。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5.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

存在的质量通病主要有施工冷缝、蜂窝、麻面、离析、气泡、钢筋保护层不够及缺棱掉角等。

一、出现蜂窝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3、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4、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5、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6、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漏浆。 防治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设串筒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封堵严实。

处理方法: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二、出现麻面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刷油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防治的措施 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

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出现孔洞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产生缺棱掉角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产生的原因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一定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

处理方法: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五、产生表面不平整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不发生下沉。 六、强度不够,均质性差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防治措施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以上是我标段在施工时遇到的一些质量通病,我标段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治理通病任务还比较艰巨,特别是近期浇筑的梁板,外观质量较差,施工冷缝、蜂窝、麻面、气泡、缺棱掉角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1#梁场主要预制30米箱梁,现已预制9片。

6.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

一、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1.现象:(1)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

(2) 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3) 砼局部缺浆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4) 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砼,蜂窝特别大。2.治理:(1) 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2)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2比例)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3) 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4) 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

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砼凿掉,要凿成斜形,以便浇筑砼。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小时,然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浇筑。

在豆石砼中掺万分之一用量的铝粉。浇筑后加强养护。

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砼。二、施工缝结合不好1.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好。

2.治理:(1) 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冲洗裂缝,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2) 梁柱等在补强前,首先应搭设临时支撑予以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工作。

清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筑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三、缺棱掉角1.现象:梁、板、柱、墙及洞口直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2.治理: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刷该处,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较大缺角,将不实的砼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补好,并加强养护。

四、砼板面不平整1.现象:砼板厚薄不一致,表面不平整,甚至有凹坑、脚印等。2.治理:局部不平整可用豆石砼或1:2水泥砂浆修补。

五、砼结构构件轴线位移1.现象:基础、墙、梁、柱轴线的位移,以及预埋件等的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2.治理:(1) 偏差值不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可不处理;只需进行少量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时整修。

一般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或提高一等级的豆石砼进行修补。(2) 偏差值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处理。

六、砼柱、墙、梁的外形偏差、表面平整差1.现象:柱、墙、梁等砼外形竖向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偏差值。2.治理:(1) 偏差值较小,不影响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时,一般可不处理;如只需少量剔除,就可满足装饰施工质量时,一般可在装饰前进行处理。

(2) 竖向偏差值超过允许值较大,影响结构工程质量要求时,应在拆模后,把偏差值较大的砼剔除,返工重做。七、砼强度偏低、匀质性差1.现象:(1) 同批砼试块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低于0.85或0.90设计强度等级。

(2) 同批砼中最低一组试块强度值低于0.9设计强度等级。(3) 同批砼中个别试块强度值过高过低,出现异常。

(4) 冬期施工时,同条件养护试块达不到冬施方案预期的拆模或拆除保温时的强度要求。2.治理:(1) 当试压结果与要求相差悬殊时,或试块合格而对砼结构实际强度有怀疑,或有试块丢失、编号搞乱、忘记制作试块等情况,可采用回弹仪、超声波等方法来测定砼的强度。

(2) 如砼强度不合格,可从砼结构中凿取试块,仔细摩平,通过试验机测定砼的实际强度。凿取的试块要具有代表性,且不影响结构使用和安全。

(3) 当砼强度偏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并经有关设计单位研究提出处理方案,如推迟承受荷载的时间,减小荷载值或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4) 冬期施工,如发现早期砼强度增长太慢,应及时采取加强保温以及采取通蒸气、热砂、电热毯覆盖加温或生火炉加温等措施。

八、砼保护层破坏或砼保护性能不良1.现象:当结构的保护层砼遭破坏或保护性能不良时,钢筋会锈蚀、铁锈膨胀导致砼开裂。2.治理:(1) 砼裂缝可用环氧树脂灌缝。

(2) 对已锈蚀的钢筋,应清除铁锈,凿除与钢筋结合不良的砼,用清水冲刷干净充分湿润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填实,加强养护。(3) 大面积钢筋锈蚀引起砼裂缝,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制定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再行处理。

九、砼收缩裂缝1.现象: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出现,有塑态收缩、沉陷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不深也不宽。2.治理:(1) 如砼仍有塑性,可采取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并加强养护。

(2) 如砼已硬化,可向裂缝内散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润湿,或在表面抹薄层水泥砂浆。(3) 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封闭处理。

十、砼温度裂缝1.现象:温度裂缝走向无规律,大面积结构温度裂缝往往是纵横交错;梁板类温度裂缝多平行于短边。贯穿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平行或接近平行。

裂缝宽度一般在0.5mm以下。表面温度裂缝多在施工期间出现,贯穿的温度裂缝在浇筑经2~3个月或更长时间发生,缝宽是冬季宽夏季变细。

沿截面高度,裂缝呈上宽下窄多数,个别也有下宽上窄,遇顶部和底部配。

7.T梁预制的主要质量通病是哪些

T梁预制的主要质量通病: (1)先穿索后浇混凝土,管道漏浆后造成预应力不足、梁体开裂。

(2)梁底部分因振捣不到位产生蜂窝麻面及空洞漏筋等,马蹄形部分因模板不密封产生漏浆等。 (3)坡桥在支座处的三角块漏设或设反。

应注意下坡端三角形调平块端部与台座间垫一块泡沫板,使之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4)梁的翼板未按设计设置横坡,造成相邻翼板横向错台。

(5)横隔板下部拆模时连同支撑一块拆掉,致使横隔板根部产生裂缝。 (6)负弯矩的张拉槽预留不符合设计要求、横向钢筋处理不当、未设排水孔造成积水等。

(7)马蹄形及腹板位置有纵向裂缝,其可能原因: a.预应力索管道定位不准确; b.波纹管与箍筋有干扰,箍筋被切断; c.预应力索平弯位置的防崩筋漏设。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关于预制箱梁通病防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