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小论文(求一篇高一地理小论文,人口的,800字以上)

0 2023-12-07 09:54 论文大全 手机版

1.求一篇高一地理小论文,人口的,800字以上

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与社会发展 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城市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的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

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置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它涉及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

这样,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即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

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即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而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到,由于矛盾长期积蓄,中国城市化任务的压力就显得无比沉重,需要在短期内解决长期积蓄的问题,出现了短期内城市化需要加速发展的局面。显然,这会带来新的发展上的不协调。

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一。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

此种差距已有长久的历史,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

差异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一般说来,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大约为2.6-2.8倍,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城乡经济差距曾经有所缩小,从指标上看,降到2.2-2.3倍。但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此种差距又有回归的趋势,即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左右。

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3.4倍,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叶,两者的差距更扩大到了超过3.5倍的水平。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就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

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却仍处在第一阶段,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这样,政策上就无法统一,顾及了第一阶段的对策,必然就与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对策相忤逆,反之亦然。

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二。 此外,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总数已达12.658亿,即使按照较高的指标计算,城市人口也仅占到总数的36.09%,这样,即使达到不太高的标准:60%的人口城市化,也面临着完成3亿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任务。

如此巨大人口的城市化,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不仅面临着城市多方面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任务,而且还面临着使数亿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

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三。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采取的是一律严格控制的对策,即在对策上不鼓励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是鼓励发展小城市战略,同时,对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正式居民人口仍然实行比较严格控制的做法。当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放开了暂住型的流动人口,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因此,实际上,农民工还是更多地流向了大城市。

户籍制度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像中国这样实施严格户籍制度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很少的。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要建立起严格的户籍制度呢? 户籍制度在当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

从本质上看,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其核心是在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2.高一地理人口小论文,800字左右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

此种差距已有长久的历史,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

差异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一般说来,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大约为2.6-2.8倍,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城乡经济差距曾经有所缩小,从指标上看,降到2.2-2.3倍。但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此种差距又有回归的趋势,即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左右。

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3.4倍,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叶,两者的差距更扩大到了超过3.5倍的水平。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就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

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却仍处在第一阶段,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这样,政策上就无法统一,顾及了第一阶段的对策,必然就与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对策相忤逆,反之亦然。

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二。 此外,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总数已达12.658亿,即使按照较高的指标计算,城市人口也仅占到总数的36.09%,这样,即使达到不太高的标准:60%的人口城市化,也面临着完成3亿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任务。

如此巨大人口的城市化,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不仅面临着城市多方面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任务,而且还面临着使数亿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

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三。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采取的是一律严格控制的对策,即在对策上不鼓励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是鼓励发展小城市战略,同时,对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正式居民人口仍然实行比较严格控制的做法。当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放开了暂住型的流动人口,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因此,实际上,农民工还是更多地流向了大城市。

希望能给你帮助,祝你好运。

3.帮忙写一篇地理人口小论文,1000字以上即可,可以参考资料,但不能

地理人口小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比起发达国家,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比起发达国家, 们的社会发展程度仍然较低。

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当突出, 体力劳 们的社会发展程度仍然较低。 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当突出, 动者过剩,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 动者过剩,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问题。 难题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这个问题更是突出。

难题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这个问题更是突出。 人口问题是一个根源性问题, 它涉及的方面很多, 与我们的生活存在 人口问题是一个根源性问题, 它涉及的方面很多, 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在之中, 而在之中, 有个突出的问题: 有个突出的问题: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一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 一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对下一代的影响比多子女家 庭可能还要大。

他们的子女将来组建家庭,他们希望抱孙子, 庭可能还要大。他们的子女将来组建家庭,他们希望抱孙子,延续香 火,所以对这一部分人的宣传教育,一定要重视。

现实中人们往往忽 所以对这一部分人的宣传教育,一定要重视。 部分人的宣传教育 略了这一部分人, 这也是影响人口性别比例的重要因素。

计划生育的 略了这一部分人, 这也是影响人口性别比例的重要因素。 国策已深入人心, 国策已深入人心, 可见宣传的重要性。

可见宣传的重要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成家 立业, 他们身上的一些缺点也暴露了出来。

两子女家庭也成为一些人 立业, 他们身上的一些缺点也暴露了出来。 心目中的首选。

他们第一胎往往是男孩,宁愿被处罚, 心目中的首选。他们第一胎往往是男孩,宁愿被处罚,也要再要一个 孩子,他们更看家庭氛围。

从主观上他们并不想违背国家政策, 孩子,他们更看家庭氛围。从主观上他们并不想违背国家政策,但从 行动上却违反了国家政策。

他们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 但方式有待改 行动上却违反了国家政策。 他们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 变。

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大都能意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这 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大都能意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 是很好的一面。 说明计划生育的宣传已深入人心。

能是由于自身的 可 是很好的一面。 说明计划生育的宣传已深入人心。

文化素质不高, 有些地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 一小部分人很可能是 文化素质不高, 有些地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 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主力军” 所以, 。 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主力军”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 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各群体的切身利益出发, 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各群体的切身利益出发,尽量 少采用暴力手段,要与建设和谐社会相协调;其次,积极建立健全各 少采用暴力手段,要与建设和谐社会相协调;其次, 种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种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农民真正 摆脱思想的枷锁;再次,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妇 摆脱思想的枷锁;再次,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女的权益, 女的权益,使“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最后,加强对医疗卫生 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最后, 机构的监管, 防止人们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来选择胎儿的性别。

通过 机构的监管, 防止人们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来选择胎儿的性别。 四方面的措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缓解。

四方面的措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缓解。 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缓解 义乌市公安局获悉, 年度暂住人口年报统计显示, 义乌市公安局获悉,该市 2007 年度暂住人口年报统计显示,截 至 2007 年 6 月 30 日, 全市共登记在册暂住人口 1028757 人, 实发暂 19.52%和 16.45%, 住证 1002381 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 19.52%和 16.45%,两项 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从流动规模来看,义乌暂住人口总量继续增加。

从流动规模来看,义乌暂住人口总量继续增加。义乌市的暂住人 19.52%; 口登记数为 1028757 人, 比去年增加 168048 人, 增长幅度为 19.52%; 制发暂住证 1002381 人,制证率为 97.44%;其中男性为 567648 人, 97.44%; 55.18%; 123.10∶100。

占 55.18%; 女性为 461109 人, 44.82%, 占 44.82%, 男女比例为 123.10∶100。 从流动的时间跨度来看,以年度流动为主要形式。

统计显示, 从流动的时间跨度来看,以年度流动为主要形式。统计显示,暂 55.49%; 住一个月至一年的 570800 人,占 55.49%;暂住一年以上的 410594 39.91%; 人 , 占 39.91% ; 即暂住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占暂住人口总人数的 95.4%。

与上年相比,暂住一年以上的上升了 13.88 个百分点。这表 95.4%。

与上年相比, 个百分点。 明,义乌市的暂住人口总体上仍然以春节为中轴点的年度流动为主, 义乌市的暂住人口总体上仍然以春节为中轴点的年度流动为主, 一年一个周期,。

4.人口的地理论文

摘 要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通车10年以来,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显现。

通过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主要区的近10年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说明轨道交通沿线中心城区是主要人口迁出地区,而沿线的近郊和郊区是主要人口迁入地区。作为人口迁入区的闵行区,新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轨道交通沿线乡镇。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引导城市人口从高密度地区向低密度地区迁移分布的重要作用。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廊道,人口迁移 轨道交通的建设,提高了沿线地域的可达性,进而改变沿线土地的利用类型,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

连接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轨道交通则又是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发展轴,郊区的轨道交通站点能够提高其周边土地的利用价值,促进郊区的城市化发展。而由轨道交通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发展变化,都将影响城市人口流动,改变城市人口密度分布,诱导人们远离城市中心居住[1]。

研究轨道交通对城市人口迁移的驱动作用,是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与环境总体影响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城市人口流动研究的补充。当然,影响城市人口迁移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人口迁移的内在联系,证明轨道交通对城市人口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 研究背景1.1 基本资料 文中所用到的上海市各区县人口统计资料来自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其中闵行区各乡镇人口统计数据摘自闵行区统计局编写的《辉煌的成就》一书。

人口统计数值表示该年份年末该地区户籍人口数。1.2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简介 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上海市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该线一期工程自1990年1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4月开始试运营;二期工程(由锦江乐园延伸至莘庄)于1997年7月1日通车;1号线北延伸线于2004年12月28日通车。

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只限于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火车站———莘庄站区段。2 研究内容2.1 上海市市区人口变动情况 本文选取1号线沿线的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闵行区作历年的人口数据统计,并以普陀区为对照市区。

图1为1号线沿线区域人口变化情况。黄浦区行政区划在过去10年间有所变化。

本文所统计的黄浦区人口数为黄浦区和南市区人口总数。1992年以及1992年之前的人口数则包含有原黄浦区浦东部分的行政区域人口。

根据上海市发展历史以及现状,城市区域可分为中心城核心区、中心城边缘区、近郊区和远郊区[2]。黄浦区、卢湾区属于中心城核心区,全区或者大部分在内环线内;普陀区、徐汇区属于中心城边缘区;闵行区则属于近郊区。

2.1.1 中心城核心区人口逐年递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3年之后,作为城市中心城核心区的两个区的人口数均呈现逐年递减。1995年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通车之后,由于交通便利,路途花费时间大大减少,使得居住在郊区,工作、娱乐、休闲在市区成为可能。

而在这之前,将居住地点尽量安置在繁华中心市区是市民的第一选择。黄浦区人口在1990—1993年间的变动趋势反映了上述情况。

黄浦区人口从1993年始逐年减少:1993年户籍人口数为81.9万,密度为65995人/km2;而2002年为63.22万人,密度为50943人/km2,降幅达到23.9%。当然,1993年之前黄浦区人口数所表现的增加趋势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黄浦区有部分行政区区域位于浦东,而浦东部分行政区域的户籍人口数逐年增加,并且增加量大于其浦西部分人口数的减少量。

卢湾区的户籍人口数也呈现逐年降低的变化规律:在1993年,户籍人口数为42.04万人,人口密度为52224人/km2;到2002年,户籍人口数为33.38万人,人口密度为41465人/km2,降幅达20.6%。以上数据说明,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区域中的上海中心城核心区,户籍人口数逐年降低。

2.1.2 中心城边缘区和近郊区人口逐年增加 中心城边缘区的徐汇区,户籍人口数逐年增加:1993年为76.71万人,人口密度为14008人/km2,2002年为88.45万人,人口密度为16152人/km2,增幅为13.3%。近郊区的闵行区的户籍人口数量自1993年起逐年增加,到2002年人口密度增加至1927人/km2,增幅为28.4%。

可见在地铁沿线区域中的近郊区和中心城边缘区,户籍人口数保持稳定的增加趋势。 普陀区属于中心城边缘区,地理区位与徐汇区相似,但其行政区域中并未建设有地铁线路,而轨道交通3号线在2001年开通,因此在本文所讨论的1990—2002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中未表现出较大影响。

为此可将普陀区作为徐汇区、闵行区的对照。1988—1992年间,普陀区人口增长较快,从70.75万人增加到80.45万人,增幅为13.7%。

但从1993年开始,普陀区户籍人口增加趋缓,10年间增加不到4万人,并且在1998和2001年出现户籍人口负增长。可见,在未建设有轨道交通线路的中心城边缘区区域,户籍人口数在近10年间增长缓慢,趋于稳定。

在城市人口统计中,常常出现人户分离现象,即已经迁出的人口仍然保留其原居住地的户籍,或者已经迁入的人口并未更改户籍。我国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主要为当地常住人口。

表2显示了本文研究区域的户籍人口数和人口普查数之间的对比。从表2中。

5.地理小论文

二、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地理分布是人口增长过程在空间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即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由于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间分布分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和基本未被开发的无人口地区。据统计,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约占陆地面积的7%,那里却居住着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也相当悬殊。欧亚两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2.2%,但两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2%。尤其是亚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一半而人口尚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4。大洋洲陆更是地广人稀。南极洲迄今尚无固定的居民。欧洲和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都在90人以上,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平均每平方公里在20人以下。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才2.5人。世界人口按纬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纬20°~60°之间,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不足陆地面积28%的低平地区。由于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的倾向不断发展,人口也随之向沿海地带集中。目前,各大洲中距海岸200公里以内临海地区的人口比重,已显著超过了其面积所占的比重,并且沿海地区人口增长的趋势还会继续发展。从国家看,情况也是这样。目前世界上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1亿以上者有10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这10国人口总数共有3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此外,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口非常少的国家,如瑙鲁(0.7万人)、安道尔(5万人)、圣马利诺(2.3万人)、摩纳哥(3万人)、梵蒂冈(1380人)。从各国人口密度来看,摩纳哥的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达2万人,新加坡4300人,梵蒂冈1920人,马尔他1110人等。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有法属圭亚那(1人)。蒙古(1人)、纳米比亚(2人)、利比亚(2人)、毛里塔尼亚(2人)、冰岛(2人)等。

6.,地理小论文“人口地理学”从来没写过地理论文, 爱

是不是人文地理啊?我觉得可以针对一个城市来写,最好是大城市,这样数据资料好找,比如上海北京之类,你要是住在那边最好然后正对书上学到的从整体概论,比如城市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做一个概括的说明地理书的具体章节我忘了,你可以参考。

写一下各段,我大致说一下城市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气候状况,降雨,地势。

,这些优势给城市带来了什么)人口(人口分布,年龄层次(是否有老龄化等老龄化),受教育状况,对城市的影响)经济(以怎样的经济模式为主,密集型,粗放型之类的。

种植,农业,工业是怎么分布的,比如在上风向,河流下游啊,土壤肥沃不肥沃)交通(发不发达,交通对这个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什么类型的,书上有几个类型的你可以参考(什么环形。

),交通是否拥堵,有什么影响,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改善)文化这些应该就能写好多了吧,加油吧!--------------------人口和地理的关系,都点到那里了,怎么也能联系上啊人口到来,对这个城市的改造,造成了不同的土壤土壤,如南方由于人的改造,产生水稻土;好多地方的盐碱化,沙漠化,你说和人有关吗?人口对作物的影响,难道很多农作物是自动生长的吗?不都是人的改造培育的么?人口对交通的影响,道路不是人造的吗?拥堵,是不是因为人口密度太高,交通规划不一定完善啊之类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对经济,文化,工业,农业的影响。

7.求一篇以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小论文 要 河南 新乡的 河南的也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 ~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7位。

河南正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置适中。河南在全国的版图上,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占着居中的地位。

以河南为中心,北至黑龙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到天山脚下,东抵东海之滨,大都跨越两至三个省区。若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唐,南下武汉三镇,西入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内。

在历史上,河南一向是我国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现代的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河南,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因此,无论从与全国经济联系考虑,还是从相邻省区经济技术交流着想,河南均处于中心位置。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形势下,对全国经济活动中的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作用是其它省区不可比拟的。

气候特点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其特点为:其一,过渡性明显,地区差异性显著。

河南处于中纬度地带,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此线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此线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

全省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南北所处的纬度不同,东西地形的差异,使河南的热量资源南部和东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东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气候的地区差异性明显。其二,温暖适中,兼有南北之长。

河南气候温和,全省年平均气温12.8-15.5℃,冬冷夏炎,四季分明,具有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风沙多,夏日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的特点。河南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具有南北之长,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

其三,季风性显著,灾害性天气频繁,河南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东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差显著,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气候对农业有利的方面是主导的,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主要在于它的不稳定性,具体表现在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往往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60%,降水的不稳定性极易引起旱涝灾害。

地貌特征,河南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系统齐全,构造形态多样,是我国地质条件比较优越的省区之一。河南的地貌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

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西部的太行山、崤山、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及伏牛山等属于第二级地貌台阶,东部的平原、南阳盆地及其以东的山地丘陵,则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

河南地势的总趋势为,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从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河南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2390.6米,正是这样的地势,使河南境内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

其二,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河南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境内不仅有绵延高峻的山地,也有坦荡无垠的平原,既有波状起伏的丘陵,还有山丘环抱的盆地。

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为河南农林牧和工矿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河南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北、豫西和豫南地区,北有太行山、南有桐柏山、大别山、西有伏牛山。

河南的丘陵多数是低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的石质丘陵,有些是黄土高原经流水切割而形成的黄土丘陵,丘陵与山地往往相伴而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北少数地区、豫西山地东缘和豫南东部边缘地带。河南平原广布,辽阔坦荡。

省内中部、东部和北部平原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亦称黄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东麓,南至大别山北麓,东面和北面至省界,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地貌特征,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最大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部地势平坦,水热资源丰富,多种植物均可在此生长发育。

地质土壤 河南省由于气候、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以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因而土壤类型繁多,其分布情况如下: 京广线以东,沙、颍河以北的广大黄河、海河冲积平原,是河南分布面积最大的潮土区,山丘区较大河流的河滩地一般也是潮土分布区。河南的潮土可分为砂土、淤土、两合土3个土属。

砂土主要在黄泛上游和主泛道附近,淤土。

人口地理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