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关于礼仪名言

0 2024-04-19 05:40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1.孔子的礼仪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孔子·文明·礼貌·礼仪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孔子

文明·孔子·礼仪·礼貌

知耻近乎勇。

——孔子

文明·孔子·道德·礼仪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孔子

礼仪

礼者,敬人也。

——孔子

礼仪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

文明·礼貌·孔子·礼仪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孔子·论语·友谊·礼仪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孔子·理想·论语·法律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孔子·论语·美德·礼仪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礼貌·孔子·礼仪·励志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孔子·论语·道德修养·诚信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

孔子·廉政·自信·中国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

孔子·论语·谦虚·礼仪

—— 我是有底线的 ——

2.孔子说过什么名言关于礼仪礼貌,或礼节

1、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4、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1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8、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9、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1、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3、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4、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6、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27、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关于礼仪的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4.孔子说过什么名言关于礼仪礼貌,或礼节

1、子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 5、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7、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4、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1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8、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9、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1、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3、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4、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6、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27、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孔子论语关于礼的名句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第一》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4、有子曰:“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说:”大小事情都这样。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5、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能够完全地按照礼的真精神侍奉君主,能够依中庸之道去行礼。

却被人。

6.有关"礼"的孔子名言并加以点评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曾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颜渊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什么?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对于周的崇仰之情溢于言表。

又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现在衰老了,长时间没有梦见周公,能够经常进入梦中的,必定是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感情的人或事,孔子没有机会见到过周公,长得什么样子,这个老男人自己也不清楚,如果有一个形象,那也是他想象中的,绝对不是事实中的周公。要想梦见一个想象中的形象,而且是前后都保持一致的周公,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孔子这么说,似乎他过去就经常梦见周公,这是一个十足的谎言! 孔子用谎言的形式,表述的意思是对周公的崇拜仰慕,周公何以成为一个男人的偶像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制定了周礼,孔子一生推销的就是礼,如果周公身上没有这个因素,孔子也不会在年老时仍然对他念念不忘。与其说孔子希望梦见周公,还不如说孔子希望实现周公制定的礼——尊卑的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

有人坚持否认孔子的等级思想,把他打扮成平民思想家,那么,就看看他所推崇的礼吧。 《周礼》:“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

(《周礼译注》,46页,吕友仁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 《礼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

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

此以多为贵也。”(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上),1987.10.天津古籍出版社) 这些是对“礼”的直接说明,作为一种思想,“礼”渗透于各种规定之中,它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必须要从语言的直观通过思维才能把握住“礼”的精神。

很多人不承认“礼”的精神的浸透,他们擅长于直观思维,形象化的思维,凡是表象的东西,他们都能够观察到,表象内部的实质、规律性的东西,却是这些人体悟不到的。 一般的崇儒者只有感觉的能力,却缺少思维的能力,这一点不奇怪,孔子的学生尚且如此,后世单凭语言认识孔子的人,能够残存一点思考力也值得庆幸了。

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我教给了你们思想,按照我的思想去说话做事呀!孔子给学生的是他的思想,是思维成品,他没有也不可能像苏格拉底那样引导学生思维,所以,有天分的人还可以发挥他的思想,愚笨者只能按照“礼”的原则做事和说话,在“礼”达不到的地方,这些人便茫然四顾,不知东西南北,呆若木鸡。 孔子之“礼”,其目的要深入到每个人生活的各各细节。

一般以为,季氏舞八佾,只是在人的数量上超过了本分,孰不知,在日常生活用品上,“礼”也有严格的规定,不然,孔子忍受了季氏之舞,对觚的形状改变,他怎么会大加感叹呢? 最能够懂得孔子心思的是最高统治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等到孔子回答以后,他马上说,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美国的州长可以乘地铁,乘公交,倘使孔子看到,必然遭到一阵痛骂,总统才能乘专机,州长乘专机是僭越,平民才是乘地铁,乘公交的,州长乘地铁乘公交降低了身份,孔子同样会骂人的。

总之,从人性看,生活方式应该丰富多彩的,但是,孔子之“礼”要统一人们的行为,超出了“礼”的规范,孔子是不能忍受的。孔子的道德实在最不人道的道德。

孔子的关于礼仪名言

最近更新